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2 23:46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統的高發性惡性腫瘤,據已發表的統計數據表明,發病率高居男性腫瘤病變第4位,女性腫瘤第9位。臨床上把膀胱癌分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Ta-1及原位癌Tis,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和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IBC)兩大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是腫瘤浸潤肌層的T2、T3、T4期腫瘤,其中多數開始即為浸潤性腫瘤,也有相當部分從表淺膀胱癌進展,約佔表淺癌20%左右。

  目前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仍是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和難治性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金標準治療術式。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後的尿道改道方式可以分為腹壁造口、尿糞合流和原位新膀胱術三類。經腹壁造口引流尿液給患者帶來不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尿糞合流則有導致上尿路重症感染的風險。因患者對術後生活質量的更高要求, 在過去的10餘年裡,非原位膀胱逐漸被原位膀胱術所取代。原位新膀胱術則逐漸成為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後尿流改道的一種理想的選擇。

  理想的原位新膀胱術應滿足以下條件: 大容量( 400-500 ml) 、低壓貯尿、可靠的抗返流機制、高順應性、良好的排空能力、手術簡單、手術併發症率和再手術率低、無遠期代謝併發症等。目前應用的迴腸、回結腸或結腸代膀胱術大多可達到上述要求, 但每種術式均存在各自的缺陷, 如Hautmann 迴腸代膀胱術的高併發症率, 半Kock pouch 的輸入乳頭瓣結構複雜, 失敗率高, T 形膀胱的晝夜控尿率差等。而Studer 原位迴腸新膀胱術設計合理, 應用的迴腸段<60 cm, 具有低壓、抗返流、技術簡單、術後排尿功能良好、輸入襻長, 適用於輸尿管長段缺損者等優點。

  我們通過對膀胱癌全膀胱切除Bricker 術、Studer原位膀胱術的長期隨訪和評價得出:Bricker 術式能夠保護腎功能、併發症發生率低, 適應症相對較廣, 仍然是臨床尿流改道的一種常用方法。相對Bricker術, Studer原位迴腸新膀胱術對患者認知、尿道擴約肌等有一定要求。原位迴腸新膀胱尿路重建術不影響腫瘤預後,還能實現患者的自主控尿,體外無需掛尿袋, 是一種相對較高生活質量、併發症發生率低的術式, 已成為膀胱癌患者首選的膀胱重建術式。

