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26 06:41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日益增多。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展到後期,關節軟骨破壞嚴重,關節間隙變窄,關節攣縮、畸形,致殘率非常高。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是治療嚴重膝關節骨關節炎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1]已廣泛用於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改善關節功能。本院自2002年12月至2011年8月,採用人工全膝置換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115例,臨床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02年12月~2011年8月我院應用TKA,共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115例,男性46例,女性69例,其中雙膝19例,術前診斷骨性關節炎114例,痛風性關節炎1例。KSS(I)評分標準:KSS關節評分,術前平均41±14分(26~58分) 。功能評分:術前平均62±14分(51~71分) 。術前膝關節活動度平均89°( 25°~125°) 。術前患者均有嚴重的膝關節疼痛,畸形,活動受限,膝關節負重位正側位X線可見關節間隙明顯變窄或消失,符合膝關節置換的適應證。假體的選擇為術中應用的假體為後方穩定型假體。

  1.2術前準備

  (1)術前全面體查,治療、控制伴發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2)對患者進行術前教育,使病人瞭解手術的必要性,並做好術前思想準備。(3)預防性用藥,於手術前30分鐘,術後5~7天靜脈靜脈輸入抗生素。(4)拍膝關節負重下正側位及髕骨軸位X線片。(5)術前檢查心肺功能。(6)下肢動靜脈彩色超聲檢查。

  2.結果

  本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50~120分,放驅血帶後術中出血平均100~500ml。術後第三天囑患者下地站立,依靠助行器儘早行走,隨訪時間為3個月~8年。KSS關節評分,術後平均為91±11分(84~95分)。 功能評分平均為89±11分(80~96分) 。術後膝關節活動度平均為103°(85°~125°)
。具體情況見表1。術前與術後的KSS關節評分、功能評分和膝關節活動度評分相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經不斷改進和完善,已逐步發展成為經典的治療膝關節疾患的手術,取得了公認的臨床療效。目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被認為是治療終末期或嚴重膝關節骨關節炎最有效、最成功的手術之一[2]。影響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臨床中遠期療效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三維立體空間上的準確定位截骨與假體植入;二是伸屈膝關節等距間隙及韌帶等軟組織平衡和穩定[3]。我們發現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雖然有標準化術式,但實際的手術方法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根據患者的個人具體制定周密詳盡的手術計劃,方可取得滿意的療效。由於膝關節骨關節炎晚期以內翻屈曲畸形多見,以膝內翻畸形為例,討論如下:

  3.1 手術指徵的把握

  膝關節是由股骨髁、脛骨平臺、髕骨組成的複雜關節,由於其結構複雜,有嚴格的適應痛證和禁忌證[4]。TKA適用於1.膝關節疼痛伴有活動限制、不穩定與畸形,典型的是負重痛,經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明顯;2.變性關節病;3.手術年齡以超過65~70歲為宜;4.無心、肺重要器官疾病等。相對禁忌證包括:年紀輕、肥胖、高度膝關節負荷職業;膝關節有感染史等。絕對禁忌症包括:患者一般健康狀況差、手術耐受力差者及有較嚴重的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患者;膝關節感染炎;膝伸肌器功能喪失不能重建者等[5]。由於同時考慮到同時進行雙膝關節置換術患者出血量大、手術時間長、風險較高,所以我們每次只進行單側全膝關節置換術。

  3.2 術中注意軟組織平衡

  膝關節屈曲攣縮時屈曲間隙較伸直間隙明顯增大,伸屈膝關節間隙的對稱可通過後關節囊等軟組織鬆解或股骨遠端增加截骨量以增大伸直間隙,使其與較大屈曲間隙相平衡[6]。

  切除過多骨質可造成術後關節線上移、改變關節運動力學及影響髕骨軌跡[7]。研究表明[8] ,膝關節接近伸直位時,在內外翻應力下膝關節內側主要穩定結構是內側副韌帶,次要穩定結構是後方關節囊、交叉韌帶等;當膝關節屈曲時,在內外翻應力下膝關節內側的主要穩定結構是內側副韌帶,次要穩定結構是交叉韌帶;外側的主要穩定結構是外側副韌帶,次要穩定結構是交叉韌帶和N肌腱。要讓膝關節在內外翻應力下伸屈活動都穩定,要讓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對膝關節的穩定起主要作用,而次要穩定結構起輔助作用。術中有可能不能完全矯正屈曲畸形或為了避免腓總神經的過度牽拉損傷,可允許殘留5~10°的屈曲畸形[9]。屈曲攣縮畸形的矯正原則是建立在正確截骨基礎上的,主要通過鬆解平衡膝關節周圍軟組織來實現。

