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用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那么它们的作用机制以及优缺点都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药物的介绍,然后,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干扰素类: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作用机理:通过诱生抗病毒蛋白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
1、普通干扰素:主要是α-干扰素,一项针对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48周的研究表明HBV-DNA阴转率是37%,HbeAg血清转换率是18%,HbsAg血清转换率为7.8%;而针对HbeAg阴性的慢乙肝患者,1年HBV-DNA阴转率是38~59%,但疗效不持久。欧洲研究表明,1年治疗后,5~10%HbsAg消失,5年治疗,11~25%HbsAg消失,但在亚洲的研究中未见相同的结果,有待进一步考证。
2、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包括α-2a, α-2b干扰素,两者相对分子量有差异,前者为4.0*104,,后者为1.2*104,均优于普通干扰素,不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轻,但价格较贵。一项24周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组HbeAg血清转换率是32%,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组为27%,单纯拉米夫定组为19%。
二、核苷类似物:
1、拉米夫定(LVD):通过抑制HBV的逆转录酶和病毒聚合酶,有效阻止病毒核酸的合成。
一项针对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48周的研究表明,98%的患者HBV-DNA有不同程度的下降,50%的患者肝组织学获得改善。因此,拉米夫定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但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的比例增高(5年耐药率高达70%),限制其长期应用。
2、阿德福韦酯(ADV):腺嘌呤磷酸酯类化合物,对野生型HBV和LVD耐药性HBV均有抗病毒活性,与LVD无交叉耐药。一项针对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1年的研究表明,HBV-DNA阴转率是21%,HbeAg血清转换率是12%,ALT复常率为48%,3年的研究表明,HBV-DNA阴转率是56%,HbeAg血清转换率是43%。一项针对HbeAg阴性的慢乙肝患者1年,2年,5年的研究表明,1年HBV-DNA阴转率是51%,ALT复常率为72%;2年HBV-DNA阴转率是71%,ALT复常率为73%;5年HBV-DNA阴转率是67%,ALT复常率为69%,可见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疗效更加明显,而ADV的耐药发生率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会增加,1年是0%,5年是28%。
3、恩替卡韦(ETV):环戊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抗HBV活性显著优于LVD,安全性,耐受性与LVD相似,对LVD耐药者有部分疗效。一项针对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1年的研究表明,HBV-DNA阴转率是67%,HbeAg血清转换率是21%,ALT复常率为68%,肝组织学改善率为72%。一项针对HbeAg阴性的慢乙肝患者1年的研究表明,HBV-DNA阴转率是90%,ALT复常率为70%,肝组织学改善率为70%。可见,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活性比较强,而且耐药基因屏障高,初治耐药率为0%,对于LVD耐药患者,治疗1年的耐药发生率为5.8%,与ADV无交叉耐药4、替比夫定(LdT):作用于HBV-DNA聚合酶,是强大的特异性HBV抑制剂,一项针对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2年的研究表明,HbeAg血清转换率是36%,而HbeAg阴性的慢乙肝患者2年的研究表明,HBV-DNA阴转率是82%,因此,LdT原发治疗失败率和耐药发生率较LVD显著降低,血清转换率高,更有效地将HBV患者推向理想的治疗终点。
5、替诺福韦酯(TDF):环状核苷类似物,与ADV相似。一项针对HbeAg阴性的慢乙肝患者分别服用TDF和ADV治疗1年的研究表明,HBV-DNA阴转率分别是93%和63%,组织学改善率分别是72%和69%。LVD耐药患者经TDF治疗后,HBV-DNA阴转率93%,可能成为LVD耐药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
6、克拉夫定:嘧啶类核苷类似物,抗HBV的长效制剂,其合理的剂量及疗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对有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乙肝初治患者而言,上述药物都是一线药物,都可以选择,但选择药物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也较复杂,其中包括患者本身的因素,药物的因素,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理解程度,患者与医师的配合程度,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应当从抑制病毒的强度,乙肝e抗原血清转换率,耐药发生率,药物价格,不良反应等方面考虑选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