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0 15:47

  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靶向治療藥物研發的成功顯而易見。2014年上半年有3個新的直接抗病毒藥物(DAAs)在歐洲上市,為此,歐洲肝病學會(EASL)發佈了新的丙型肝炎指南。在引入DAAs之前,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聯合利巴韋林(RBV)作為間接抗病毒藥物是長期以來治療CHC的標準方案。
  而DAAs在設計上直接靶向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部分為非結構蛋白,目前己經或預期批准的藥物包括:

  1、索非布韋(Sofosbuvir, SOF):HCV RNA依賴的RNA聚合酶核苷酸類似物抑制劑,是首個獲批的泛基因抗病毒藥物,被譽為丙肝治療的“超級重磅炸彈”。

  2、Simeprevir(SMV):第2代非結構蛋白(NS)3/4A抑制劑用於治療HCV基因分型(GT)I和4型HCV感染。NS3 Q80K多態型在GT1a型感染中常見,其在體外對SMV耐藥,因而應答下降。推薦GT1型HCV感染患者篩查Q80K,如果存在即考慮其他藥物。

  3、Daclatasvir(DCV):NS5A抑的劑,對GTI、GT2和GT3型HCV感染有效,更有可能用於無干擾素(IFN)方案。
  一、CHC治療方案的選擇
  2014年EASL指南基於目前DAAs藥物臨床實驗研宄數據,為所有初治及經治CHC患者提供了眾多治療方案選擇,主要分為以IFN/RBV為基礎的方案和無IFN方案兩類。其方案選擇基於HCV基因分型/亞型、肝纖維化程度、既往治療應答情況以及是否存在DAAs相關氨基酸多態性。另外,IFN及RBV耐受與否也是方案選擇考慮的因素。
  GT1、4型:

  一般來說,GTI、4型為難治型CHC,我國常見GTI型多為1b亞型,GT4型常見於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國家,其療效同GT1型CHC,故治療方案、注意事項及監測均大致相同。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有6種(表1):前3種以IFN/RBV為基礎,分別在IFN/RBV基礎上加用SOF、SMV及DCV的三聯治療方案;另3種是無IFN方案,即為兩種DAAs藥物聯合或不聯合RBV治療。在不考慮經濟問題的前提下,最有效的二聯治療方案是Peg-IFNα+RBV+SOF,無IFN方案中最有吸引力的可能是SOF加SMV或DCV(聯合或不聯合RBV)。
  方案1: 

  Peg-IFNα+RBV(患者體重<75kg者劑量為1000mg/d,體重≥75kg者劑量為1200mg/d,RBV劑量在所有方案中一致不再贅述)聯合SOF(400mg/d)治療12周。該方案用於初治患者的持續應答(SVR)率為89%,其中la亞型的SVR率為92%,Ib亞型為82%,4型為96%,無肝硬化患者的SVR顯著高於肝硬化患者(92%vs.80%)。該方案為首選的基於IFN+RBV的治療方案,但用於治療初治無應答或是復發的GTlb型CHC患者目前尚無循證醫學依據。
  方案2:

  Peg-IFNα+RBV+SMV(150mg/d)治療。研宄表明,SMV三聯治療在GTI型初治及經治復發患者中療效顯著高於單用標準方案。但應用該治療方案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

  1、GTla亞型的CHC患者治療基線時通過直接測序方法檢測到NS3蛋白酶序列Q80K替代物陽性者,不採用該聯合方案,因為研究顯示GTlb型CHC患者SVR為85%,GTIa亞型Q80K替代物陰性者SVR為84%,而陽性者僅為58%,而GT4型初治患者SVR為89%。