  3.2.1 截骨

  對於膝內翻的患者進行全膝關節置換術時,糾正屈曲畸形,是關係到膝關節術後能否獲得良好功能的重要條件之一[10]。

  正確的股骨和脛骨切骨是有效矯正屈曲畸形的關鍵步驟[11]。

  我們認為根據畸形和膝關節間隙狹窄情況,先在股骨較常規多切骨2 mm,脛骨則在損傷嚴重側平臺下2 mm進行切骨,然後以8mm間隙試模測試,初步鬆解和切骨後的膝關節伸直間隙。由於股骨後髁還沒切骨和未進行後方鬆解,脛骨切骨的總厚度應控制在12mm之內。注意不能僅靠增加切骨的方法來解決膝關節伸直問題,骨質切除過多,會造成伸膝裝置相對延長,使股四頭肌無力導致術後伸膝乏力,同時,離脛骨關節面越遠,其骨質強度就越小,越容易造成術後脛骨假體鬆動,且過多的脛骨切骨會造成術後膝關節屈曲不穩。另外,股骨遠端切除過多,雖然有利於術後膝關節的伸直,但屈曲反而會受到限制。不能為了屈曲畸形的完全糾正,而不適當地切除大量骨質[12]。我們認為術中膝關節若能有5°的過伸,內外翻測試穩定,是最理想的效果,但不能通過大量切骨來達到這一目的,因為這樣會對膝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功能產生不好的影響。

  3.2.2 軟組織鬆解

  膝內翻是膝骨關節病晚期的主要表現之一,我們認為對於膝內翻畸形的關節置換,除準確的截骨外,正確的韌帶鬆解及軟組織平衡是手術的關鍵。全膝關節置換術的目的就是要儘量糾正屈曲畸形,術後若仍有明顯的屈曲畸形將會影響行走。從行走功能的意義上看,伸直比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更重要。

  對這類患者的術中處理,我們的步驟一般是,自脛骨結節上緣至脛骨平臺沿內側骨膜下剝離內側副韌帶及軟組織直至脛骨內側嵴,然後徹底清除內側骨贅,只有徹底清除骨贅,才能真正鬆解內側副韌帶,達到軟組織平衡,並使得脛骨託安置在正確位置,防止假體柄向內側移位,避免因脛骨假體沒有準確安置在負重中心而引起的脛骨假體早期鬆動[13]。對膝內翻畸形的患者,再進行內側和內後方軟組織的鬆解。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內側軟組織的鬆解必須要在脛骨側骨膜下進行,因為內側副韌帶淺層纖維與膝關節囊、鵝掌肌腱組織有相互交織,剝離淺層對膝關節內側的穩定性影響不大。鬆解時必須要反覆檢查內外側韌帶的張力,判斷鬆解是否已經足夠,
徹底的內側關節囊、韌帶鬆解後,膝內翻畸形多可矯正[14]。

  關於鬆解後關節囊,重建關節囊後隱窩,是矯正屈曲畸形的關鍵步驟。對後關節囊的鬆解,必須緊貼股骨髁和髁間窩、脛骨平臺後方的骨質進行,避免損傷後方的神經血管,避免切斷膝後內側的後斜韌帶和膝後外側的N肌腱[15]。

  術中要嚴格把握軟組織鬆解尺度,使膝關節在屈伸時達到平衡,提高置換後關節的穩定性。

  3.2.3 髕股關節的運行軌跡

  膝關節完全屈曲的情況下,髕股關節應力可接近體重的5~7倍[16]。髕股關節的運行軌跡具有複雜的生物力學特徵,與髕股關節間的接觸應力、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張力、伸膝裝置的對線均有密切關係。TKA後髕股關節軌跡運行是否良好,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在平衡了髕骨內、外側支持帶張力後仍不能恢復髕股關節正常的運行軌跡時,可通過適當調整脛骨假體的位置來糾正髕骨向外脫位傾向。首先可採用自行定位法,根據股骨假體的旋轉方向和程度來決定脛骨假體的旋轉對位,儘量糾正脛骨的外旋畸形。若髕骨仍存在外脫位傾向,可將脛骨假體於偏外側並以3~5°的外旋位置安置,這樣可獲得相當於脛骨結節內移和減少Q角的效果,減少將髕骨向外側牽拉偏移的力量。在同側髖關節正常的情況下,股骨及脛骨平臺假體有3~5°的外旋,並不會引起術後下肢的外旋,因為同側髖關節的代償性內旋,可保證術後下肢正確的力線[17]。

  但如果脛骨平臺假體外旋太多,就會使股骨、脛骨平臺假體的旋轉程度明顯不同,造成兩者關節面在術後膝關節屈伸活動過程中失去協調性,影響髕股關節的正常對合,加快人工關節的磨損[18]。

