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07 22:17

  随着抗病毒治疗的普及,慢乙肝病情管理控制的改善,患者对治疗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有限疗程治疗慢乙肝,而不是终身服药。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患者中,超过90%渴望停药。

  根据目前的治疗指南,服用核苷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并且经过较长的巩固治疗,可尝试停药。临床上能达到这一停药标准的患者较少。总体而言,各类核苷类药物治疗1年出现e抗原转换的几率不超过四分之一,持续治疗3-5年e抗原转换率不到30%。另外,即使是在这种比较严格的条件下停药,核苷类药物的复发率仍然很高,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能安全停药。这意味着,对于绝大部分核苷类治疗的患者,如果不转换治疗策略,就需要做好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的准备。

  核苷类药物停药易复发主要是因为它们是直接抗病毒药,停药后这一作用终止,就表现为疾病复发。另外一类抗病毒药长效干扰素,在直接抗病毒的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停药后机体免疫力会继续对抗病毒,表现为停药后持久应答。

  越来越多的研究与临床经验显示,长效干扰素治疗正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患者能提高e抗原转换率与表面抗原清除率。例如,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显示,恩替卡韦治疗1年后,如再继续治疗1年的e抗原转换率约为10%,如在1年后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e抗原转换率增加2倍以上,经恩替卡韦治疗后HBV DNA转阴,e抗原清除且表面抗原定量降低至<1500IU/ml者疗效更好,OSST研究①结果显示有25%的患者表面抗原清除。

  对于正在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渴望停药的患者,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有望能帮助他们缩短疗程,实现安全停药。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实现了HBV DNA转阴和e抗原清除,要特别留意表面抗原全定量检测的结果,把握时机,合理转换长效干扰素,争取安全停药。

什么时候可以停止使用核苷类似物?相关文章
核苷(酸)类似物的优点:1、口服给药;2、抑制病毒作用强;3、不良反应少而轻微;4、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核苷(酸)类似物的缺点:1、疗程相对不固定;2、HBsAg血清转换率低;3、疗效不够持久;4、长期使用可产生耐药变异;5、停药后可产生病情恶化。
发布于 2022-11-29 16:36
0评论
患者男性28岁,父母均无乙肝,2岁时体检发现乙肝,伴有肝功能异常,经过保肝治疗好转。此后长期大三阳。肝功情况叙述不清。2006年11月因出现肝功异常,病毒2.5E6,大三阳,开始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4个月后肝功正常、病毒定量阴性,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继续巩固治疗至2年停药。停药后至今长期肝功正常,多次复查乙肝五项显示小三阳,病毒定量阴性。患者停药期间间断应用过胸腺肽及其他中成药,每年的用药时间
发布于 2022-11-30 03:26
0评论
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乙肝过程中,耐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长期甚至是终身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期间,病友始终会面临耐药问题。学习、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有助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以便预防或及早发现、处理耐药问题。对于复杂的医学问题,医生们往往会用高度概括的专业术语来描述,掌握了这些术语能帮助病友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在就诊时或是参加一些医学教育时也更容易“跟得上节奏”。耐药表现相关术语:耐药最早
发布于 2022-09-25 01:11
0评论
目前投放市场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和替比夫定四种,前三种药物属于妊娠C类药品,只有替比夫定属于B类。妊娠C类药物在进行遗传毒性研究时发现,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可能会诱导染色体畸变;在进行生殖毒性研究时,大剂量使用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胚胎畸形作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于发育中的人类胚胎的危险性尚不明确,所以使用核苷类药物的育龄妇女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由于乳汁中可能含有药
发布于 2022-09-25 01:20
0评论
处于肝硬化早期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较好,而处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较差。若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则必须征得病人的同意,并应在专业医生的严密监视下进行。病人自己不可以擅自用药,因为一旦出现病毒变异或随意停药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肝硬化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原来使用的其他综合疗法也不可偏废,特别是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经常采取的补充血浆和白蛋白等治疗措施也不可忽视;有
发布于 2022-12-08 06:02
0评论
干扰素干扰素兼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使一定比例的患者获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甚至病毒清除(HBsAg阴性),可以显著降低HBV相关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有研究显示:同样干扰素治疗1年,肝硬化患者的HBeAg清除率要显著高于非肝硬化患者,分别为59%与24%。因此有学者认为若无禁忌证且排除肝炎急性发作,IFNα可作为HBVDNA阳性的肝硬化良好代偿期患者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剂量及疗程:普通干扰
发布于 2022-12-08 06:07
0评论
服用核苷类药物警惕病毒耐药的发生患者常规服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建议患者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和病毒指数,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要警惕病毒耐药的发生,及时检查HBVDNA,目前最新的检测值可以精确到50COPY/ML。如患者因为耐药,病毒会发生再激活,病毒指数逐渐上升,最初不一定会有肝功能的异常、或者仅有轻度的转氨酶的升高,这时候要及时监测耐药位点,加用或者换用可以覆盖该耐药位点的核苷类似物药物
发布于 2023-03-11 16:56
0评论
一、患者服用某种核苷类药物发生耐药后,会有哪些表现?服用核苷类似物发生耐药后,在身体的表现有一定的时间顺序。首先出现的是病毒量增长:这时除了病毒载量升高外患者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肝功能的指标也是正常的。病毒载量升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毒一直是阴性/检测不到、此时转为阳性/检测到有数值;还有一种是病毒一直可以检测得到,此时的数量有明显升高。如果病毒载量升高后持续一段时间、随后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甚
发布于 2022-12-19 00:40
0评论
核苷类药物是目前抗乙肝病毒的重要用药之一,它的优点是应用方便,每天口服一片,不良反应少,几乎没什么禁忌症,而且抑制病毒的活性很强,能较快改善病情,容易被患者接受。不过核苷类也有突出的缺点,就是停药复发率高,需要长期用药,而长期用药又可能发生耐药,从而影响疗效。这些年,随着我国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核苷类药物的治疗,他们正面临这类药物在使用中出现的“好上不好下”的问题。核苷类
发布于 2022-12-08 19:12
0评论
目前公认的已在国内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一类是干扰素。两药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也各有利弊。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以其抑制病毒迅速,抗病毒作用强,只需口服,通常是一天一粒,非常方便,不良反应很小,费用相对低等特点,一经上市,就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但它的缺点也是比较突出的,如需要长期使用,即没有固定的疗程,而且可能出现耐药的问题,也应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发布于 2022-09-25 03:3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