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2-06 09:43

  一、多發性大動脈炎的實驗室檢查

  1.一般檢查

  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ESR增快、CRP增高,血清α2或γ球蛋白增高。

  2.免疫學檢查

  大部分患者主動脈抗體陽性,結核桿菌PPD陽性。約50%的患者抗鏈球菌“O”陽性。少數出現抗核抗體或類風溼網子陽性。

  二、多發性大動脈炎的影像學檢查

  1.X線片

  陽性率較低,但若青少年的主動脈弓降部擴張,邊緣不規則且伴鈣化者對診斷有意義。

  2.血管造影

  是多發性大動脈炎診斷的主要依據。大動脈造影的主要造影徵象是動脈管腔粗細不均或較均勻,邊緣比較光滑的向心性狹窄和阻塞,部分病例可見擴張和動脈瘤形成或兩者並存(混合型)。病變以腹主動脈、胸降主動脈、腎動脈和頭臂動脈(尤其鎖骨下動脈)為好發部位。肺動脈病變以多發性葉、段甚至亞段支的侷限性狹窄和(或)阻塞最常見,少數可見擴張或繼發的血栓。

  3.CT 80%~100%的病人經增強CT掃描可見不同程度的主動脈壁增厚(1~4mm),多累及全血管壁,也可見新月形的局部增厚,鈣化的檢出率CT明顯高於X線檢查。

  4.MRI

  不需造影增強,多體位直接成像,如橫軸和左前斜位相結合,可同時顯示主動脈管腔全長和管壁變化,而梯度回波快速成像可觀察繼發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為其優點。

  5.多發性大動脈炎的超聲檢查

  ①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顯示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和周圍動脈的血管壁瀰漫性或節段性增厚,內膜面粗糙、回聲增強,血管壁僵硬、搏動減弱或消失,血管腔多發生狹窄或閉塞;彩色多普勒雪柳血流可提示動脈狹窄處五彩鑲嵌血流柱或單色明亮細小血流束,脈衝多普勒檢測狹窄動脈腔可獲得高速湍流。②血管內超聲圖像(IVUS);直接觀察動脈管壁三層變化,可見管壁有不同程度增厚,回聲增強,順應性降低,有時可見鈣化。但本檢查臨床上尚未推廣,其診斷意義尚待探討。

  6.核素血管造影

  無創傷,易被病人接受,重複性好,能瞭解病情的進展。

  三、多發性大動脈炎的診斷

  凡10歲左右的患兒,尤其女孩,如有不明原因的高血壓伴低熱、肢體麻木感、肢體發涼或間歇性跛行等,血沉升高,丙種球蛋白、抗主動脈抗體、抗核因子陽性,無脈症眼底、頑固性心衰等,均需考慮本病。Sharma(1996年)提出了新診斷標準,其主要指標包括:左鎖骨下動脈中段損傷、右鎖骨下動脈中段狹窄和(或)特徵性體徵和症狀至少1個月。次要指標為:血沉升高、頸動脈壓痛、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瓣環擴張、肺動脈損傷、左頸總動脈中段損傷、頭臂動脈幹遠端損傷、胸降主動脈損傷、腹主動脈損傷和(或)冠狀動脈損傷。如達到二項主要指標,或一項主要指標加二項次要指標,或四項次要指標,即可診斷為多發性大動脈炎。