  極少數患者仍存在膝關節Q角過大及髕骨脫位傾向。此時,可考慮採用髕韌帶移位的方法,將髕韌帶1/2外側半移位至內側,並進行髕韌帶止點的重建。其效果相當於將脛骨結節內移,在減少Q角同時,也減少了將髕骨向外側牽引的力量,糾正了髕骨脫位傾向。

  至於是否進行髕骨置換,業內較大爭議,各家均有報道,我們選擇的是不進行髕骨置換。

  4. 假體的旋轉對位

  在人工膝關節置換中,額面力線和軟組織平衡解決後,假體的旋轉對位成為了第3個要素[19]。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脛股關節旋轉對線不良會導致脛股關節半脫位和聚乙烯半月板早期磨損或破裂,以及影響髕骨軌跡和功能[20]。

  股骨外科上髁軸線是確定股骨假體旋轉定位的可信標誌線,但脛骨假體旋轉定位方法仍有爭議。有人認為,以脛骨結節內側緣至中內1/3線作為脛骨假體旋轉定位區間[21]。

  Akagi等[22]對39例日本籍志願者的健康右膝於伸直位下進行CT掃描,,認為經過後交叉韌帶的中點垂直於股骨外斜上髁軸線於脛骨投影線的垂線與脛骨的前後軸線基本一致,是術中確認脛骨假體旋轉定位的良好標誌。

  Matsui等[23]發現膝內翻患者多數合併脛骨外旋畸形,且隨著膝內翻的加重脛骨外旋增加。除了使用解剖標誌作為脛骨假體旋轉定位的參照以外,還可在術中通過“浮動試驗”定位脛骨假體。即先固定股骨假體,然後放置脛骨假體試模而不固定,在膝關節作最大屈伸活動後於伸直位下定位脛骨假體旋轉的自然功能位。

  Ikeuchi等[24]指出通過“浮動實驗”定位脛骨假體會造成脛骨假體內旋。

  我們認為要儘可能恢復脛骨正確的旋轉位置,首先要確定脛骨假體轉動位置約為脛骨粗隆內側緣至中內1/3線,而非以往所認為的均以脛骨結節中內1/3線為準。同時應對患者膝內外翻畸形按程度加以區別,如內翻畸形也可按Matsui等[23]的方式分為3組,輕度膝內翻患者的脛骨假體旋轉定位以脛骨粗隆內側緣為準,重度則參照脛骨粗隆中內1/3線,中度則可以該區間的中線為標誌[25]。

  5.術後護理和康復訓練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TKA)後主要需要注意防止感染和血栓的出現。感染是災難性的,一旦出現則意味著手術失敗。有報道術後術後感染的發病率為1% ~2%[26],。我們未遇到感染的原因為術中截骨時應用無菌透明保護膜遮擋創面,保證骨屑與血液不飛濺反彈回創面,在層流手術間,嚴格無菌操作。術後重視無菌敷料更換,只要敷料有血液滲出立即更換。深靜脈可發生於全身各部位靜脈,以下肢深靜脈為多,下肢近端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來源,故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可降低發生肺動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感染和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是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主要併發症。文獻報告TKA術後感染髮生率約為2%~4%[27]。一旦發生感染,將給患者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為了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的發生,我們在手術操作中精細,適度補液,並規範使用加壓止血帶,術後嚴格抬高患肢,防止深靜脈迴流障礙,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做深呼吸、咳嗽動作[28]。常規應用低分子肝素靜脈輸入,並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並嚴密檢測藥物副作用,動態觀察凝血四項的變化。應用利伐沙班 10mg,口服,術後6~10小時(硬膜外腔導管拔出後6~10小時)開始使用。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目的在於解除關節疼痛,改善關節功能,術後康復鍛鍊是影響人工膝關節置換療效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良好的術後康復鍛鍊,再好的手術技術也不能保證優良的手術效果。積極的術後康復鍛鍊以及控制疼痛對防止術後軟組織攣縮、功能恢復及預防的發生至關重要[29]。在術後第2天,我們就積極為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計劃,鼓勵患者儘早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和踝關節屈伸活動鍛鍊,膝關節伸直位抬更改為CPM機訓練高訓練,在兩週內,患者的關節活動度基本可以達到90°,可以在助行器的輔助下正常行走,然後逐漸過渡至去支具行走及上下樓梯。

