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為諸陽之會。”用輕柔的手法操作於頭部諸穴,具有擴張血管,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腦部血供,清眩安神,健腦明目,消除疲勞的作用。改善因腦供血不足缺氧引起的頭痛、頭暈、視物模糊、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同時輕柔的手法刺激能有效地調節大腦皮質功能,恢復正常的生理性睡眠。
(2)上肢分佈著手三陰經、手三陽經,手之三陰胸走手,手之三陽手走頭。通過上肢部的腧穴刺激,可起到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寧心安神,溝通陰陽,促進末梢循環的作用。
(3)手法直接作用於腹部,增強胃腸蠕動,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洩,溫中健脾,改善因心脾兩虛、脾胃不和引起的肢倦神疲納差,失眠頭暈症狀。
(4)兩下肢前部、內外側緣分佈著足陽明胃經,太陰脾經,少陰腎經,厥陰肝經,少陽膽經,通過手法作用,起調節臟腑,行氣活血,解除疲勞的作用。
(5)背為陽,背部脊柱及旁開系督脈和膀胱經所屬,督脈為“陽脈之海”行之於脊裡,上引入腦,膀胱經起於目內眥,左右交會於百會穴,入顱腦,下行沿脊柱兩側(1.5寸)有肺、心、膈、肝、膽、脾、胃、腎、大腸、關元俞分佈。通過背部手法操作,化機械能為熱能,局部滲透,起到溫經散寒,行氣通絡,調節臟腑,養心安神,健脾和胃,補腎健腦的作用,現代醫學證明,頸部的手法操作,可有效地緩解椎-基底動脈痙攣;T9-T12可改善大腦皮質層植物神經叢活動,穩定其雙向調節功能。
(6)足在下主血,屬陰。足部血管豐富,最易引起末梢循環障礙,栓塞。足部反射區手法操作,能有效地促進臟腑氣血的運行,起安神健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