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藥理髮現,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應的功能,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有良好功效;甘草製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常用於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1.解毒作用:甘草甜素或其鈣鹽有較強的解毒作用,對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有較強的解毒作用,對於一些過敏性疾患、動物實驗性肝炎、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其解毒作用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通過物理、化學方式的沉澱、吸附與結合,加強肝臟的解毒機能以及甘草甜素的水解產物葡萄糖醛酸也是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
2.抗炎及抗變態反應: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腫、甲醛性浮腫,結核菌素反應、皮下肉芽囊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銨、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影響皮下肉芽囊性炎症的滲出期及增生期,其作用強度弱於或接近於可的松。甘草酸的各種製劑之抗炎作用,以琥珀酸鹽的活性較高,但毒性亦大。甘草抗炎抗變態反應的原理尚未完全闡明。
甘草具有抗炎及抗變態反應
3.甘草有祛痰作用,能促進咽喉及支氣管的分泌,使痰容易咯出。
4.甘草次酸衍化物對豚鼠及貓的實驗性咳嗽均有顯著的鎮咳作用。
5.甘草的各種製劑對大白鼠實驗性胃潰瘍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甘草的水提出物有保護胃粘膜,治療胃潰瘍的作用。據臨床與藥理研究室觀察,甘草水提物能增加胃粘膜細胞的“已糖胺”成分,使胃粘膜不受傷害。
6.對胃液分泌的影響:甘草流浸膏灌胃後,能吸附胃酸,故能降低胃酸濃度,但吸收後也能發揮作用。對基礎分泌量亦有抑制作用。
7.解痙:甘草煎劑、流浸膏對動物離體腸管均有抑制作用,對乙酰膽鹼、氯化鋇、組織胺等引起的腸痙攣有解痙作用。甘草對動物離體腸管及在體胃均有松馳作用。
功效對於腸痙攣有解痙作用
8.甘草對於動物實驗性肝損傷,使其肝臟變性和壞死明顯減輕,肝細胞內蓄積的肝糖元及核糖核酸含量大部恢復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轉氨酶活力顯著下降,表明甘草具有抗肝損傷的作用。
9.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甘草能使多種動物的尿量及鈉的排出減少,鉀排出增加,血鈉上升,血鈣降低,腎上腺皮質小球帶萎縮。甘草能使尿中游離型17-羥皮質類固醇排洩增加,結合型減少,小劑量表現胸腺萎縮,腎上腺重量增加,束狀層幅度加寬,腎上腺維生素C含量降低等。甘草能顯著增強和延長考的松的作用。甘草產生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的原理,有人認為甘草次酸的化學結構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相似,作用也相似,係一種直接作用;也有人認為是一種間接作用即甘草次酸抑制了腎上腺皮質固醇類在體內的破壞,因而血液中皮質類固醇含量相應增加,而呈現較明顯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10.甘草有對抗乙酰膽鹼的作用,並能增強腎上腺素的強心作用。
11.抗癌:甘草次酸對於大白鼠實驗性骨髓瘤及腹水肝瘤均有抑制作用。對小白鼠艾氏腹水癌均有抑制作用。
12.甘草與芫花合用有相反作用:二者共浸組的毒性較分浸組顯著增高,芫花與甘草同用,利尿、瀉下作用受到抑制,能增強甘草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