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手術治療相關文章
一、甚麼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有叫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膝骨關節炎為關節軟骨退變性和磨損,以及骨質增生形成骨贅(骨刺),並由此引起膝關節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礙。正常得膝關節關節軟骨光滑平整,退變後象鋸齒狀。二、甚麼人好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年齡:20歲以後關節開始退化,而以55歲以上的老人最為多發。性別:女性
發布於 2022-12-12 23:52
0評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或老年性膝關節炎,該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是人類隨著生命衰老及數十年的關節運動後出現的的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一種必然結果。隨著年齡的增加,該病的發病率逐漸增高,50歲後發病率則明顯增高。其中,女性患者的發病率約是男性的4~5倍。在膝關節內部,大腿骨與小腿骨的表面都有起著緩衝作用的關節軟骨,隨著該軟骨的磨損,患者行走或上下樓梯時膝關節會出現疼痛感。在人體關
發布於 2023-01-29 02:07
0評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為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或骨質增生(骨刺),是老年女性人群中的多發常見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因可歸結為膝關節軟骨的老年性退行性改變,從這點來說,病程為不可逆。起病早的患者可從四十多歲開始即有膝關節不適症狀,典型的可表現為疼痛,尤其在上下樓梯時更為明顯。此時X光片並無異常表現,體檢也無明顯陽性體徵,屬於早期輕度骨關節炎。進展到中度時,疼痛等不適症狀加
發布於 2023-01-10 10:31
0評論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亦有人稱其為骨性關節炎或骨關節退變性疾病,是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炎,並且是導致65歲以上老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在美國有4000萬骨關節炎患者,70歲以上患者有58%有骨關節炎症狀。由於關節軟骨的破壞、骨贅形成、關節間隙變窄,患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度降低,活動後加重,隨行走距離增加疼痛加重。      好發部位:骨關節炎可在全身多個關節發病
發布於 2023-03-25 23:36
0評論
膝關節骨關節炎通俗地說就是膝關節退行性變,目前還沒有治本的辦法。但是可以通過適當的治療減輕症狀、減緩病程的發展。如果是肥胖者,應該減肥,可有效地減少膝關節的負荷。平時應該少做上下樓梯和下蹲動作,同時保持適當的活動,如散步、不負重的膝關節伸屈活動。有條件者,可以做適度的健身車訓練或游泳運動,既可以保持關節的活動度、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又不會對膝關節產生傷害。關節要保暖,必要時可以帶護膝。關節沒
發布於 2023-02-09 11:27
0評論
在我們關節外科的門診中,出現最多的病人是一些中老年朋友,他們的苦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了膝關節的疼痛,多為雙側,主要表現在上下樓梯和下蹲時,X光顯示:關節退變,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長骨刺了。對於這種表現,我們考慮最多的膝關節的骨關節炎,也就是人衰老的一種表現,就像路上跑來跑去的汽車的發動機磨損了。那我們如何處理呢?經常可以聽到患者這樣的話:“我長骨刺了,能幫我將骨刺去掉嗎?”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關節
發布於 2023-02-19 03:56
0評論
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負重最大的關節,就像汽車上最容易磨損的主軸一樣。因此,在人體所有關節中膝關節最容易發生退變,醫學上將膝關節退變後形成的疾病,稱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60%患有骨性關節炎,65歲以上的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有此病。這些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患者不僅飽嘗病痛的折磨,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許多負擔。美國每年將有30-50萬例人工關節置換
發布於 2023-01-15 06:51
0評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負重最大的關節,就像汽車上最容易磨損的主軸一樣。因此,在人體所有關節中膝關節最容易發生退變,醫學上將膝關節退變後形成的疾病,稱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據統計,50歲以上的人群中,60%患有骨性關節炎,65歲以上的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有此病。這些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老年患者不僅飽嘗病痛的折磨,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許多負擔。美國每年將有30-50
發布於 2023-01-15 04:36
0評論
診斷:1、臨床症狀:膝關節局部的疼痛、腫脹、僵硬。2、局部體徵:膝關節的膨大、腫脹、積液、屈伸活動受限、活動磨擦感、內翻、外翻、伸不直、屈曲受限。3、輔助檢查:X片最為重要,CT與MRI價值很小。治療:總體治療手段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三大類。對於早中期的病人,通常不需要手術治療,而是採用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相併重的治療方法,晚期的病人則通常需要膝關節置換手術來進行治療。早中晚期的分
發布於 2023-01-27 09:22
0評論
膝關節是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臏骨所組成,外包以關節囊,內有交叉韌帶及半月板,是人體中最複雜及關節面最大的負重關節。膝關節骨質增生也稱為增生性退行性關節炎。它並不是關節普通炎症,而是一種軟骨長期退化性病變。      膝關節骨質增生症的主要特點是關節主動活動時有磨擦音和疼痛,上下樓梯,斜坡或從坐位站立時特別明顯,按壓髕骨時,可有壓通和磨擦感,髕骨周邊或關節間隙壓痛,有時膝關節腫脹積液,有浮髕感,
發布於 2022-11-30 19: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