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疼痛的臨床療效分析
目的 驗證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骨性關節炎疼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78例膝關節骨關節炎病人,並分為關節鏡組44例,對照組34例進行臨床對比觀察。結果 關節鏡組和對照組CR+PR 率分別為86.3%和35.3% P<0.0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膝關節鏡下清理術是緩解膝關節骨關節炎疼痛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骨關節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活動性疾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病變常累及關節軟骨、滑膜和軟骨下骨等組織,臨床上有多種治療方法〔1〕膝關節鏡是一種針對膝關節疾患的微創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療程短,效果好的特點,筆者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採用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觀察78例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和方法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在2006年3月―2007年3月住院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疼痛病人中,按直觀模擬量表VAS 疼痛評定標準篩選出78例疼痛病人,隨機分為關節鏡組44例,對照組34例,兩組年齡45-65歲,平均55歲,病程最長4年,最短3個月,兩組治療前年齡、性別、部位、X線分期經方差分析無統計學意義,兩組病人疼痛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風溼學會(ACR)提出的膝關節OA的診斷標準〔2〕:膝關節疼痛,骨贅形成,膝關節主動運動的摩擦音。X 線檢查:所有患者均攝有負重下雙膝正側位髕骨軸位片,X 線分期為:初期骨硬化和骨贅,無關節間隙狹窄。中期:關節間隙狹窄或消失。晚期:脛骨負重面磨損或缺失
1.3、方法
採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按jackson所述膝關節標準入路〔3〕,按順序檢查膝關節腔內各種結構及病變情況,手術內容包括關節清理、遊離體摘除、軟骨成型、內側滑膜皺襞切除,滑膜部分切除、髁間窩成形、部分骨贅切除、軟骨下骨鑽孔。術中大量生理鹽水持續灌注關節腔,一般6000ml左右,傷口縫合1針,術後第2天下地,股四頭肌功能鍛鍊,1周拆線出院。
1.4、療效標準:採用VAS〔4〕 疼痛緩解療效評定標準 ①完全緩解(CR)指疼痛消失;② 部分緩解(PR)疼痛明顯減輕,不影響睡眠,不需用止痛劑;③ 輕度緩解(MR)疼痛較前減輕,但仍明顯需用止痛劑治療;④無效(NR)疼痛治療後無減輕或加重,總愈顯率=CR+PR,兩組病人止痛總有效率比較用卡方檢驗 ,止痛開始有效天數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
2、結果
2.1、主觀滿意度 按照滿意、一般、不滿意進行統計。滿意指患者認為術後症狀明顯改善,一般指患者術後症狀改善不明顯,不滿意指對手術不滿意或還有明顯症狀。關節鏡組病例滿意32例(72.7%),一般9例(20.4%),不滿意3例(6.8%)。
討論
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類型,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因為疼痛導致行走困難,影響生活質量。其真正病因病機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是關節軟骨病損退變引起。膝關節鏡是一種針對膝關節疾患的微創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療程短,效果好的特點,具有重要地位,值得深入研究〔5-7〕臨床上關節鏡下清理膝關節,主要是通過大量生理鹽水灌洗膝關節腔,清除關節內致病的病損組織和炎性介質,可將磨損的關節面修整成形,進行半月板修切,粘連鬆解,使關節內活動結構表面的平整性得以恢復,另外術中大量的保持一定壓力的生理鹽水灌洗膝關節腔,不但清除了壞死組織,碎屑,同時補充了Na、K、Ca、Mg等電解質,調節了酸鹼度及關節液的滲透壓,從而改善了關節的內環境,增加了對軟骨的營養,打斷了骨關節炎的惡性循環,對治療骨關節炎尤其是對疼痛的緩解具有肯定的療效。我們觀察關節鏡組與對照組無論是在緩解疼痛的療效及顯效開始天數比較都有明顯優勢,應該注意的是關節清理術只是一種姑息手術而非根治性手術。是介於保守治療和關節置換之間的方法,其優勢在於微創,不擾亂關節的生理功能,併發症少,深受醫生和患者青睞。我們的結論是,關節鏡下清理術是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重要方法,可以緩解疼痛對慢性膝關節炎具有診斷價值〔8〕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骨關節炎主要是減輕疼痛,因此主觀滿意評估更為重要,國外文獻主觀滿意度為70%左右〔9〕與我們的結果相仿。但要嚴格控制適應症,因為不能完全去除病因和恢復正常的解剖結構,遠期效果不佳,必要時還應實施關節置換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