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5 01:13

I. 接受抗病毒治療的病人的後續監測。

1.治療前監測項目:治療前應檢測肝腎功能、血常規、甲狀腺功能、血糖、尿常規。開始治療後的第一個月應每週驗血一次,然後每月一次,直到6個月,然後每3個月驗一次。

2.生化檢測:治療期間應每月檢查一次ALT,治療結束後6個月內每兩個月檢查一次。即使患者未能清除HCV,也應定期重新檢測ALT。

3.病毒學檢測:HCV RNA應在治療的3個月內進行檢測;HCV RNA也應在治療結束和結束後6個月內進行檢測。不良反應的監測: 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每6個月檢測一次甲狀腺功能,治療結束後每3-6個月檢測一次,如果治療前有甲狀腺功能異常,則每月檢測一次。對於老年患者,在治療前應測定心電圖和心功能。應定期評估精神狀態,尤其是表現出明顯抑鬱和自殺傾向的患者,應停藥並嚴加看管。

II.對沒有治療指徵或有禁忌症和不願意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進行隨訪。

1.肝臟活檢:未顯示或僅顯示輕度損害者,其肝病進展的可能性較小,但仍應每24周進行一次體檢和ALT檢測。

1.strong>2.生化檢查:對於ALT持續正常且未進行肝臟活檢者,每24周進行一次體檢和ALT檢測。

3.肝硬化患者的隨訪:如果已經出現肝硬化,每3-6個月檢測一次甲胎蛋白(AFP)和腹部超聲(必要時CF或MRI),以早期發現HCC。對於HCC高危患者(>50歲,男性,酒精中毒,肝功能不全,或預先存在AFP升高),應加強跟蹤。此外,對肝硬化患者還應每隔1至2年進行一次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或食管造影,以觀察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如何對丙型肝炎患者進行監測和隨訪?相關文章
中國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為1.6%,中國大陸丙型肝炎年發病率為6.01/10萬人,HCV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遞增。基因型:中國大陸人群感染的HCV基因型以1b和2型最常見;併發症:HCV1b基因型與肝細胞癌(HCC)的發病率相關,是HCC的高危險因子;其它相關併發症有肝硬化、高血脂、腹水和門脈高壓;伴肝硬化的HCV5年生存率為73.8%;HCV伴HCC肝移植後5年生存率為39.6%,
發布於 2022-12-08 13:47
0評論
丙型肝炎如何進行抗病毒治療?下面專家就為大家就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療推薦腎功能不全患者simeprevir、daclatasvir及ritonavirboostedparitaprevir、ombitasvir和dasabuvir均在肝臟代謝,可以用於合併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而eGFR<30ml/min/1.73m2和終末期腎病患者使用sofobuvir目前沒有證據。DAA治療方案,無肝硬化患者
發布於 2022-12-10 22:47
0評論
1、丙肝的潛伏期為兩週至六個月。最初被感染後,大約80%的人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可能出現的急性症狀包括髮熱、全身乏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顏色變淺、關節痠痛和黃疸(皮膚和眼白髮黃)。 2、大約75-85%的新感染者出現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會出現慢性肝病,5-20%會出現肝硬化,1-5%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
發布於 2024-05-23 03:28
0評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發丙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未來20年內與HCV感染相關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細胞癌導致的死亡)
發布於 2024-10-05 12:41
0評論
10月10日,美國FDA批准Harvoni(Ledipasvir和Sofosbuvir)用於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毒(HCV)基因型1感染。Harvoni是首款獲批用於治療慢性HCV基因型1感染的複方藥物,也稱為丙肝雞尾酒療法。它也是首個獲批的不需要干擾素或利巴韋林的治療方案,干擾素和利巴韋林也是FDA批准的用於治療慢性HCV感染的藥物。Harvoni中的兩款藥物可干擾HCV增殖所需要的酶。Sofos
發布於 2022-12-11 03:22
0評論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導致我國慢性肝炎發生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我國一般人群HCV感染率為3.2%,約3800萬人感染HCV。與慢性HBV病毒在感染的肝細胞內難以清除不同,有效的抗病毒常常可使HCV從體內清除,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如何達到對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治療比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有更高的要求。從90年代初發現丙型肝炎病毒和應用IFN治療慢性丙型肝炎以來,特別是
發布於 2022-09-25 01:26
0評論
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類似乙型肝炎,但由於體液中HCV含量較少,且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較低,其傳播方式較乙型肝炎侷限,傳染力也較乙肝病毒為弱。 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腸道外途徑傳播。 (1)輸血及血製品傳播:曾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中期,輸血後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隨著篩查方法的改善,此傳播方式已得到明顯控制,但抗HCV陰性的HCV攜帶供血員尚不能篩除,輸血仍有傳播丙
發布於 2024-02-10 03:36
0評論
大部分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無明顯症狀,伴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和ALT升高。HCV急性感染後HCVRNA早於抗-HCV出現於血液中。HCVRNA最早可於暴露後2周檢出,HCV核心抗原可在HCVRNA出現後1~2d檢出,而抗-HCV直到8~12周才能檢出,也就是說,在HCV感染髮生後,有約8-12周的時間,僅能檢出HCVRNA,而抗-HCV為陰性,即抗-HCV檢測的“窗口期”,“窗口期”的長短與檢測試劑
發布於 2024-10-05 12:15
0評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全球HCV感染約為1、6億,每年導致25萬人死亡。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約有4000萬名丙型肝炎患者,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率高達3、2%,每年新發病人超過10萬。由於丙型肝炎大多發病隱匿,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樣“備受關注
發布於 2022-09-25 01:11
0評論
隨訪的最主要目的是:檢查是否有復發、轉移和新生腫瘤。主管醫師可結合當地醫療條件、患者病情等參考泌尿外科的指南(CUA)進行以下內容相關隨訪處理。對於第一次隨診,可在術後4-6周進行,主要了解腎臟功能、失血後的恢復狀況以及有無手術併發症。對行保留腎單位手術的患者,術後4-6周行腎CT掃描檢查,瞭解腎臟形態變化為今後的複查做對比之用。一般常規隨診內容包括:1、病史詢問;2、體格檢查;3、血常規和血生
發布於 2023-03-17 23: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