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08 19:12

  核苷类药物是目前抗乙肝病毒的重要用药之一,它的优点是应用方便,每天口服一片,不良反应少,几乎没什么禁忌症,而且抑制病毒的活性很强,能较快改善病情,容易被患者接受。不过核苷类也有突出的缺点,就是停药复发率高,需要长期用药,而长期用药又可能发生耐药,从而影响疗效。这些年,随着我国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核苷类药物的治疗,他们正面临这类药物在使用中出现的“好上不好下”的问题。

  核苷类药如何才能上得容易、下得安全,实现所谓的安全停药?实现临床治愈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权威指南已明确指出,慢乙肝治疗的理想终点是实现HBsAg清除,产生Anti-HBs抗体,即临床治愈。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实现这一终点的患者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低,疾病能够长期缓解。其次,持久的HBeAg血清学转换也能帮助疾病获得较长期的疾病缓解,实现安全停药,甚至诱导HBsAg清除。

  但核苷类药物治疗获得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与HBsAg清除率均较低,各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2-5年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不超过30%,HBsAg清除率更是接近自然清除率。显然,对于核苷类治疗的患者,要实现安全停药就需要找其他药物来帮忙。

  实际上,在实现临床治愈与HBeAg血清学转换方面,干扰素治疗更具优势。相对于核苷类药物单一的抗病毒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不但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还能够通过免疫调节帮助宿主实现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控制,能够获得持久的HBeAg血清学转换,甚至HBsAg清除。正是基于这种优势,聚乙二醇干扰素才能够以其有限疗程实现真正的慢乙肝成功治疗――临床治愈,最终使部分人群达到安全停药的可能。

  目前已经有研究显示比如OSST研究结果,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1年内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机会比继续服用核苷类治疗增加近2倍。尤其对于HBeAg已经清除且HBsAg水平低的患者,实现HBsAg清除的机会可达到25%。

  总之,针对核苷类药物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好上不好下”的问题,对于期望有更高生活质量,追求有限疗程实现“大三阳”转“小三阳”或临床治愈的患者,如果符合干扰素治疗适应症,在初治时就应当选择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对于已经接受了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病情稳定,希望停药,也仍然有机会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缩短治疗疗程,争取临床治愈。

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如何安全地停药?相关文章
随着抗病毒治疗的普及,慢乙肝病情管理控制的改善,患者对治疗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有限疗程治疗慢乙肝,而不是终身服药。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患者中,超过90%渴望停药。根据目前的治疗指南,服用核苷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并且经过较长的巩固治疗,可尝试停药。临床上能达到这一停药标准的患者较少。总体而言,各类核苷类药物治疗1年出现e抗原转换的几率不超过四
发布于 2022-12-07 22:17
0评论
慢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干扰素与核苷类药物。两类药物各具特点,干扰素能在有限疗程治疗后获得持久应答,有比较大的停药机会,核苷类药物能够快速抑制病毒复制,临床上可见较快的HBVDNA转阴。虽然干扰素的上市时间较早,但核苷类药物后来居上,由于口服给药更方面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核苷类药物治疗。不过在长期应用后,这类药物的一个主要局限也愈发明显:停药易复发,需要长期治疗。为了追求更好的疗
发布于 2022-12-11 05:47
0评论
目前公认的已在国内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一类是干扰素。两药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也各有利弊。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以其抑制病毒迅速,抗病毒作用强,只需口服,通常是一天一粒,非常方便,不良反应很小,费用相对低等特点,一经上市,就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但它的缺点也是比较突出的,如需要长期使用,即没有固定的疗程,而且可能出现耐药的问题,也应引起大家足够重视
发布于 2022-09-25 03:30
0评论
服用核苷类药物警惕病毒耐药的发生患者常规服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建议患者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和病毒指数,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要警惕病毒耐药的发生,及时检查HBVDNA,目前最新的检测值可以精确到50COPY/ML。如患者因为耐药,病毒会发生再激活,病毒指数逐渐上升,最初不一定会有肝功能的异常、或者仅有轻度的转氨酶的升高,这时候要及时监测耐药位点,加用或者换用可以覆盖该耐药位点的核苷类似物药物
发布于 2023-03-11 16:56
0评论
目前我国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核苷(酸)类药物主要有4种: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ADV)、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第五种核苷(酸)类药物替诺福韦(TDF)也已批准在中国上市。核苷(酸)类药物是HBV的抑制剂,它不能彻底清除人体内的HBV。所以在慢性乙肝患者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时,需要长期服用。长期服用核苷(酸)类药物过程中需要长期管理,并注意许多问题,如抗病毒治疗的疗
发布于 2022-12-10 18:02
0评论
有些患者听说,核苷类药物有直接抗病毒作用,疗效快;干扰素主要是免疫调节,作用持久,因此不禁想,如果联合治疗,岂不是取长补短?事实上,医学家们也有相似的判断,并且在不断的探索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两类抗乙肝病毒药的机制可互补:慢乙肝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目前有两机制完全不同的药物: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核苷类药直接抑制病毒,能较快的降低血清病毒学水平,从而缓和病情;但这类药物无提升免疫的作用
发布于 2022-09-25 01:30
0评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核苷类药物包括5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替比夫定、阿德福韦和拉米夫定。药物的抗病毒强度以及耐药变异率是选择核苷类药物的重要指标。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是抑制病毒活性很强的药物,耐药变异的发生率低,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初治患者选择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另外,选择是还需兼顾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对血清病毒水平较高,或炎症病变较重的患者,选择恩替卡韦与替
发布于 2022-09-25 00:57
0评论
目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类和核苷类药物两类。干扰素有短效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短效干扰素需隔1-2天治疗一次,而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只需每周治疗一次。短效干扰素目前生产厂家较多,而聚乙二醇干扰素目前在我国上市只有两家:商品名为派罗欣、佩乐能;核苷类药物目前我国上市有4种,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阿德福韦(商品名:贺维力、代丁、名正)、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和替比
发布于 2022-12-08 09:22
0评论
当前有相当多的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肝或乙肝肝硬化,但有些患者了解到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有耐药的可能就惶惶不可终日。其实正规、合理的应用这些药物,发生耐药的机会还是很少的。但如果不规律用药、随意换药或停药,则是容易诱发耐药的。如何发现是否耐药呢?在病毒控制很好的患者中,只要检测HBVDNA就可以了。如果用高精度的检测方法均检测不到HBVDNA,那说明没有耐药,若再次检测到了,就要高度
发布于 2022-09-25 00:46
0评论
核苷(酸)类似物的优点:1、口服给药;2、抑制病毒作用强;3、不良反应少而轻微;4、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核苷(酸)类似物的缺点:1、疗程相对不固定;2、HBsAg血清转换率低;3、疗效不够持久;4、长期使用可产生耐药变异;5、停药后可产生病情恶化。
发布于 2022-11-29 16:3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