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前超聲檢查的廣泛使用,腎積水是產前超聲檢查中最常見的畸形,約佔所有產前缺陷的50%。在胎兒期發現的腎積水問題是許多家庭的熱點問題,那麼,對於在胎兒期發現的腎積水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
腎積水的定義
腎積水的主要原因通常被認為是純機械性的,由於引流不暢或尿液反流,導致腎臟集合系統擴張。更確切地說,腎積水是一種由腎小球血流動力學和腎小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的綜合病症。
腎積水的超聲診斷標準
1.胎兒。美國胎兒泌尿外科協會(SFU)的分級。0級--無腎盂擴張;I級--僅有輕度腎盂擴張;II級--腎盂擴張,可見腎盞;III級--腎盂和腎盞均擴張;IV級--腎盂和腎盞擴張較嚴重,實質變薄;
2.新生兒期。Grignon等人根據骨盆和小腿擴張的程度進行分級:1級:骨盆擴張1.5釐米,小腿輕度擴張;4級:骨盆明顯擴張,小腿中度擴張;5級:小腿嚴重擴張,實質變薄。
在胎兒中發現的腎積水確實有自發解決的趨勢。
對國內和國際文獻的回顧顯示,關於緩解率的報告各不相同,而且差異很大。有30%-85%,這可能是由於研究對象的選擇和手術適應症的確定不同。而腎積水的緩解趨勢似乎比單純的腎積水更明顯?
隨訪手段為超聲檢查、利尿劑腎圖或VCUG;IUV因輻射較大,不建議作為常規檢查和隨訪方法,產後第一次超聲檢查在出生後3-7天進行,產後超聲檢查應在出生後至少2天進行,因為產後相對脫水狀態和生理性少尿可能導致假陰性結果。這一規則的例外情況是患有雙側腎積水並伴有膀胱壁增厚的新生兒,這種情況往往提示後尿道瓣膜導致的膀胱出口梗阻。
以下情況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有體徵、症狀或腎功能受損或腎功能進行性下降或雙腎積水。腎功能受損或腎功能進行性下降的定義:腎功能受損(40%?),亞腎功能低於35%-30%。腎功能下降10%-5%被認為是腎功能進行性下降。其他提示需要手術的因素包括:SFU分級中高,在懷孕中期發現腎積水,腎積水逐漸擴大,腎積水相對較大,也可根據腎圖排洩曲線的類型。
隨訪頻率
2歲以內必須每3個月進行一次超聲檢查和每6個月進行一次利尿劑腎圖的密切隨訪,長期穩定的腎積水除超聲隨訪外,還需進行階段性腎臟核素掃描隨訪。
總之,根據SFU的分類,出現在胎兒身上的III級以下的腎積水有明顯的自發緩解趨勢;出生後需要用超聲檢查和利尿腎圖隨訪;出現相關症狀或腎功能下降時需要手術治療;IV級以上的腎積水需要早期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