  2、患者基線纖維化程度明顯影響SVR:肝活檢評分系統(METAVIR)纖維化(F)0-2級患者的SVR為84%,F3級為73%,F4級僅為60%。

  3、所有患者前12周均為三聯治療,GTI型初治及復發患者(包括肝纖維化)繼續Peg-IFNα+RBV治療至24周,GTI型既往部分應答或是無應答患者(包括肝纖維化)以及GT4型患者需要Peg-IFNα+RBV治療至48周。研宄顯示,Ⅰb亞型復發患者再治療SVR為70%,la亞型Q80K替代物陰性者SVR為78%,而陽性者僅為47%;既往部分應答患者再治療SVR為69.7%,無應答患者為43.6%;而對於GT4型患者,復發患者SVR為86%,既往部分應答SVR率為100%,無應答患者為75%。④治療期間監測HCV RNA水平調整治療方案,若4周、12周或是24周HCV RNA≥25 IU/ml需要立即停止治療。
  方案3:

  Peg-IFNα+RBV+DCV(60mg/d)治療24周。該治療方案僅用於GT4型和1b亞型患者,la亞型者目前尚無循證醫學證據。該方案治療初治GT4型SVR為100%,1b亞型SVR為87%,而la患者僅為58%。所有患者前12周均為三聯治療,4周HCV RNA≥25IU/ml以及10周HCV RNA仍可檢出者繼續三聯藥物至24周,而4周HCV RNA<25IU/ml以及10周HCV RNA低於檢測限者則繼續應用Peg-IFNα+RBV至24周。
  SOF聯合SMV或DCV是無IFN的首選方案,是否聯合RBV取決於患者既往治療應答情況(復發、部分應答或是無應答)。
  方案4:

  SOF(400mg/d)聯合SMV(150mg/d)治療12周。既往無應答患者(伴或不伴有肝纖維化)建議加用RBV。研宄顯示該方案用於治療既往無應答F0-F1患者SVR分別為96%和93%(加或不加RBV),而既往無應答F3-F4患者SVR分別為100%和93%(加或不加RBV),初治的F3-F4患者SVR為100%,加用RBV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GTla亞型患者如若採用該方案,需檢測是否存在Q80K陽性。
  方案5:

  SOF(400mg/d)聯合DCV(60mg/d)治療,初治患者12周,復治患者24周。研宄顯示前者SVR為98%,以且基因亞型(la/1b)間無顯著差異。後者(無應答且伴有肝硬化)治療24周的SVR分別為100%和95%(加或不加RBV),故指南仍推薦對既往治療無應答的患者(伴或不伴有肝纖維化)加用RBV。
  方案6:

  在沒有SMV或DCV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選擇SOF(400mg/d)聯合RBV24周,該方案是無IFN方案中的次要選擇。初治GTI型患者的SVR僅為68%,而經治患者治療12周的SVR僅為10%。
  GT2、3、5、6型:相對於GT1型和4型,餘GT型(2、3及5、6型)治療療效較好,即使在無DAAs的情況下采用標準方案療效尚可,仍然可被接受。而GT2型尤其是無肝硬化患者採用無IFN方案也能獲得較高的SVR。具體方案見表2。
  GT2型:

  GT2型CHC患者最值得推薦的治療方案是無IFN方案:SOF(400mg/d)聯合RBV12周,對於有肝纖維化,尤其是經治失敗患者建議延長療程至16或20周。
  研究顯示,初治患者治療12周SVR達到95%,其中無肝纖維化患者升至97%,肝纖維化患者延長療程至16周,SVR從60%上升至93%。但是對於既往曾予以標準方案治療失敗的患者,尤其是伴有肝纖維化者若是繼續SOF聯合RBV治療16周,SVR為73%。故建議Peg-IFNα+RBV+SOF治療12周,SVR可達到96%。
  GT3型:

  雖然GT2型和GT3型都被認為是治療效果相對較好的類型,但較之於GT2型,GT3型患者相對療效欠佳。故最值得推薦的治療方案是以IFN為基礎的三聯治療(同基因1/4型首要推薦方案):

