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1-25 12:37

  足三里

  老話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刺激足三里有著抗疲勞、增加血紅蛋白等功效,還能疏肝理氣,通經止痛,強身定神。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手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壓雙側足三里穴。指端附著皮膚不動,由輕漸重,連續均勻地用力按壓。

  三陰交

  女人要抗衰老,就要氣血暢通,才能面色紅潤白裡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而三陰交就是抗衰老的神奇穴位,所以要保持年輕,常按按這個穴位吧。

  取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

  手法:用力按揉兩腿的三陰交穴各1-3分鐘左右。

  太沖穴

  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能清肝瀉火,舒肝解鬱,調經和血,疏肝理氣,是治療肝病的特效穴。

  取穴:在腳背上,位於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釐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

  手法:在按摩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血海

  血海穴是女人補血的大穴。中醫上有“補氣找氣海、補血找血海”之說,所以常按摩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癥的功效。如果女孩的月經量過多或者不足,都可以通過血海穴來調理。

  取穴:大腿內側,膝關節內上方約2寸,屈膝時肌肉隆起處。

  手法:雙手拇指放在雙腿血海穴上,其餘四指自然放鬆,輕輕罩住膝蓋,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用力點按10秒鐘,再按揉2-3分鐘。

  曲池

  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密切關聯,對曲池穴進行刺激能清熱利溼、祛風解表、調和營衛,還能促進排毒從而減壓。

  取穴: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時,屈肘成直角,肘橫紋頭外0.5寸的位置。

  手法: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兩手交換按摩1-2分鐘。

  外關

  人體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穴道,位於人體的前臂背側。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經絡,改善血液循環,還能消除小臂麻木腫脹的感覺,使小臂變得纖細。

  取穴:小臂背側,手腕向上兩寸,兩個骨頭中間的夾縫裡。

  手法:食指按壓,用力均勻,持續1-3分鐘,有酸重感。

  合谷

  止痛止血的急救要穴,女生經期時,按摩合谷穴,達到有痠麻、重脹感時療效就能起到止痛作用。另外,對合谷穴進行刺激還可以疏風清熱、通絡、潤面澤顏。

  取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取穴時,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在拇指尖下取穴。

  手法:將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用力按對側手的合谷穴,持續1分鐘,此時會感覺到明顯的酸脹或痠痛感。

