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腳在發現之初,考古學者並不能明確它的用途,只是粗略地判定它是一種生產或生活工具。考古學者有猜測為石錘的,有認為是扳手的,有覺得是陶拍的,甚至有人覺得支腳是陶器的一部分。支腳的命名也五花八門,有角形器、墜形器、長帽形器、豬嘴形器等。直到考古人員們發現了一側有煙燻和粉紅色等長久燒過痕跡的支腳,結合土著居民中仍在使用的支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器物是用來支撐燒火的支腳。
支腳雖然形體不太引人注目,且製作方法簡單原始,但是在那個蠻荒的遠古時代,它卻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生活器件,並隨著生產力的不斷進步演化發展。
"起先人們使用天然石塊作為支腳,可能是隨手撿來的幾塊大小相當的石塊,無所謂形狀和姿態,接著開始選用形狀規則、表面光滑、穩定性強的石塊,甚至還要對選用的石塊進行加工。"煙臺市博物館陳列社教部副主任王金定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