  Peg-IFNα+RBV+SOF治療12周,其SVR為90%,即使存在肝硬化,其SVR仍高達83%。次要推薦方案與GT2型的無IFN方案一致但療效延長至24周:SOF聯合RBV24周,初治無肝纖維化患者SVR可達到94%,初治肝纖維化者為92%,經治無肝纖維患者的SVR為87%,經治肝纖維化患者的SVR為60%。由此可見GT3型若採用無IFN方案,需要通過延長療程才能獲得與GT2型一致的療效。對於存在RBV相關貧血患者而言,無IFN方案中推薦SOF(400mg/d)聯合DCV(60mg/d)治療初治患者12周,復治患者24周。體內外試驗均顯示DCV對於治療基因3型CHC有效,上述方案治療初治患者SVR可達89%。
  GT5、6型:

  我國南方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存在GT5、6型CHC患者,最佳治療方案尚不清楚。儘管在NEUTRINO Ⅲ期研究中,1例GT5型和6例GT6型患者予SOF聯合Peg-IFN、RBV治療均獲得SVR,因由於例數較少推薦等級為B1;對於不耐受患者,無IFN方案同GT3型,但目前無相關文獻支持,故建議等級為C2。
  二、治療監測及方案調整
  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療效監測。接受任一種三聯治療12周或24周的患者均應在基線、4、12周(或24周)及治療結束後12或24周檢測HCVRNA;應用無IFN方案治療的患者應在基線、2(依從性評估)、4、12或24周(治療結束),治療結束後12或24周檢測HCV RNA;並且上述所有評估時間節點都應採用HCV RNA水平檢測下限<15 IU/ml的實時PCR方法。
  在引入DAAs聯合治療後,該指南增加了終止(無效)原則。這是基於HCV RNA病毒,其快速複製且聚合酶缺乏校正活性,病毒基因組會產生病毒突變株,在治療前即會產生對DAAs不敏感的原發突變株,而治療過程中病毒學突破或者無應答的患者也會出現病毒突變株,從而影響抗病毒療效。故使用DAAs藥物若HCV RNA不能快速被抑制,則應該採用終止原則,停用DAAs藥物,避免後續藥物再使用出現交叉耐藥。該原則適用於所有三聯治療,若第4、12或24周檢測HCV RNA均≥25IU/ml,應終止治療。
  應用Peg-IFNα+RBV治療的患者,每次複診時應進行臨床安全性的評估。治療第2周和第4周以及間隔4周需要評估IFN和RBV相關不良反應(如外周血細胞減少等)。SOF治療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腎功能,SMV治療的患者或可出現皮疹和膽紅素升高的不良反應。
  三、個體化治療
  本文的個體化治療主要針對代償期肝硬化、有肝移植適應證的患者(失代償期肝硬化及肝癌)以及特殊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

  1、若無治療禁忌證,均應抗病毒治療,且首選無IFN方案;

  2、首先推薦在有經驗的中心密切監測下采用RBV聯合SOF治療:

  3、HCV合併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或乙肝病毒(HBV)感染者,治療適應證與單獨HCV感染者相同,治療方案與無HIV或HBV合併者相同;

