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
老話說,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刺激足三里有著抗疲勞、增加血紅蛋白等功效,還能疏肝理氣,通經止痛,強身定神。
取穴:在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手法:以拇指或食指端部按壓雙側足三里穴。指端附著皮膚不動,由輕漸重,連續均勻地用力按壓。
三陰交
女人要抗衰老,就要氣血暢通,才能面色紅潤白裡透紅,睡眠踏實,皮膚和肌肉不垮不松。而三陰交就是抗衰老的神奇穴位,所以要保持年輕,常按按這個穴位吧。
取穴:在小腿內側,腳踝骨的最高點往上3寸處。
手法:用力按揉兩腿的三陰交穴各1-3分鐘左右。
太沖穴
有人把“太沖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能清肝瀉火,舒肝解鬱,調經和血,疏肝理氣,是治療肝病的特效穴。
取穴:在腳背上,位於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釐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
手法:在按摩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血海
血海穴是女人補血的大穴。中醫上有“補氣找氣海、補血找血海”之說,所以常按摩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癥的功效。如果女孩的月經量過多或者不足,都可以通過血海穴來調理。
取穴:大腿內側,膝關節內上方約2寸,屈膝時肌肉隆起處。
手法:雙手拇指放在雙腿血海穴上,其餘四指自然放鬆,輕輕罩住膝蓋,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用力點按10秒鐘,再按揉2-3分鐘。
曲池
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密切關聯,對曲池穴進行刺激能清熱利溼、祛風解表、調和營衛,還能促進排毒從而減壓。
取穴: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時,屈肘成直角,肘橫紋頭外0.5寸的位置。
手法: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兩手交換按摩1-2分鐘。
外關
人體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穴道,位於人體的前臂背側。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經絡,改善血液循環,還能消除小臂麻木腫脹的感覺,使小臂變得纖細。
取穴:小臂背側,手腕向上兩寸,兩個骨頭中間的夾縫裡。
手法:食指按壓,用力均勻,持續1-3分鐘,有酸重感。
合谷
止痛止血的急救要穴,女生經期時,按摩合谷穴,達到有痠麻、重脹感時療效就能起到止痛作用。另外,對合谷穴進行刺激還可以疏風清熱、通絡、潤面澤顏。
取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取穴時,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在拇指尖下取穴。
手法:將一手拇指立起,用指尖用力按對側手的合谷穴,持續1分鐘,此時會感覺到明顯的酸脹或痠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