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6-02 15:46

  因為現在農村的生活來源比較少,並且經濟都是出於比較落後的水平,為了生計,父母不得不外出比較發達的城市打工,家中的小孩子就留給爺爺奶奶幫忙照料,因此,長期下來孩子們因為缺乏父母親的教育導致出現很多心理問題。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第一、1.家庭教育的缺失。因為家長外出打工,就會把兒童交給年邁的父母,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管,因為老人們大多不怎麼管教孩子,對孩子更是呈溺愛的程度,並且他們也是有心無力,因為年齡比較大,管教孩子也顯得有心無力,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孩子就會產生任性、沒有禮貌、自私、缺乏同情心等等的問題;在學校的表現就是學習自覺性較差,缺乏與人溝通交流,沒有集體榮譽感等等。

  2.學校的不當評價、教師的不當教育,是導致“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學校總是以分數的高低來判定學生的好壞,覺得學習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學習成績壞的就是壞學生,學校的老師把自己的轉註力都重點傾向於好學生那裡,對於成績相對薄弱的學生愛理不理,所以很多留守兒童因為想得到老師的關注,就會做一些比較突出的行為,比如:上課故意遲到、上課違紀、不按時完成作業等等。

  第二、教師的不當教育導致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

  1.教師的觀念不當,使你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因為父母長期外出,孩子在學校與老師相處的時間比較多,很多小孩子就會覺得老師就像自己的爸爸媽媽一樣,老師的行為和觀念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是直接影響孩子心理的主導因素。但是很多老師對於成績好的學生投入更多,這樣會導致留守兒童更加抑鬱悲觀,往往就會通過極端的行為來吸引老師的注意。

  2.教師落後教學觀,是導致“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老師最為主要的表現有以下幾種: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自主權,老師認為學生就是一張白紙,自己是彩筆,可以任意的進行塗抹,學生就是要服從老師的安排,覺得老師說的永遠是對的,學生只有執行和完成任務即可;信奉“嚴師出高徒”的古訓,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學生在課堂上就是乖乖的聽老師講課,如果出現半點違背老師的意思就要進行處罰,所以處罰就成了家常便飯,學生就會更加怕老師,更加不願意與老師進行交流,對學習也會產生牴觸的心理;由於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對於學生也是有點愛理不理,覺得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就可以。

  3.社會的不良環境、成人的不良影響,是“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重大誘因。一些小村小鎮會開一些黑網吧,為了賺錢,裡面是裝滿了網絡遊戲或著淫穢影片吸引學生的光顧,如果留守兒童沒有錢去網吧的時候就會通過小偷小摸的行為,勒索比自己小的學生,甚至通過賭博來轉去錢財再到網吧進項消費。

  真的希望留守兒童的問題能夠得到社會的重視,因為兒童本身就是一個弱勢群體,小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一定高腰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相關文章
一、性格柔弱內向 留守兒童年齡幼小就離開父母,父母關愛嚴重缺失,儘管有些是爺爺奶奶或親朋監管,但畢竟與父母親疏不同,一遇到麻煩就會感覺柔弱無助,久而久之變得不願與人交流,性格內向。 二、自卑心理障礙 兒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強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像失去了堅強的依靠和保護,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不求上進。 三、孤獨無靠
發布於 2023-05-15 02:08
0評論
生活問題,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特別是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兒童,其生活狀況是不容樂觀的。留守兒童的父母之所以拋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為家庭務農的收入無法讓自己的家庭過上穩定的生活,否則如果有一點辦法,他們都會想法設法與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徵。雖然他們出去打工可以掙到一些錢,但其付出與收入相比依然是極不平衡的,有時因為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自己掙到的錢還不能及時拿
發布於 2023-05-15 02:28
0評論
學習問題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對留守兒童學習方面的幫助和監督大大減少,甚至完全減除了,使孩子在學習方面處於一種無人過問的狀況。學好了,沒人誇;學壞了,無人罵。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學習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於是其行為開始出現偏差,各種超越道德、規則的行為開始在孩子身上出現。加上監護人本身對孩子親情缺失狀況的同情,於是在孩子行為稍有出格的時候也不會加
發布於 2023-05-15 02:21
0評論
多渠道宣傳我們可以在教室、寢室、廁所的牆壁上釘上青春期性知識的鏡框掛圖,並且定期在宣傳欄裡展出各種材料。學校還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舉辦讀書活動,讓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一些有關性知識的書籍。這就可以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性知識的教育了。 班主任當媽媽對於留守兒童而言,班主任應儘量像媽媽一樣關心他們。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課,適時地講授有關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知識。我們可以嘗試把男、女學生分開,由男
發布於 2023-06-02 15:40
0評論
1、父母進修學習。父母一方或雙方到另外的城市或國家深造,而不得不暫別孩子。 2、父母掛職下鄉。有些家長在國家機關單位任職,因為工作需要,得掛職下鄉,到基層單位工作,少則半年,多則兩三年。 3、父母異地開公司或被派往異地公司。這部分家長更像是遊牧部落,哪裡有水草就去哪裡放牧,根本無力照顧孩子,而有些孩子也早已習慣了父母不在身邊的生活。 4、父母工作繁忙。這部分家長多是公司高層人物或領導,因為應酬多
發布於 2023-03-31 18:35
0評論
由於這些“留守兒童”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習主動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這些孩子均學習吃力。儘管在校期間老師的督促約束。可回到家,爺爺奶奶又督導不力,致使這些學生養成了一緊一鬆的習慣。學校與家庭不能形成教育合力,從而收效甚微。我個人認為:要緩解這些“留守兒童”學習吃力的現狀,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就是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育模式,應用參與教學法,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發布於 2023-06-02 15:33
0評論
我國有近1.5億的農民在外務工,打工者數量還在以每年超過500萬的速度增長,他們的子女處在義務教育年齡段的約為2000萬,其中超過1000萬留在家鄉,成為“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成為當今我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等多方面協調合作,共同構築起面向“留守兒童”的一整套完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凸現 “留守兒童”是指由於父母一方
發布於 2023-06-02 15:20
0評論
性格上的變化。有些孩子出現問題,我們家長會發現這個孩子平時挺開朗,挺活潑的,愛玩愛鬧的,突然怎麼變得有點發悶了,不愛動了,內向了,膽怯了。以前這個孩子無憂無慮了,甚麼事都不操心,變得心事重重的,變得敏感的,多疑了。以前這個孩子挺溫和的,變得動不動就發脾氣,以前對人挺寬容,挺友愛的,變得愛計較了,甚至嫉妒別人,甚至有些孩子出現有些報復的心理。這是屬於性格上的變化。行為上的變化。孩子有些外顯行為上的
發布於 2023-05-06 12:31
0評論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現象的產生來自於家庭和社會兩個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貧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農村到城市務工;另一方面,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制以及社會對“農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廣大農民沒有辦法及能力帶著孩子一起走進城市。 中國留守兒童約6683萬人,包括城鄉流動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 中國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力約1.3億人。根據2005年中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抽樣數據推斷,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
發布於 2023-05-15 02:01
0評論
因為長期不和父母交流,所以城市留守兒童在思維模式上容易走極端,多表現為不善於與同伴交往,人際關係緊張、遇事易衝動等性格特點。 另外,與農村留守兒童容易自卑的特點不同,城市留守兒童更多地呈現出自負、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關心我的人少,我也不在乎”成為了不少城市留守兒童對自己的心理暗示;而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會不斷把自己的父母與別人的父母作比較,越發容易產生怨恨父母的情緒,從而導致焦慮、自閉等。
發布於 2023-03-31 18:4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