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AAA)治疗方式的变革,是血管外科由巨创到微创发展的最好范例。自Parodi 1991年首次报道血管腔内修复术(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以来,EVAR发展迅速,其治疗的有效性和微创性也得到肯定。目前,该技术已基本成熟,其进展主要体现在支架型人工血管(stent-graft,SG)的改进、操作技术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处理手段的完善以及影像学评估技术的进步。
支架型人工血管的不断发展
随着EVAR技术的发展,SG性能和功能不断改进。合金支架和超薄覆膜的结合方式进一步优化,SG的柔顺性不断提高,器材导入系统的进一步微创化和简洁化。通过压缩SG的体积,缩小导入器具的直径,无需手术显露股动脉甚至髂动脉,最大限度地实现微创。改进释放方式,使释放、定位和调整操作更加简单。
针对近端锚定区解剖不良(瘤颈短、成角、口径过大等),或累及内脏动脉开口的患者,采取“原位开窗”技术或使用开窗型SG以保持脏器血供。前者技术还有待继续研究,后者已经有成型产品。
开窗型SG治疗肾上、肾周型AAA,甚至Ⅳ型胸腹主动脉瘤都取得初步成功,可使近端锚定平面超过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甚至腹腔干水平,极大地扩展了EVAR 的适应证。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开窗型SG对术前影像学的评估和测量要求很高;同时,对操作的技术要求也大大提高,操作者既要有EVAR的成熟经验,也要有肾动脉等腔内治疗的良好技术。这类SG的中远期并发症也应引起重视,譬如移位、支架断裂、内脏血管闭塞等。
髂内动脉的处理是EVAR远端锚定区的处理的关键内容。鉴于多数AAA患者的肠系膜下动脉已闭塞,有时还需人为栓塞,一般认为应至少保留一侧的髂内动脉。对于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或一侧髂内动脉已闭塞,若封堵双侧髂内动脉可能导致严重的臀肌缺血甚至肠坏死,如何保留髂内动脉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可以通过髂动脉分支型SG或髂内动脉重建等方法实现。如上所述,EVAR的技术成功,要求在术前良好的影像学评估前提下,根据不同的近、远端锚定区选择合适的SG。
手术步骤的改进
以往术中首先进行腹主动脉造影定位肾动脉、瘤体上缘、腹主动脉分叉和髂总动脉分叉,再交换超硬导丝,导入SG输送系统。实践中发现,超硬导丝和输送系统导入后纠正了瘤颈、瘤体和入路动脉的扭曲,解剖位置发生改变,需要重新造影定位,增加射线摄入、造影剂用量和手术时间,因而改为一侧导入超硬导丝,对侧导入测量导管,超硬导丝侧导入主体输送系统至L1 水平,测量导管造影定位,避免上述的重复造影定位,简化步骤,减少射线摄入和造影剂用量。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初期EVAR的患者中,也开始出现一些特殊并发症,如内漏、内张力、SG移位、瘤体破裂、SG断裂或破损、SG感染、臀部间歇性跛行以及主动脉肠瘘。这些并发症已得到重视,处理手段也日趋完善。在这些并发症中,内漏的预防和处理格外受到关注。由于Ⅰ、Ⅲ型内漏往往是导致术后AAA破裂的最大危险因素,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通过球囊扩张、释放cuff或金属裸支架等腔内手段来纠正。鉴于I 型内漏多是与器具有关,且很多是继发于SG移位。可使用开窗型SG,因其肾上锚定、倒刺的设计可有效降低移位发生。
同时,研制预防内漏的SG也成为研究热点。2003年来,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与相关单位合作,研发了防I型内漏的功能性SG和防II型内漏的药物涂层SG,都已获成功,并取得专利。
EVAR适应证的拓宽
EVAR的适应证不断拓宽,例如AAA破裂(rAAA)、肾动脉周围AAA、假性动脉瘤、炎性动脉瘤以及感染性动脉瘤等都不断见诸报道。其中,rAAA的腔内治疗越来越引起重视。相对于破裂AAA开腹手术的高风险(死亡率32%~ 80%),rAAA行EVAR可以有效降低失血量、ICU 住院时间、早期并发症,总死亡率接近17%(0~40%)。多数学者认为,在rAAA的诊治中,选择合适患者行急诊EVAR是可行的。
20世纪90年代EVAR的出现,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地位产生了挑战。如今,大量的临床报道和循证医学研究,如欧洲的EUROSTAR、英国的EVAR trail 1、荷兰的DREAM试验等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都证实了EVAR围手术期安全性高于传统开腹手术,能有效降低动脉瘤相关的死亡率。对于高危患者,多数学者也认为,EVAR是合理的治疗选择。
在肯定EVAR的可行性和良好的近期疗效的同时,上述实验的随访结果也指出:与开腹手术相比,EVAR术后并发症率和再干预率也是相对较高的。但也需认识到,多数EVAR的并发症还是可以通过微创的腔内技术来再次干预,而且,随着SG的不断改进、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日趋成熟,相信EVAR的适应证会不断拓宽。
1997年该技术进入中国,并迅速成为中国血管外科的热点。十几年来,上海、北京和广州等一些率先开展EVAR的主要单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中国EVAR的病例数方面也在全球遥遥领先。我们期望:在新技术推广和普及的同时,为完善技术、改进器具并组织进行国内、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多中心性、前瞻性和对照性研究,建立腔内血管外科医师的培训制度和各地区的培训中心,制定EVAR治疗的建议性规范尽微薄之力,并最终促进EVAR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促进血管腔内修复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
发布于 2023-01-26 19:27
促进血管腔内修复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相关文章
CEC血管腔内技术
第一章血管造影技术
