發布於 2023-03-20 18:01

  “亞健康”是一個新的醫學概念,在社會上有不少人群,身體上有乏力、疼痛、吃飯不香、睡眠不安、血壓波動、心慌,像偷東西一樣,心情煩悶、焦慮、愛發脾氣、潮熱等種種不適症狀,去醫院檢查卻沒有器質性病變,都正常,說他有病,證據不足,但說他健康,卻有這或那樣的不舒服症狀出現。其實,這是處於健康與患病之間的過渡階段,也是我們常常稱之為“亞健康”狀態。由於“亞健康”狀態是指無器質性病變的一些功能性改變,以其主訴症狀為主,而且表現可以多種多樣,沒有統一固定性,也被稱之為“不定陳述綜合證”。

  對於“亞健康”無統一判斷標準,中西醫對“亞健康”理解和界定範圍存在很大差異,“亞健康”是以症狀為主,一時沒有器質性病變,就中醫來看,其實就是一時的平衡失調。造成“亞健康”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如:過度疲勞、體力透支、精力消耗、心理上的困惑、疑慮和人體自然衰老以及有些慢性病的前期等等。

  “亞健康”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以腦力勞動者為多見,人體青春發育期也會出現,所以青少年“亞健康”問題也令人擔憂;進入老年期,由於人體自然衰老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亞健康”症狀”,因此,老年人“亞健康”問題複雜多變,一些特殊職業人員“亞健康”問題亦常常突出。等等。

  “亞健康”可以表現在軀體、心理、社會適應性、道德等方面,特別一些綜合徵,如疲勞綜合徵、神經衰弱綜合徵、更年期綜合徵等,也有一些是疾病前狀態,某些病因攜帶者,如乙肝病毒攜帶者,結核攜帶者,還有臨床檢查指標在高低限值狀態,如血壓、心率、血脂、血黏度、血糖、腎功能(如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尿酸、尿酶和微量白蛋白等)、肝功能(總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膽鹼酯酶、凝血酶原時間、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腺苷脫氨酶、膽鹼酯酶、乳酸脫氫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總膽酸、血氨、鹼性磷酸酶、穀氨酸轉肽酶、5′-核苷酸酶、甲胎蛋白等)、血鉀、血鈣等,此外,高致病危因子狀態,如超重,過度緊張,吸菸,血壓、血糖、血脂偏高等。

  “亞健康”者的植物神經功能常常處於不穩定狀態,如果一旦突然遇到劇烈的心理情緒波動,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劇烈紊亂,就會造成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或者長期的壓力,拚命的工作要實現自我人生的目標,這種慢性疲勞長期的積累最終也會突然暴發死亡。這就是“亞健康”不重視的嚴重後果。

  由於“亞健康”一時沒有器質性病變,一般沒有固定更好的藥物治療,因此,心理上的治療和中醫的調理成為“亞健康”預防治療的關鍵。對於“亞健康”症狀比較輕,時間比較短,體質比較好,可以先採取心理和食療藥膳療法,平時要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生活有序,心理平衡”;症狀比較重的,時間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應該採用中醫“微調”的方法使之達到平衡,所以中醫辨證論治調理是比較理想的一種預防治療方法,對人體的傷害相對也比較小。對於“亞健康”不是人人都是需要吃藥的,即使用中醫方法治療,也不一定需要長期服中藥,可以因人因症狀的不同,採取不同的療程治療和預防,儘量少吃藥或不吃藥。

