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漸上升,各種慢性併發症相應增加,而糖尿病性肢端壞疽是一種進行性波及肢體大中微血管和神經病變的常見的、嚴重的併發症。據報道,國內發病率約佔糖尿病人的0.9%-1.7%。其臨床特點為肢體末梢疼痛、感染、潰瘍、壞疽。本病一旦發生,則發展快、病情重、治療棘手,截肢率約為非糖尿病人的40倍。成為糖尿病人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國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使本病的截肢率由過去的38.1%-75.8%降至4.2%,治癒率達87.5% ,充分體現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的優勢。
本病屬中醫“消渴,脫疽”範疇。早在宋代《衛生寶鑑》中就有“消渴病人足膝發惡瘡,致死不救”的記載。一般認為本病的病因病機是氣陰兩虛,熱毒瘀血阻滯血脈,肢端失養所致。消渴氣陰兩虛為本,熱毒瘀血致肢端失養為標。基於此,筆者總結以往的一些臨床成果,以控制血糖為治療前提,抗感染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治其本,收到了較好的療效,現介紹如下:
治療方法
1、積極控制糖尿病
1.1嚴格控制飲食
1.2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控制血糖
2、內治法
2.1積極抗感染,選用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
2.2抗凝、改善微循環、活血化瘀治療。靜點消栓靈、山莨菪鹼、川芎嗪,口服胰激肽釋放酶片。
3、外治法
常規消毒後用雙氧水及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創面清潔後以複方丹參注射液、敏感抗生素藥液浸潤,然後外敷馬勃粉,暴露創面,每日換藥一次。
典型病例
王某,男,43歲,工人。1996年3月5日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9年,雙足皮膚潰爛2月”入院。查體:雙下肢足背動脈搏動減弱,可見右足背部2.0×3.0M2,足跟部3.0×8.0M2,左足[趾端1.0×2.0M2,足跟部3.0×15.0M2皮膚破潰,可見膿性分泌物,創面邊界皮膚顏色暗紅。入院後嚴格控制飲食,予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控制血糖,靜點青黴素、消栓靈、山莨菪鹼、川芎嗪,口服胰激肽釋放酶片,同時用青黴素粉外敷創面,後根據創面分泌物培養結果予丁胺卡那溼敷治療1月餘,創面有所縮小,有新生肉芽組織生長,但邊緣組織顏色暗紅,故配合複方丹參注射液,創面浸潤後外敷馬勃粉,暴露換藥,每日一次,一週後創面癒合。
體 會
糖尿病性肢端壞疽的治療非常困難,多年來對嚴重的肢端壞疽肢體,常採用外科高位截肢手術,造成終生殘疾。近年來我國在內科保守治療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成果是喜人的。參考近幾年國內的一些文獻報道,中西醫結合治療更有廣闊前景。就本文病例而言,患者開始採取西醫治療,雖內外兼治,但局部組織血運較差,癒合緩慢,而創面加用丹參、馬勃粉後,藥力直達病所,故僅1周創面便癒合,體現了採用中醫藥治療的優勢。丹參,味苦,微寒,活血化瘀,涼血消痛,養血安神。《日華子本草》記載“養神定志……排膿止痛,生肌長肉”有祛瘀生新作用。馬勃,味辛平,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最早載於《名醫別錄》“主惡瘡馬疥”,《本草備要》中記載“清肺解熱,散血止嗽,治喉痺咽痛……外用敷諸瘡”。現代藥理研究與古代本草記載功效相一致,藥理表明,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及肺炎雙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用高溫消毒,直接外敷創面,溼潤時不粘滯。國內首先報道的是楊柳洪治療2例獲滿意療效,而丹參與馬勃合用治療本病國內尚無報道。筆者認為二藥合用一方面消炎止痛,改善微循環,糾正高凝狀態,增加局部組織供血,改善皮膚營養,促進創面組織修復的協同作用;一方面使用方便,經濟實用,適合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療效亦較滿意。當然在臨床實際應用時還存在一些問題期待解決,如對小的膿腔,馬勃粉不易填塞,對於乾性壞疽效果欠佳等等。由於本病的發病率相對較低,病例有限,還需要我們在今後的臨床實踐過程中向同行學習不斷總結,加以驗證,以期待更佳療效。
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如何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
發布於 2022-12-16 09:54
