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飲食謹記三原則
夏天是人的脾胃最弱的時候,而恰恰熱天又導致很多人貪涼,睡得晚,休息不好,更加耗損陽氣以及傷脾胃,所以才出現所謂的苦夏症狀。黃啟輝指出,在度苦夏時,在飲食上注意三點——
1、注意補鉀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慾不振、中暑等症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果中(如芹菜、毛豆、香蕉等)含有較多的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2、少食冷飲
夏季暑熱,腸胃功能受其影響而減弱,因此在飲食方面,應多吃清熱、利溼之物,比如西瓜、苦瓜、烏梅、草莓、西紅柿、綠豆、黃瓜、蘆筍等。同時,也要補益陽氣和生津滋陰,像五味子、玉竹、酸棗仁、鴿肉、黑豆、木耳、松子等均可以用來食療。夏日,忌過量吃冷飲、寒涼食物,以免傷了陽氣。
3、清補為佳
夏天吃苦瓜有清熱、開胃的作用,但苦瓜要用熱水焯一下,放一些大蒜,正合乎中醫講的“辛開苦降”,用辣味和苦味組合,有利於氣機疏通、降濁宣洩,讓人開胃。
對於脾胃較虛的人群,在飲食上,則應採取益氣滋陰、健脾養胃、清暑化溼的“清補”原則。所謂“清補”,就是食用甘涼滋潤之品,補益人體損傷的氣陰,這種方法既避免了補氣藥的溫燥,又避免了清熱藥的苦寒傷胃,補而不燥,清而不寒,既消解了暑熱,又增強了體質。
清補的常用藥物有西洋參、石斛、麥冬等,可以用來泡茶或煲湯。如果熱比較盛,小便較黃、口乾較明顯者,可以加用竹葉、荷葉、西瓜皮等煮水代茶,以加強清熱作用。另外,像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都是夏日的清補佳品。
鴨子也是暑天的清補佳品,不僅營養豐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注重養心,心靜自然涼
夏天,暑氣往往使人心煩氣躁、易怒發火,這對心身健身是有害的。因此,保持一個淡泊寧靜的心境,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黃啟輝稱,要神清氣和,胸懷寬闊,思想平靜下來,避免心火內生,做到“心靜自然涼”。我國古代養生家說,“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這裡便指出了“心靜自然涼”的夏季養生法。
另外,在夏季宜晚睡早起,適當增加午睡,但時間不宜太長,最好在1 小時以內。睡眠時,不可讓電扇直吹,可讓電扇往天花板上吹;夜裡不宜露天而睡,因為夏季暑熱外蒸,毛孔開放,機體最易受風寒溼邪侵襲,嚴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