冬天怕冷中醫教你按摩這幾個穴位相關文章
1、運動健肺 強健肺臟的最佳方法是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根據人們的喜好不同,體質差異,分別選擇合適的鍛鍊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門球、練氣功等。 2、按摩養肺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雙目微閉,放鬆,兩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兩側,各捶30次。捶背時,要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這種方法可以暢胸中之氣,通脊背經脈,同時有健肺養肺之功效。 3、歡笑宣肺 笑口常開不僅是治療百病
發布於 2024-11-20 09:38
0評論
現代人睡-醒的週期已經被設定為相對簡單的模式,早上醒來,晚上入睡,這一系統也可會有所變化,但如果長時間打破這一週期就不會平安無事。倒班的人對此非常瞭解,因為他們經常有睡眠障礙、疲勞、情緒障礙、消化疾病等。中醫指出緩解失眠可以經常按壓下面的八個穴位。 1、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用中指螺紋面按揉2分鐘。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2、攢竹穴 位置:兩眉頭凹陷處。 操作:用雙手食指或中指
發布於 2024-09-13 18:56
0評論
怕冷吃紅色的食物 一般來說,紅色食物都富含天然鐵質,還富含充足的蛋白質和優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學物,具有維護身體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抗氧化、抗微生物的作用,從而能增強人體的抗寒力。 因此,冬季常吃紅色食物,不僅有禦寒的作用,還能防治感冒。同時,紅色食物在視覺上也能給人刺激,讓人胃口大開,食慾大增。 紅色食物有兩類,一類是蔬菜水果,一類是含血紅素的肉食品和肉製品。 紅色蔬菜有西紅柿、胡蘿蔔、
發布於 2025-01-27 18:31
0評論
1、揉搓腳拇趾第一節底部肉球全部,可由上向下按摩5分鐘。 2、按摩10個腳趾尖端肉球,逐趾按摩5分鐘。 3、按摩腳拇趾根部與腳趾側面的45度靠邊第一節趾骨處,可由上向下按摩5分鐘。 近視眼按摩治療穴位圖:按摩眼睛周邊穴位 1、睛明穴 睛明穴是很重要的,因為睛明從字義上來說讓眼睛明亮,而且睛明穴是一個匯穴,手足陽明經和手足太陽經,還有陰蹺和陽蹺,它跟這麼多經脈有聯繫,因此它的作用很大,捏脊們還是要
發布於 2025-01-11 09:00
0評論
盜汗指的是入睡後出汗的症狀,哪怕溫度很低,也會出一身冷汗。同是盜汗,但每個人出汗的時間不一樣,剛入睡時、沉睡中、睡至半夜出汗的都有;盜汗患者出的汗量也相差懸殊。但不管怎麼樣,盜汗對健康不利,需要及時調理。 盜汗怎麼辦?教你按摩穴位調理 西醫來講盜汗是結核,甲亢的常見症狀,治療時要注意區分。中醫的病因病機主要是心血不足,陰虛火旺,通俗來講盜汗就是“腎虛”的典型表現。 按摩治療盜汗應以滋陰降火,調節
發布於 2024-08-27 04:41
0評論
概述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為非特異性安排炎症,尤其好發於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異性炎症太少少見如結核性中耳炎等。常見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及膽脂瘤型中耳炎和氣壓損傷性中耳炎。患有中耳炎的患者需要按摩那些部位有好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步驟/方法: 1、 中耳炎患
發布於 2023-08-27 23:49
0評論
概述 現在已經進入年底了,有很多的大公司小公司會安排公司職員聚餐,年底犒勞,在餐桌上就會難免吃得很多,造成消化不良。尤其對於一些平時胃口就不太好的朋友,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現象。那麼如果出現消化不良,來不及買藥,我們該怎麼辦呢?告訴大家,如果有這種情況,我們不妨試試中醫中的按摩方法。這種方法非常簡單,人人都可以學會。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步驟/方法: 1、 首先可以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是
發布於 2023-07-08 01:32
0評論
第一步:從胃開始 解剖位置——左上腹 按摩定位——左側乳頭直下,與肋骨的交點,右手的食指與肋骨相貼。 按摩方法——以揉法為主,手部皮膚不離開腹部皮膚,局部吸定,按摩5分鐘。 按摩器官——此處的皮膚下面的內臟是我們消化道胃的位置。 第二步:按脾及十二指腸 解剖位置——肚臍 按摩定位——人體正中線,掌心貼肚臍。 按摩方法——以揉法為主,手部皮膚不離開腹部皮膚,局部吸定,按摩5分鐘,同時可使用震法。
發布於 2023-02-21 09:20
0評論
一、先取坐位,全身放鬆,全神貫注。 1.雙手握拳,用拇指關節沿脊柱旁兩橫指處,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2.用右手中間三指摩擦左足心湧泉穴;然後換成右足心。 二、然後脫衣仰臥於被蓋內,雙目自然閉合。 1.用兩手食指第第二節內側緣從兩眉內側推向外側。 2.用兩手中指端輕輕揉按太陽穴。 3.用兩手拇指羅紋面,沿兩側顳部由前向後推摩。 4.用手掌根部輕輕拍擊頭頂囟門處。 5.用兩手拇指端揉按風池穴。 6.將
發布於 2024-06-18 22:33
0評論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按摩方法:1)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痠痛為宜,一壓一鬆為1次,做50次;2)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奏地叩擊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於肩上,前直乳中,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揉按對側肩井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3、按揉肩貞
發布於 2024-05-12 21:0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