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酯的合成蔗糖酯的合成方法很多,根據化學反應的“碰撞”機理,人們首先能想到的是在某種溶劑介質中完成這種碰撞,利用二甲基亞碸、苄胺、環己胺、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等可以作為溶劑。
將蔗糖、脂肪酸甲酯和催化劑、碳酸鹽、脂肪酸鹽,在減壓加熱條件下進行酯交換反應,反應結束後除去溶劑和未參與反應的原料及副產物,並結晶、乾燥、粉碎而得。
隨著“綠色化學”、“綠色化工”的發展,使許多化學工業採用了環境友好的條件,如反應所用的溶劑等。在蔗糖酯的合成中也可以採用相應思路。
水溶劑法,亦稱水乳化法,先用水溶解蔗糖和脂肪酸鹽(鉀、鈉或鈣皂),使之成為均一的蔗糖肥皂溶液,然後提供反應溫度條件,加入催化劑和硬脂酸甲酯,進行減壓酯交換反應,所用溫度和壓力應保證硬脂酸甲酯不發生水解。本法的特點是反應條件溫和,不含有毒溶劑,反應時間較短,原料轉化率約為85%~95%。
1975年,英國最大的砂糖公司Tate&Lyle公司將蔗糖脂肪酸在催化和氮氣保護下,無溶劑合成了蔗糖酯。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某些微生物也能產生蔗糖酯,它不僅具有乳化、潤溼和增溶等作用,還具有增強免疫、抗腫瘤等性能。用根黴、腸桿菌、麴黴、假單胞菌、色桿菌、念珠菌、黏液菌和青黴屬的脂肪酶,可使蔗糖和硬脂酸、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等反應生成蔗糖酯。酶法克服了化學合成法的許多缺點:首先,該法反應條件溫和,產品易於純化;其次,生物轉化的蔗糖酯臨界膠束濃度值低,表面張力大,乳化性能、助溶性、泡沫性能等均優於化學合成的蔗糖酯。□蔗糖酯含量的檢測方法蔗糖酯的國標中目前沒有蔗糖酯含量指標,但不論是起乳化效果還是起保健效果,蔗糖酯是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所以對蔗糖酯產品中各種酯的含量一定要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