多發性大動脈炎檢查相關文章
1.自身免疫 活動期患者血清中90%可檢出抗主動脈抗體,恢復期常轉陰;約50%的患者血中IgG、IgA、IgM明顯增高;病變組織內浸潤的淋巴細胞為CD3+細胞。 2.結核免疫複合物沉著 73%多發性大動脈炎的患者找到結核病灶,91%患者PPD陽性或強陽性.70%患者免疫複合物陽性.64%患者CD3和CD4值降低,推測結核分枝桿菌刺激機體產生免疫複合物.沉著於血管基底膜而繼發對血管壁的一系列免疫損
發布於 2024-02-06 09:37
0評論
多發性大動脈炎(Takayasuarteritis,TA)是指主要累及大動脈管壁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可造成血管腔狹窄甚至阻塞。本病主要累及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因此可能使頭部、上肢、下肢和內臟器官的血液供應受到影響,發病原因不明。由於本病可造成上肢或下肢動脈脈搏減弱或消失,故又被稱為“無脈症”。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馮翔本病多發於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我國及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發病率較高。根據病變部
發布於 2023-03-07 02:16
0評論
1、多發性大動脈炎的活動期,或有腦部缺血癥狀及嚴重高血壓的患者,應注意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頭臂幹型患者注意起臥緩慢,防止頭部缺血;心腎功能不全者應防止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和腦血管意外;肢體動脈閉塞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外傷。 2、一定要到專業正規的醫院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大動脈炎,予以積極地抗感染、抗風溼及抗結核等治療。大動脈炎患者要嚴格按照醫囑系統治療,不得突然減藥或自行停止治療,避免病情反覆。
發布於 2024-02-06 10:03
0評論
     多發性大動脈炎多見於年輕女性,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受累動脈狹窄或者閉塞。根據病變的部位不同,可以分為頭臂幹型、胸腹主動脈型、腎動脈型、混合型,近年來還發現有肺動脈或者冠狀動脈受累,不同的發病部位,臨床表現不一樣,治療方法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在疾病活動期,首先應該藥物控制炎症反應,主要指標是血沉,等到血沉基本正常,再根據病變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外科治療,包括手術和腔內治療。
發布於 2023-01-27 03:02
0評論
多發性大動脈炎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病,又稱為縮窄性大動脈炎、無脈病。是主動脈及其分支的慢性、進行性、閉塞性炎症。因病變累及的動脈不同而可有不同的臨床類型,但以頭和臂部的動脈受累最為常見,常可導致上肢的無脈症,其次是累及降主動脈、腹主動脈所至的下肢無買症和腎動脈受累引起的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也可見肺動脈和冠狀動脈受累。臨床一般所稱的"主動脈弓綜合徵"、"高安氏動脈炎"、
發布於 2023-03-19 05:41
0評論
主動脈瘤可由大動脈炎引發嗎?多發性、鉅細胞性大動脈炎等可能引發主動脈瘤,也屬於一大發病原因。有相關病史者,最好定期去醫院檢查瞭解主動脈情況。主動脈瘤是發生於主動脈部位的瘤樣膨出,可由多種原因引發,早期沒有明顯表現,隨著其逐步擴大,一旦破裂,可迅速造成大出血,不經治療者可在短時間內死亡。大動脈炎能引發主動脈瘤嗎?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多發性、鉅細胞性大動脈炎等可能引發主動脈瘤,也屬於一大發病原因。
發布於 2023-02-07 14:32
0評論
東方美女病是何疾病?東方美女病,其實是多發性大動脈炎的俗稱,是一種累及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進行性非特異性炎症。以往又稱無脈症、不典型性主動脈縮窄症、主動脈弓綜合症、高安病等。本病男女發病率有顯著差異嗎?既然稱為東方美女病,言外之意就是本病好發於亞洲(以中國及日本多發)的年輕女性。據文獻統計,男女發病比例大約為1:7-8,發病年齡以15-30歲多見。何為大動脈?所謂大動脈是指血管內徑大於5mm
發布於 2022-10-10 21:08
0評論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大動脈炎,也稱“Takayasu動脈炎”,主要累及主動脈及其一級分支及肺動脈。心肌損害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為細胞毒素和免疫複合物介導的心肌損傷,而後者包括高血壓、肺動脈高壓、主動脈瓣膜病變、冠狀動脈病變等繼發性引起心肌損害。二、臨床特點:除了主動脈及其一級分支血管病狹窄導致相應臟器缺血缺氧的臨床表現(如頭暈、頭痛、暈厥、間歇性跛行等),還可出現胸悶、氣短等心功能
發布於 2022-12-18 21:20
0評論
1.頭臂動脈型: 頭臂動脈型圖冊病變主要累及主動脈及其分支。由於頸動脈或椎動脈狹窄或閉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腦缺血,可有頭昏,眩暈,頭痛,視力障礙,當起立行走時視物模糊或視力喪失,也可羞明,複視,黑點,白內障。嚴重者引起抽搐、失語、偏癱或昏迷。由於頭面部缺血可致鼻中隔穿孔,上頜或耳殼潰瘍,牙齒脫落,咀嚼無力和麵部萎縮,單側或雙側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上肢血壓明顯降低或測不出而下肢血壓正常或增高。於狹窄
發布於 2024-02-06 09:50
0評論
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polymyositisanddermatomyositisPM/DM)均屬於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是一組具有橫紋肌慢性、非化膿性炎性病變,或伴有特徵性皮膚改變的結締組織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四肢對稱性肌無力,實驗室檢查血清肌酶水平增高,特別是肌酸激酶明顯增高,肌電圖出現肌源性損害,組織病理提示有肌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壞死。一、流行病學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屬全球性疾病,發病率各家報道不
發布於 2022-12-18 20:1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