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3 13:56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RC)是治療膀胱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多年來,接受 RC 的患者預後未見較大幅度的改善。近年來,由於對高危 T1 期膀胱癌的優化治療、圍手術期的化療以及機器人的應用,使得 RC 患者看到一絲曙光。
  荷蘭的 Witjes 教授對 2015 年 RC 以及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的研究進展作了言簡意賅的綜述,發表在近期 Nature Reviews Urology 上。
  論題一:何時行 RC,何種術式更佳?
  對於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的患者,哪些患者需要儘早行 RC,而不是電切和膀胱灌注,是困擾泌尿外科醫師的一大問題。有研究表明,由 NMIBC 進展成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者,腫瘤特異性死亡率(CSM)是那些初診時即為 MIBC 的患者的 2 倍。因此,早期識別 NMIBC 中的高危患者,將是泌尿外科接下來的研究重點。
  今年有學者回顧性的分析總結了影響 T1NMIBC 患者預後的諸多因素。研究發現:癌腫在黏膜下層的浸潤深度是疾病進展和 CSM 的重要指標。此外,存在原位癌、已有淋巴血管浸潤、未使用卡介苗、腫瘤越大、年齡越大,也都提示著更差的預後。這一結果啟示:是否可以對擁有高危預後因素的患者及早行 RC 治療?
  假定患者已決定接受 RC,那麼問題來了,是選用傳統的金標準―開放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術(ORC),還是新興的機器人輔助下的根治性膀胱切除術(RARC)呢?2015 年有兩篇重要的文章提到了這點。
  Novara 教授等系統評價了這兩種術式後發現,儘管 RARC 的手術時間要比 ORC 長 1~2 小時,但失血量更少,住院天數短 1~1.5 天,而且低級別併發症少於 ORC 。然而,由於該系統評價納入的文獻質量欠佳,Witjes 教授認為從這些文獻獲得的證據水平也不高。
  Bochner 教授等進行的一項類似的 RCT 結果則更令人信服。在該研究中,60 名患者行 RARC,58 名患者予以 ORC。接受兩種術式的患者在術後 90 天內併發症並無差異,但 RARC 組失血量比 ORC 更少。然而,由於 RARC 手術本身的花費更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該術式的優勢。
  基於上述結論,Witjes 教授指出,拋開經濟因素,RARC 或能超越 ORC。但他同時強調,不管是 RARC 還是 ORC,一名外科醫師擁有的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嫻熟的手術技巧,才是真正能讓患者獲益的關鍵。
  論題二: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在接受 RC 患者中的使用情況和療效
  為儘可能降低病情耽誤,通常泌尿科醫師傾向於優先行 RC,而不是新輔助化療。但根據 Reardon 教授等統計的數據,2006~2010 年間在圍手術期使用化療的患者增加了 40%,尤以新輔助化療為主。
  Svatek 教授等稱,新輔助化療能使已行 RC 的高危 MIBC 患者(T ≥ 3 或者 N+)獲益,5 年生存率可達 32.8%。至於何種新輔助化療方案更優,有研究提示 MAVC(甲氨蝶呤、長春鹼、阿黴素和順鉑)和 GC(吉西他濱和順鉑)兩種方案並無差別。
  Sternberg 教授等發表的一篇文章,比較了 RC 術後立刻行輔助化療(141 例)和延遲行輔助化療(143 例)兩組的生存情況。經過 5.2~8.7 年的隨訪,立刻行輔助化療組的 5 年疾病無進展(PFS)率明顯優於延遲組(47.6% 比 31.8%)。研究同時還發現骨髓抑制等毒副反應發生率在延遲組也更高。這都與目前指南里及早行輔助化療能改善患者預後的意見一致。
  最後,Witjes 教授總結道,今年關於 RC 以及圍手術期化療研究進展的每一小步,都是膀胱癌領域的一大步。我們也期待明年這個時候,能有更多新的突破,為膀胱癌患者帶來福音。

2015膀胱癌根治術進展相關文章
根治性膀胱切除術(RC)是治療膀胱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多年來,接受RC的患者預後未見較大幅度的改善。近年來,由於對高危T1期膀胱癌的優化治療、圍手術期的化療以及機器人的應用,使得RC患者看到一絲曙光。荷蘭的Witjes教授對2015年RC以及輔助化療/新輔助化療的研究進展作了言簡意賅的綜述,發表在近期NatureReviewsUrology上。論題一:何時行RC,何種術式更佳?對於非肌層浸潤性
發布於 2023-01-08 09:06
0評論
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優點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術之所以能夠逐漸替代開放性手術,其獨特的優勢主要體現在:1、持續正壓二氧化碳氣體泵入減少靜脈出血,使術野清晰易於操作;2、腹腔鏡配備的放大系統,可使常規視野放大10-12倍,因此醫師可以進行更精密的操作,如陰莖背深靜脈複合體、陰莖神經血管束及尿道括約肌的精確處理;3、手術切口更小,因此能更好的保護身體的免疫機制,減少術後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4、腸道
