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特別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與人們平時的飲食關係十分密切,略有醫學知識的人都知道,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日義造成高血壓。所以,不少中老年人很注意飲食的鹹淡,其實在調味品中,除食鹽以外,過量食用味精同樣也可引起血壓高。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穀氨酸是腦組織氧化代謝的氨基酸之一,所以,穀氨酸對改進和維持丘腦的機能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它還有降低血液中氨含量的作用,可作為精神病人的中樞及大腦皮層的補劑,可改善神經有缺陷的兒童的智力,這是它有益的一面。常吃味精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味精吃多了會口渴。這是因為味精中含鈉的原因,而這恰恰就是對血壓不利的一面,與食鹽的弊端近似。
正常成人每日攝鈉1克~2克便可滿足生理的需要,如過食則可造成體內水鈉瀦留,導致血管管腔變細,血管阻力升高,同時血容量升高,加重心、腎負擔,進一步使血壓升高。調查表明:我們平均食鹽每增加1克,收縮壓(高壓)就增加2毫米汞柱,舒張壓(低壓)就增加1.7毫米汞柱。而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對味精的攝入應該與食鹽一樣慎重。患有高血壓、腎炎、水腫等疾病的病人更是如此。
嬰幼兒的情況是否與此相同呢?有人將新生兒分為兩,均是母乳餵養,13個月時增加相似的固體食物,一組食物中的含鈉量僅為另一組的三分之一,到25個月進行比較,食物含鈉低的那組,收縮壓比另外一組低2.1毫米汞柱。這樣推測,若從嬰幼兒起減少鈉的攝入(其中包括食鹽、味精等)可使人的血壓水平下降,所以,嬰幼兒時期以不吃食鹽為宜,味精當然也以不放為好。
我們日常生活中對鹽和味精等調味品的需要,某種程度上只是味覺上的一種習慣,並非真正的身體需要,而且越是血壓高的人,味覺越不靈敏,越是要求味道的濃重,所以,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為了從根本上使血壓得到控制,就應從忌口開始做起,少吃鹽和味精,慢慢糾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以利於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