  4、血液透析及有血紅蛋白疾病的患者最好不採用有RBV的方案。

慢性丙型肝炎的藥物治療方法是甚麼?相關文章
20世紀70年代,研究者在患者血液中發現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DanielBradley等從黑猩猩血清中分離非甲非乙肝炎病毒,同年,MichaelHoughton等克隆出該病毒基因序列;12月在羅馬舉行了第一次丙型肝炎國際會議,至此丙型肝炎得到了公認。HCV感染呈全球流行,遍及全世界所有國家及地區,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巨大影響,成為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儘管近年已經開始對丙肝病毒感染進行防治
發布於 2022-12-10 13:27
0評論
以往,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療以干擾素加利巴韋林片。但由於干擾素本身的副作用較多,治療時間長,費用較貴,並且肝硬化患者應用受到限制,療程結束後復發的幾率也較高,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得不放棄。早幾年,國外已經有了口服抗病毒治療,就像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那樣,極大的方便了患者,並且療效好,療程短。但由於價格很貴,鮮有患者能夠承擔。國內相關藥物目前也不能夠生產和銷售。但今年以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周邊國家的仿製
發布於 2022-12-10 20:07
0評論
目前,全球仍有3%的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大約1.7億人患慢性丙型肝炎(CHC)。在歐洲,丙型肝炎肝硬化發生肝癌的5年累計風險為17%。2004年,美國和我國的兩部丙肝防治指南均把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定為慢性丙型肝炎標準治療方案(standardofcare,SOC)。2009年美國肝病協會更新其治療指南,只要HCVRNA陽性,不考慮ALT即可準備抗病毒治療。近10多年來,研究發現
發布於 2022-12-11 03:57
0評論
型肝炎是可以傳染的.它的傳播方式與乙型肝型類似.同時丙型肝炎臨床表現與也乙型肝炎相似,而且它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不亞於乙型肝炎.丙肝分佈較廣,更容易演變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丙型肝炎較多見於西方國家,而我國的病毒性肝炎主要以乙型肝炎為主.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它傳播的途徑為腸胃道外傳播,而最主要傳播途徑是受汙染的血液.施打藥物或毒品習慣的人(如共用針頭)通常是得到丙肝的高危險群,大
發布於 2024-05-23 03:55
0評論
如何判斷急性與慢性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臨床符合急性肝炎表現。輸血後急性丙型肝炎潛伏期2~16周,平均7.4周,潛伏期長短與輸入的病毒量有關,一般多次輸入或一次大量輸入者則潛伏期較短。ALT多呈輕至中度升高,達正常值的3~5倍,伴有其他肝功能不同程度的異常。血清HCVRNA和/或抗-HCV陽性。慢性丙型肝炎:臨床符合慢性肝炎,除外其它型肝炎,由於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不適不明顯,很容易被患者忽
發布於 2022-12-07 18:59
0評論
自從干擾素應用於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以來,尤其是聚乙二醇干擾素的開發和利巴韋林的應用,隨著臨床實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的治療,成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金標準”,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癒帶來了巨大的希望。但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病毒基因型、病毒載量、患者年齡和肝臟的纖維化程度、治療藥物的種類和劑量、聯合治療和療程的影響,臨床實踐中仍需根據患
發布於 2022-09-25 01:28
0評論
過去的一年裡,生物製藥巨頭吉利德(Gilead)憑藉突破性的丙肝明星藥Sovaldi和丙肝雞尾酒Harvoni在丙肝治療領域叱吒風雲。最新報道吉利德丙肝新藥velpatasvir+sofosbuvir聯合制劑即將在年底在歐盟申報,這將是吉利德第三個丙肝治療的上市藥品。藥物是Sovaldi與一種試驗性NS5A抑制劑velpatasvir的固定劑量組合,每日給藥一次。每項研究的主要目標都是在完成治療
發布於 2022-12-11 02:22
0評論
1、丙肝的潛伏期為兩週至六個月。最初被感染後,大約80%的人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可能出現的急性症狀包括髮熱、全身乏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顏色變淺、關節痠痛和黃疸(皮膚和眼白髮黃)。 2、大約75-85%的新感染者出現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會出現慢性肝病,5-20%會出現肝硬化,1-5%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
發布於 2024-05-23 03:28
0評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發丙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未來20年內與HCV感染相關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細胞癌導致的死亡)
發布於 2024-10-05 12:41
0評論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導致我國慢性肝炎發生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我國一般人群HCV感染率為3.2%,約3800萬人感染HCV。與慢性HBV病毒在感染的肝細胞內難以清除不同,有效的抗病毒常常可使HCV從體內清除,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如何達到對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治療比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有更高的要求。從90年代初發現丙型肝炎病毒和應用IFN治療慢性丙型肝炎以來,特別是
發布於 2022-09-25 01: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