膀胱癌根治術和原位新膀胱尿路重建術有哪些應用?相關文章
膀胱是儲尿和排尿器官,膀胱全切後一定需要製作新的“容器”來替代膀胱。目前世界範圍內,根據病人情況,主要流行三種術式:輸尿管皮膚造口術,迴腸流出道術(輸尿管和12cm左右迴腸吻合,迴腸出口與皮膚吻合),以及原位新膀胱術。前兩者,僅僅把尿排出去,不能有儲尿功能,而後者--原位新膀胱術:製作新膀胱後,新膀胱和尿道吻合,具有儲尿和排尿功能。外表上,輸尿管造口和迴腸流出道因為沒有“容器”儲尿,尿直接與相鄰
發布於 2023-03-22 21:01
0評論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是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而尿流改道,或者說儲尿器官重建一直是膀胱切除術後的重要課題,與患者術後生活質量和腫瘤治癒率有直接的關係。近30年來尿流改道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尿流改道方式層出不窮,僅可控式尿流改道就有數十種術式。回顧外科學發展的歷史,尿流改道方式主要有三種形式:通道式的非可控式尿流改道,以Bricker’s膀胱為代表;腹壁造口控制尿液的可控式尿流改道,
發布於 2023-03-23 00:21
0評論
背景和目的:膀胱癌膀胱全切術後尿液的貯存與排出一直是未能滿意解決的問題。臨床上相關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的術式門類繁多,各種術式特點不一,不易選擇常用和標準的替代膀胱術。本研究試圖總結本科最常用的兩種替代膀胱手術(Bricker術、Studer原位膀胱術)的8年隨訪結果,評價兩種術式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術中臨床應用效果。資料和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2013年8月膀胱癌全膀胱切除術患者隨訪資料,記錄
發布於 2023-03-22 20:56
0評論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RC)是治療膀胱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多年來,接受RC的患者預後未見較大幅度的改善。近年來,由於對高危T1期膀胱癌的優化治療、圍手術期的化療以及機器人的應用,使得RC患者看到一絲曙光。荷蘭的Witjes教授對2015年RC以及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的研究進展作了言簡意賅的綜述,發表在近期NatureReviewsUrology上。論題一:何時行RC,何種術式更佳?對於非肌層浸潤性
發布於 2023-01-08 09:06
0評論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RC)是治療膀胱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多年來,接受RC的患者預後未見較大幅度的改善。近年來,由於對高危T1期膀胱癌的優化治療、圍手術期的化療以及機器人的應用,使得RC患者看到一絲曙光。荷蘭的Witjes教授對2015年RC以及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的研究進展作了言簡意賅的綜述,發表在近期NatureReviewsUrology上。論題一:何時行RC,何種術式更佳?對於非肌層浸潤性
發布於 2023-03-13 13:56
0評論
100例隨機對照  陳海戈潘家驊曹明胡炯薛蔚周立新劉東明黃翼然* 通訊作者:黃翼然hyrrenji2@yahoo.com.cn  摘  要目的:傳統的順行男性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由於處理前列腺尖部和膀胱側韌帶的困難常常導致術中大量出血。而且,因其處理尿道外括約肌不滿意,在行原位新膀胱術的患者中容易導致尿失禁。我們嘗試採用順逆結合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並與傳統的單純順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術進行隨機對照,
發布於 2023-01-08 10:11
0評論
近日,泌尿外科為一位已行“全膀胱根治性切除術”的患者成功施行該手術再造膀胱,現患者已出院,可如健康人一樣排尿。該患者男性,現54歲,4年前因“浸潤性膀胱癌”於我市某三甲醫院行“全膀胱根治性切除術+迴腸膀胱右側腹壁造口術”,術後患者尿路系統失去正常的解剖結構,排尿無自體感覺、不受人為控制,尿液直接自腹壁造瘻口流入集尿袋。雖然手術成功切除腫瘤,為患者保住了生命,但失去正常的身體形態及功能對患者心理打
發布於 2022-09-25 06:35
0評論
目的改進男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手術技術,減少併發症。方法改進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包括順逆性結合的膀胱前列腺切除、輸尿管遠端冰凍活檢、縫扎背深靜脈、保護神經血管束、廣泛盆腔淋巴結清掃等。對62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患者平均年齡67歲,根治性膀胱切除手術時間2.2~3.5h,平均2.5h。術中出血量150~1200ml,平均400ml。62例中7例(11.3%)術中冰凍切片證實輸尿
發布於 2023-03-22 21:36
0評論
目的:膀胱癌根治手術難度大,圍手術期併發症多,且學習曲線長,本研究介紹了全逆行根治性膀胱切除並腹腔重建這一新的系統手術方式,並探討其臨床價值。方法:從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共有110例男性膀胱癌患者於我科接受這一系統手術治療,中位年齡64歲(35-83歲);整理術前臨床資料,分析手術相關參數、併發症、病理特徵、遠期併發症及復發轉移情況。結果:術中清掃淋巴結個數12個(8-16個);保留
發布於 2023-02-02 21:42
0評論
膀胱及膀胱癌膀胱位於小骨盆腔的前部,是泌尿系統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肌性器官,其功能為貯尿和排尿。如同其他許多器官一樣,膀胱也會發生惡性腫瘤,它的發病率在全身腫瘤中排名第八。在國內男性泌尿生殖器腫瘤中佔居首位。近年來,膀胱癌發病率有增高趨勢。膀胱癌症狀絕大多數膀胱腫瘤病人最常見的首發症狀是無痛性血尿。其他症狀還有:腫瘤壞死、潰瘍、合併炎症以及形成感染時,患者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當腫瘤
發布於 2023-01-24 11: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