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是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而尿流改道,或者說儲尿器官重建一直是膀胱切除術後的重要課題,與患者術後生活質量和腫瘤治癒率有直接的關係。近30年來尿流改道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尿流改道方式層出不窮,僅可控式尿流改道就有數十種術式。回顧外科學發展的歷史,尿流改道方式主要有三種形式:通道式的非可控式尿流改道,以Bricker’s膀胱為代表;腹壁造口控制尿液的可控式尿流改道,以Kock膀胱為代表;原位尿流改道,以Studer和Hautmann等的迴腸新膀胱等為代表。
通道式的非可控式尿流改道:
(1)輸尿管皮膚造口:1811年Hages選擇性應用輸尿管皮膚造口術這一尿流改道手術,至今依然在應用。適合於預期壽命短,有遠處轉移,或全身狀況不能耐受其他手術者。該手術方式易造成逆行感染,需佩戴造口袋。
(2)輸尿管結腸吻合術:1852年simon應用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治療先天性膀胱外翻,後被用於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後的尿流改道,由於尿糞合流,易引起尿流感染、電解質紊亂等併發症,現今已極少應用。
(3)迴腸膀胱術:1950年Bricker提出了輸尿管迴腸膀胱術。手術取末端迴腸15cm~20cm,雙側輸尿管與迴腸行端側吻合,迴腸輸出口於腹壁造瘻,外接集尿器。這一手術克服了電解質失衡、尿路感染等一系列缺點,使該手術一度被認為是尿路轉流的最佳方法,但由於Bricker手術缺乏控尿和儲尿功能,患者必須佩戴造口袋,給患者的生活、社交帶來諸多不便。隨著外科技術的發展,這種一度認為是尿流改道的金標準手術,目前正逐漸被可控膀胱術和原位重建膀胱替代。
腹壁造口控制尿液的可控式尿流改道:
(1)KOCK膀胱。1982年KOCK發表了可控性迴腸膀胱術,國內外相繼開展這一手術。手術方式基本同迴腸膀胱術,不同之處在於流出道腸管行縮合變窄,使腸管具有有一定儲尿功能,不需佩戴集尿器。但吻合口易發生狹窄,自行導尿困難。
(2)回結腸儲尿囊膀胱:該可控膀胱術有兩種輸出道,一種是迴腸輸出道腹壁造瘻,另一種是原位闌尾輸出道腹壁造瘻,是對KOCK膀胱的改進。
(3)直腸膀胱術:利用直腸作為儲尿囊,乙狀結腸腹壁造瘻,利用肛門括約肌控尿。手術方式簡單,併發症少,但需行大便改道,患者不易接受。
(4)Sigma直腸膀胱術:可控式尿流改道在可控範圍內利用原尿道正位代膀胱和直腸可控性膀胱,符合生理情況,患者易接受。腹壁插管的各種可控性尿袋存在插管困難、尿袋內結石形成及隨時間延長可控機制退化等問題。此術式患者不必用尿袋,無須定期插管,為一種比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近20年來,尿流改道研究的重點在於保護腎功能的低內壓、大容量、高順應性,更符合生理要求,能提高生活質量的術式,對於不能施行原位膀胱患者,Sigma直腸膀胱基本符合這些要求。Sigma直腸膀胱於1993年由Fisch等首次報道,在國內外臨床應用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原位尿流改道即原位膀胱術:
傳統的尿流改道手術以其輸出端多在腹壁造口,需佩帶集尿袋或插管排尿,給患者的生活及社交帶來很大的不便。而正位膀胱術能達到接近正常的生理排尿狀態,且部分男性患者由於保留了勃起神經血管束而不至於影響術後的勃起功能,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質量,患者易於接受。
1979年Camey報道了第一例原位迴腸新膀胱。目前常見的原位尿流改道術式有Studer術式、Hautmann術式、CameyⅡ術式、W形迴腸新膀胱、S形迴腸新膀胱、低壓回腸新膀胱、半-Kock膀胱、Mainz膀胱、Le-Bag膀胱、右半結腸膀胱、乙狀結腸新膀胱以及T形膀胱等。大多術式均以腸管儲尿囊低位與後尿道吻合,達到原位排尿。外括約肌功能保留良好者,術後白天排尿可控率達75%,因此外括約肌功能是否完整是可控機理的關鍵。夜間遺尿是正位可控膀胱最大缺點,因為在正常人膀胱充盈過程中,脊髓反射可保證外括約肌收縮增強,而膀胱全切患者,上述反射弧已被打斷,故在夜間睡眠狀態下容易產生尿失禁。學會增加腹壓排尿是本術式患者排尿的關鍵。隨訪表明,只要排尿方法得當,殘餘尿量即能達到理想狀態。排尿困難也是新膀胱手術常見的一個併發症,文獻報告其發生率為有4% - 25%的患者需要間斷導尿以排空膀胱。其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尿道成角、新膀胱的開口不在最低部位、儲尿囊壁阻塞尿道開口、不會用腹壓及鬆弛盆底排尿等。故除手術因素外,術後患者的排尿訓練非常重要。患者必須明白降低膀胱出口的阻力是能夠排出尿液的關鍵,若盆底肌肉不鬆弛,只增加腹壓是沒有用的。臨床上,有一些患者在站立位排尿困難時改為蹲位排尿後能夠將尿液排出,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排尿過程中鬆弛盆底肌肉的重要性。
尿流改道的方式很多,隨著科技與醫學的發展,還將會有新的術式不斷出現。外科醫生及患者面臨的選擇越多,其選擇的難度就越大,但只要把握好基本的醫學及人文原則,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採取個體化治療,完善加強圍手術期的治療與護理,真正實現患者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