發布於 2023-02-03 06:07
0評論
目的:總結膀胱癌根治術盆腔淋巴結清掃的療效並探討其臨床意義。方法:95名患者,男76例,女19例,年齡25-78歲,初發49例,復發46例,病理分類尿路上皮癌87例,腺癌5例,鱗癌3例。病理分級尿路上皮癌:G117例;G239例;G331例。病理分期Ta-110例,T254例,T326例,T45例。所有患者在膀胱癌根治術中進行標準的雙側區域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清掃的淋巴結包含雙側髂內、髂外以及閉孔
發布於 2023-02-03 02:02
0評論
【最新科技】三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化繁為簡” (滬仁濟醫院)2014-09-12 大眾醫學上海仁濟醫院泌尿科陳海戈201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引進第三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SI系統並投入使用,是目前上海地區唯一一家引進該系統的大型地方公立三級甲等醫院。該系統是目前世界範圍應用廣泛的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適合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婦科、五官科、小兒外科等進行微創手
發布於 2023-01-08 10:36
0評論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統的高發性惡性腫瘤,據已發表的統計數據表明,發病率高居男性腫瘤病變第4位,女性腫瘤第9位。臨床上把膀胱癌分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Ta-1及原位癌Tis,Non-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NMIBC)和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bladdercancer,MIBC)兩大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是腫瘤浸潤肌層的T2、T3、T4期腫瘤,其
發布於 2023-03-22 23:46
0評論
目的改進男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的手術技術,減少併發症。方法改進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包括順逆性結合的膀胱前列腺切除、輸尿管遠端冰凍活檢、縫扎背深靜脈、保護神經血管束、廣泛盆腔淋巴結清掃等。對62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患者平均年齡67歲,根治性膀胱切除手術時間2.2~3.5h,平均2.5h。術中出血量150~1200ml,平均400ml。62例中7例(11.3%)術中冰凍切片證實輸尿
發布於 2023-03-22 21:36
0評論
1、術後謹防產生吻合口瘻 迴腸膀胱術和部分膀胱切除術,吻合口都存在著瘻的可能。換句話說就是對接的切緣癒合不良,尿液漏至腹腔。這是較為常見的術後合併症之一。一旦發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癒合。個別嚴重的病例,還需重新手術。 2、儘早發現瘻 1)部分膀胱切除的病人要觀察沖洗的入量和出量,如果引出的液體量少於、等於沖洗的入量或多於量在400ml以內,都要高度懷疑瘻的發生。 2)腹腔引流管的目的是引出腹腔內
發布於 2023-01-30 04:07
0評論
1可控性腹壁尿流改道 該方法是指利用一段腸道做成囊狀儲尿囊和單向“閥門”腹壁造口,尿液通過定時導尿排出。非可控尿流改道則由輸尿管直接腹壁造口或輸尿管接在一段腸道後腸道腹壁造口,通過佩戴集尿袋,將不自主流出的尿液收集至集尿袋中。尿流改道手術較“膀胱”替代手術相對簡單一些。其缺點是造口周圍的皮膚容易發生炎症、潰瘍等併發症;有時尿袋不慎掉落會潮溼的衣褲,從而使患者心情沮喪和不快。當然因尿袋、導管消耗引
發布於 2023-02-20 02:45
0評論
膀胱腫瘤的隨訪是疾病治療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如果做的是保留膀胱的手術,術後隨訪流程如下:1、膀胱灌注化療(具體化療藥物可能會因人而異),每週1次*8次,之後每月1次,直至術後1-2年。2、術後每3月複查膀胱鏡,2年後可每半年複查1次膀胱鏡,5年後可每年複查1次膀胱鏡。3、術後的尿脫落細胞學檢查、尿液FISH檢查、泌尿系統B超檢查不能代替膀胱鏡檢。4、在隨訪過程中,如有腫瘤復發,再次行手術(仍然保
發布於 2023-03-01 18:16
0評論
1.加強術後觀察和護理密切注意病人呼吸、體溫、脈搏、血壓的變化,如體溫高、脈搏快,有發生危象趨勢,應肌肉注射冬眠ⅱ號。 2.暫禁飲食,靜脈內補液,用抗感染藥物和蒸氣吸入。 3.術後取頭高30°斜坡位2~3日(全麻病人清醒後再抬高),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4.病人床邊應備氣管切開包,以備萬一發生窒息時搶救使用。
發布於 2022-12-11 17:5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