  “亞健康”是疾病的“前奏曲”,預防“亞健康”,也就是預防疾病的產生。希望重視認識“亞健康”。

重視認識亞健康相關文章
“健康”新概念早期的“健康”是指身體沒有患病,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提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社會上的完好狀態”。健康與疾病的關係健康或疾病做為生物學現象,是相對的概念、是連續的動態發展過程;做為社會文化現象,是人們根據各人的生活經歷、文化教育和社會背景所做出的判斷和界定,是一種隨社會文化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的社會觀念。亞健康的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
發布於 2023-03-10 22:56
0評論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指出:亞健康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處於亞健康狀態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症狀,但不符合現代醫學有關疾病的臨床或亞臨床診斷標準。亞健康的臨床表現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軀體方面可表現為疲乏無力、肌肉及關節痠痛、頭昏頭痛、心悸胸悶、睡眠紊亂、食慾不振、脘腹不適、便溏便秘、性功能減退、怕冷怕熱、易於感冒
發布於 2023-01-12 04:51
0評論
1.過度緊張和壓力。 研究表明長時期的緊張和壓力對健康有四害:一是引發急慢性應激直接損害心血管系統和胃腸系統,造成應激性潰瘍和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進程和心血管事件發生;二是引發腦應激疲勞和認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壞生物鐘,影響睡眠質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導致惡性腫瘤和感染機會增加。 2.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 如高鹽、高脂和高熱量飲食,大量吸菸和飲酒及久坐不運動是造成亞健康的最常見原因。
發布於 2024-12-13 16:27
0評論
健康因素一、不吃早餐 隨著工作節奏加快,吃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已經成為奢求。只有少數人是有規律、按照營養要求地吃早餐。不吃早餐的壞處相信已不必多講。 亞健康因素二、三餐飲食無規律 有超過30%的人因工作繁忙而不能按時進食三餐,確保三餐定時定量才可避免腸胃出現毛病。 亞健康因素三、長期面對電腦 30%職場中人經常每天使用電腦超過8小時。過度使用和依賴電腦,除了輻射外,還使眼睛、腰頸椎、精神等容易出現
發布於 2023-03-25 06:28
0評論
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現在由於生活工作壓力很大,超過50%的人都處在這種狀態。 您好~這種狀態下,一定要規律飲食,營養均衡,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處理好各種關係,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等等,均可以擺脫這種狀態。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如有問題,歡迎您再次提問。
發布於 2022-11-29 13:01
0評論
亞健康現在還沒有明確的醫學指標來診斷。一般來說,如果你沒有甚麼明顯的病症,但又長時間處於以下的一種或幾種狀態中,注意亞健康已向你發出警報了:失眠、乏力、無食慾、易疲勞、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經常性感冒或口腔潰瘍、便秘等等。處在高度緊張工作、學習狀態的人應當特別注意這些症狀。
發布於 2022-11-29 13:08
0評論
平時儘量能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每天早上檢查20~30分,這對身體的調整很有好處,胃寒要少吃寒涼性食物,如西瓜、梨等。陰虛的情況在運動調整的同時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對症狀的緩解有很好的效果。
發布於 2022-11-29 13:23
0評論
1、肺氣虛狀態 有氣短、多汗、易感冒等表現,此症者,可長期食用百合、蜂蜜、白木耳、紅棗、桔、杏仁等食物。 2、脾陽虛狀態 有便秘、腹脹、腸鳴、噯氣等表現,此症者長期食用山藥、蓮子、百合、山楂、苡仁米、飴糖。 3、腎陽虛狀態 有腰疼膝軟、畏寒肢冷、頭暈耳鳴、發須早白、性衰退等表現,此症者長期食用羊肉、芝麻、胡桃、豆類及豆製品、堅果類食物。 4、肥胖疲勞狀態 有許多身體過於肥胖者,因體重過重不僅會使
發布於 2024-04-08 20:20
0評論
亞健康而並非不能治療,只要從生活開始,每天一點一點地改變。 1、合理飲食。多吃五穀雜糧,多吃新鮮蔬果,從“食”開始改變,清淡飲食,忌肥膩食物,辛辣食物。 2、釋放壓力。來自生活、工作、學習的壓力也不少,我們要懂得釋放壓力,善於做好時間規劃,減輕心理壓力。 3、良好的睡眠習慣。熬夜、通宵,長期的生活習慣導致現代人出現睡眠不足,這樣容易疲勞,情緒容易暴躁,記憶力下降。因此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很重要。
發布於 2024-04-08 20:06
0評論
亞健康產生的原因 過量的脂肪 當人們每天的膳食裡面大多數食用含脂肪過高的食物,那麼就會很容易增加自由基的產生(如過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有的會加速營養素的消耗(如精製糖,酒精,咖啡因,藥物等),有的會減弱免疫細胞的功能﹐有的會抑制營養素的吸收(如酒精及部份藥物)。 油炸食品,零食,汽水可樂都可以列為黑名單。 各式壓力 包含著情緒壓力、香菸(包含吸二手菸)、環境汙染、睡眠不足、缺乏運動,也都是免疫能
發布於 2024-04-08 13:1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