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療失眠效果顯著。在舒適的按摩中,患者逐漸身心放鬆,甚至酣然入夢。家庭中治療失眠,可選擇在夜晚入睡前進行。
1、肝陽上亢型
臨床表現: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腰痠膝軟,頭重腳輕,舌紅少津,脈弦或弦細數。
治法:平肝潛陽,鎮靜安神。
按摩方法一:
部位:印堂、神門、太沖、中衝、耳尖。
操作:一指禪推印堂3~5分鐘,按揉神門、太沖、中衝穴各3分鐘,揉捏耳尖5分鐘(亦可用三稜針點刺耳尖放血,至出血鮮紅為度)。
按摩方法二:
部位:印堂、湧泉。
操作:從裡向外搓湧泉15分鐘,搓完一隻腳再搓另一隻,然後用一指禪法推印堂10分鐘。可在臨睡前進行。
2、肝鬱化火型
臨床表現:心煩不能入睡,煩躁易怒,胸悶脅痛,經常嘆息,頭痛面紅,目赤口苦,不思飲食,口渴喜飲,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疏肝解鬱,清熱瀉火。
按摩方法一
部位:肝俞、膽俞、三焦俞、陽陵泉、行間、鳩尾至兩肋下緣、兩脅。
操作:推擦肝俞、膽俞、三焦俞各2分鐘,按揉陽陵泉、行間各2分鐘,拇指分推鳩尾至兩肋下緣,反覆施術2~5分鐘,最後用大魚際同時擦兩脅5分鐘。
按摩方法二
部位:太陽、印堂、百會。
手法:抹法、揉法、抹法、壓法、捏法。
操作:用雙拇指或大魚際從患者印堂穴依次分抹至雙太陽穴,反覆進行3分鐘;雙拇指指腹先點壓印堂穴,從印堂穴開始,沿眉弓向兩側對揉至太陽穴,邊揉邊移3分鐘;雙拇指指腹點壓睛明穴,分別抹上下眼瞼,反覆進行2分鐘;雙拇指從印堂穴壓至百會穴,然後雙拇指分別從眉中穴向頭頂壓至百會穴水平。每日睡前操作1次。
3、胃失和降型
(1)痰火內擾型
臨床表現:睡眠不安,心煩懊,胸悶脘脹,頭暈目眩,痰多,虛煩不眠,口苦胸悶,二便不暢,苔膩,脈滑數。
治法:健脾化痰和中,清熱安神。
部位:取循經於頭部的手少陰、足陽明經穴印堂、太陽、百會、神庭、風池、安眠點、四神聰、肩井、心俞、脾俞、胃俞、睡眠點(合谷與三間之間)、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照海、申脈。
手法:點、按、揉、拿、摩、振、拍打、掃散等法。
操作:先頭部按摩,約5~10分鐘;再點拿四肢穴位,以得氣為度;然後再作頭部按摩10分鐘;最後刺激按揉肩井、心俞、脾俞、胃俞,並拍打兩側膀胱經。每日1次,15日為一療程,中間休息7日,繼續第二療程。
(2)飲食阻滯型
臨床表現:飲食不消,腹部脹滿不適,噯氣,吐酸噁心,不寐,舌苔黃膩苔厚,脈滑數。
治法:消滯和中。
部位:中指下方的手掌區和心包區、中脘、下脘、足三里、氣海。
手法:按、揉、摩等法。
操作:按摩中指下方的手掌區和心包區(手掌中心),揉中脘、下脘、足三里、氣海等上述部位各4~5分鐘,可治療飲食阻滯失眠。
4、陰虛火旺型
臨床表現:耳鳴目眩,虛煩不眠,心慌,失眠多夢,易激動,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兩顴部發紅,口渴,大便乾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
(1)按摩方法一
部位:脾俞、肝俞、神門、內關、命門、腎俞穴。
手法:按法、揉法、一指禪推法、擦法。
操作:按揉脾俞、肝俞、神門、內關各1分鐘,以得氣為度。擦命門穴,透熱為度,禪推腎俞穴1分鐘。
(2)按摩方法二
部位:兩耳郭。
手法:按、揉法。
操作:用手指順著耳郭從上到下進行揉壓,再用手指逐點按壓,交替進行。每穴按壓30秒即可。每天堅持早、中、晚3次,每次5~6分鐘,可達到清火益智、舒心暢氣、睡眠香甜之效果。
原理:人的耳郭正面有60多個穴位,背面有20多個穴位。這些穴位與全身各部位相聯繫,經常用手指按壓、揉摩耳郭,可達到醫療保健效果。
(3)按摩方法三
部位:神門、三陰交。