第一节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包括造影剂的注射和图像序列的采集。注射造影剂后,应该在造影剂到达靶血管前就开始采集图像。开始采集图象后,应当嘱患者保持静止不动以防止出现伪影。造影剂的注射量根据术者对靶血管流量、流速估计进行调整。在管径较大的血管内,需要选择短时间内打出足够剂量造影剂的造影导管。在管径较小的血管内,单孔的选择性导管即可。在阻力较高的血管内
发布于 2023-01-04 20:56
0评论
患者朱**,男,65岁。手术日期:2012年3月9日。手术医生:宋智钢、向波等。患者因突发性胸背部撕裂样疼痛1天入院,入院后行主动脉CTA检查提示为StandfordA型主动脉夹层分离,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远段,升主动脉形成局限性假腔,假腔内已有部分血栓形成。因病人年龄较大,体质较差,暂采取降压、镇痛、镇静等保守治疗。3天后病人胸背部疼痛症状消失,一般情况良好。发病20天后再次复查主动脉CTA,发现
发布于 2023-03-07 10:01
0评论
以下因素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有些事可控制的,有些是不可控制的,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把可控制因素控制好,减轻或者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反过来就是说,有了动脉硬化我们能做些什么。1、糖尿病或者糖耐量降低;2、高脂血症或者叫血脂代谢异常,如: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等;3、高血压;4、吸烟;5、过量饮酒;6、肥胖,尤其是向心型肥胖;7、缺少体力活动;8、中年男性或绝经后妇女;9、A
发布于 2022-09-29 06:39
0评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neurysmRepair,EVAR)是应用支架型人工血管(stent-graft,SG)将瘤体与血流隔离开来,从而减少高速血流对瘤壁的不断冲击,降低瘤体不断增大和破裂的风险。自1991年Parodi首先开展以来,这种微创术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其可行性和良好的近期疗效已勿庸置疑,但随着EVAR的开展,一些特殊并发症也不断出现,其中,最具挑战性的
发布于 2023-01-26 19:57
0评论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为血管外科临床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万人口20~40例[1]。因AAA导致65~74岁人群死亡率约为1.7%。随AAA瘤体增大,其增长速度增快,破裂分险增加,破裂AAA死亡率高达80~90%[2]。AAA传统开放手术30天死亡率4~12%,且多数患者因高龄或伴有其它严重内科疾病而不适合行开放手术。1991年,阿根廷医
发布于 2023-01-26 20:12
0评论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orticaneurysmrepair,EVAR)是替代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和住院时间短等众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的AAA患者都适合行EVAR术,患者动脉瘤的解剖形态是判断能否行EVAR术的主要因素。解剖形态不佳的患者如勉强行EVAR术,都伴随着很高的
发布于 2023-01-27 00:37
0评论
消化道动力功能主要包括消化道蠕动、消化道通过时间、消化道电活动、消化道括约肌运动等,科学家为获得消化道动力功能参数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消化道测压技术。消化道为中空器官,消化道平滑肌不断进行收缩与舒张运动,收缩时局部压力上升,而舒张时局部压力下降,这种变化在括约肌更为明显,如果能准确地将压力变化的机械信号记录下来,分析比较健康人与不同疾病患者的差异,就可以帮助诊断消化道动力障碍性
发布于 2022-10-03 15:43
0评论
上腔静脉为是头面、颈部、臂部和胸腔以上血液回流到至心脏的最大、最主要静脉。因此上腔静脉梗阻可引起各种临床症状,也被称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临床重症。引起SVCS的疾病绝大多数为恶性,主要是有肺癌及纵隔内恶性肿瘤,其中肺癌占80%以上,且右肺中央型肺癌为主。临床上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渐进性呼吸困难,面、颈、上肢肿胀,胸腹壁浅静脉扩张,球结膜充血、水肿视物不清,头晕,晕厥,声嘶,头痛,鼻塞,舌
发布于 2023-03-10 00:41
0评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DA)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诊的患者将越来越多,临床治疗中的各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问题民不会不断出现。 PDA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内科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仅能延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病
发布于 2023-03-24 19:51
0评论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特别是21世纪以来,外周血管疾病特别是外周动脉性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的发病率正以迅猛的速度逐年增长,需要干预的PAD的数量越来越多,病情也越来越复杂。静脉血管性疾病虽然发病率基本稳定,但基数比较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害性也不可小觑,肺栓塞的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血管疾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将严重威胁我们的健康甚至生
发布于 2023-02-15 04:0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