手法:按、揉、壓法。
操作:用拇指端輕輕按揉小手指側腕部橫紋頭凹陷處的神門穴,約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還可取小腿處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的三陰交穴,壓按刺激該穴,雙腿交替進行。每次進行2~3分鐘,有腹脹感為止。
5、心脾兩虛型
臨床表現:多夢易醒,或睡眠蒙不實,醒後難以入睡,心悸健忘,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面色少華,飲食無味,或腹脹便溏,舌淡,苔薄,脈細弱。
治法:補血養心,益氣健脾。
(1)按摩方法一
部位:頭面及頸肩部及印堂、神庭、睛明、攢竹、太陽、角孫、風池、肩井等穴,腹部及中脘、氣海、關元穴、心俞、肝俞、胃俞、小腸俞、足三里、左側背部及背部督脈。
手法:頭面及頸肩部常用一指禪推法、揉法、抹法、按法、掃散法、拿法。腹部常用摩法、按法、揉法。背部常用擦法。
操作:
頭面部操作:先用一指禪推法或揉法,從印堂開始向上至神庭,往返5~6次,再從印堂向兩側沿眉弓至太陽穴往返5~6次,然後用一指禪推法沿眼眶周圍按摩,往返3~4次,再從印堂沿鼻兩側向下經迎香沿顴骨,至兩耳前,往返2~3次。治療過程中以印堂、神庭、睛明、攢竹、太陽為重點;沿上述治療部位用雙手抹法治療,往返5~6次,抹時配合按睛明、魚腰;用掃散法在頭兩側膽經循行部位治療,配合按角孫。
頸肩部操作:從頭頂開始用五指拿法,到枕骨下部轉用三指拿法,配合按、拿兩側肩井,時間約10分鐘。腹背部操作:順時針方向摩腹,同時配合按、揉中脘、氣海、關元,時間約6分鐘。按、揉心俞、肝俞、胃俞、小腸俞、足三里,每穴約1分鐘,橫擦左側背部及直擦背部督脈,以透熱為度。
(2)按摩方法二
部位:雙腳心、兩耳垂;
手法:搓、摩法;;
操作:臨睡前用熱水洗腳,或用手由裡向外搓腳心90~100次,以加速血液循環和疏通經絡,可使人早入睡。然後用手撫弄耳垂。
原理:用熱水洗腳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和疏通經絡,耳垂受到按摩時,可鬆弛精神,可使人早入睡。
6、心虛膽怯型
臨床表現:夜寐多夢,易驚易醒,甚則精神躁動,恍惚失常,徹夜不寐,心悸膽怯,遇事善驚,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幹,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1)按摩方法一
部位:印堂、神庭、太陽、睛明、攢竹、風池、肩井、氣海、關元、心俞、膽俞、內關、神門、三陰交。
手法:一指禪推、按、揉、抹、摩、拿、擦、搓、掐等法。
操作:患者仰臥位,先用輕快的一指禪推法或揉法從印堂至神庭,從印堂向兩側沿眉弓至太陽,沿眼眶周圍,以及從印堂沿鼻兩側向下,經過迎香沿顴骨再至兩耳前,各往返操作3次。在治療過程中以印堂、神庭、睛明、攢竹、太陽為重點。再沿上述部位用雙手抹法治療,往返進行,抹時配合按太陽、睛明。最後用摩法施於腹部,配合按揉中脘、氣海、關元等穴。然後患者取坐位,以輕柔的拿法拿風池、肩井各10~15次,按揉心俞、膽俞、內關、神門、三陰交。(圖3-37)
原理:兩手各手指指尖和各指中間部位都是神經系統的反射區,刺激這些反射區,能夠改善人體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所發生的倒錯症狀,糾正神經在生理協調和控制功能中發生的功能紊亂,使失眠者很快產生睡意。此法對於長期患失眠症的人效果不錯。
(2)按摩方法二
部位:兩手各手指指尖和各指中間部位。
手法:擠法、壓法。
操作:在就寢前,用擠壓法交叉十指合掌而坐在床上,或用頂壓法將十個手指尖相互對頂緊壓。持續時間都是10~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