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如何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相關文章
1.特殊外貌由於生長激素對骨,皮膚,軟組織的促生長作用,本病患者可有特殊面容:眼眶上嵴,顴骨,下頜骨增大而致眉弓外突,下頜突出,牙齒分開,咬合錯位,枕部外隆凸出,頭皮過度生長而下垂呈回狀深褶,眼瞼肥厚,鼻增大變寬,唇厚舌肥,由於扁桃體,懸雍垂,軟顎增厚及鼻軟組織增生,患者可出現聲音低沉,鼻阻,嗅覺減退,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胸腔胸骨突出,肋骨延長,前後徑增大呈桶狀胸,椎體增大,有
發布於 2023-09-30 08:51
0評論
可採用手術切除或放射療法破壞腫瘤,以阻止或減少生長激素過度分泌。放射治療法,肢端肥大症的治療使用X線照射,比手術創傷性小,一般不會影響其他垂體激素的產生。然而,這種治療數年也難使生長激素水平降至正常。正在試用其他放射療法,以期提高療效。
生長激素水平恢復正常比較困難,肢端肥大症的治療即使同時採用外科手術和放射療法。注射奧曲肽(octreotide)有助於抑制生長激素合成。溴隱亭可能有一定作用。
發布於 2023-09-30 09:04
0評論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系因腺腦垂體嗜酸性細胞腺瘤嫌色細胞瘤或增生而分泌生長激素(GH)過多所致。兒童時期與青春期患病時GH分泌增多,可導致骨骺閉合延遲,長骨生長加速而發生巨人症(gigantism)。本病多發生於青壯年,兩性發病無顯著差異。本病較少見,一般起病較緩,青、中年男性多見,病程較長,可達30餘年。肢端肥大症時面容粗陋,頭痛乏力,多汗,腰痠背痛,手足增寬增大,帽號與鞋號不斷增
發布於 2023-09-30 08:44
0評論
應與皮膚骨膜肥厚症、空泡蝶鞍等鑑別。
皮膚骨膜肥厚症的X線表現主要為:四肢骨骨膜增生及骨幹增粗,呈對稱性,以脛腓骨和尺橈骨為主。骨膜早期呈鋸齒狀,隨病程進展相互連接呈層狀;骨膜以骨幹遠端最明顯,且漸向近端蔓延,一般不累及骨骺和幹骺端。
空泡蝶鞍多見於女性,尤以中年以上較胖的多產婦為多。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有時劇烈,可有輕、中度高血壓。少數病人有視力減退和視野缺損,可呈向心性縮小或顳側偏盲,良性顱
發布於 2023-09-30 08:58
0評論
一、前言肢端肥大症(以下簡稱“肢大”)是一種起病隱匿的慢性進展性內分泌疾病,患者就診時病程可能已達數年甚至10年以上。肢大的主要病因是體內產生過量的生長激素(growthhormone,GH)。95%以上的肢大患者是由分泌GH的垂體腺瘤所致。長期過度分泌的GH可導致全身軟組織、骨和軟骨過度增生,引起面容改變、手足肥大、皮膚粗厚、內臟增大、骨關節病變以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此外,垂體腫瘤壓迫症狀
發布於 2023-02-09 06:32
0評論
一、前言肢端肥大症(以下簡稱“肢大”)是一種起病隱匿的慢性進展性內分泌疾病,患者就診時病程可能已達數年甚至10年以上。肢大的主要病因是體內產生過量的生長激素(growthhormone,GH)。95%以上的肢大患者是由分泌GH的垂體腺瘤所致。長期過度分泌的GH可導致全身軟組織、骨和軟骨過度增生,引起面容改變、手足肥大、皮膚粗厚、內臟增大、骨關節病變以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此外,垂體腫瘤壓迫症狀
發布於 2022-10-10 10:28
0評論
肢端肥大症患者由於血中生長激素(GH)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升高,造成特徵性外貌表現,如面容醜陋、鼻子增大,嘴唇增厚、手足增大、皮膚增厚、多汗和皮脂腺分泌過多;隨著病程延長更有頭形變長、眉弓突出、前額斜長、下顎前突、有齒疏和反咬合、枕骨粗隆增大後突、前額和頭皮多皺褶、桶狀胸和駝背等。該病除引起以上特徵性外貌表現外,還可引起相應的合併症,包括其他軟組織、骨骼及內臟的增大:1、垂體瘤壓迫、
發布於 2022-10-10 06:08
0評論
肢端肥大症經治療後,垂體瘤可以消除,生長激素過度分泌也不再存在,可以說已經去除病根了。那麼,是不是肢端肥大症的全部症狀都能消失呢?回答是不能的。肢端肥大症病人特有的外貌只能部分改善,長期形成的骨骼改變不可能再恢復原狀。而軟組織增生肥厚可以消除,如皮膚增厚增粗可以減輕,手足也會有所縮小,面容粗陋也有部分改善。總的說,基本保持治療前的體型和外貌。
發布於 2023-09-30 09:11
0評論
肢端肥大症患者氣道粘膜增生充血、舌體肥大、下頜骨突出、聲帶肥大,在睡眠時引起口咽部軟組織塌陷及上呼吸道阻塞,主要可引起打鼾、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OSAHS)及睡眠低氧(SH)等。該病主要表現為夜間睡眠過程中打鼾,呼吸及睡眠節律紊亂,反覆出現呼吸暫停及覺醒,或患者自覺憋氣,晨起頭痛,白天嗜睡明顯,記憶力下降,嚴重者可出現心理、智力、行為異常;合併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胰島素抵抗和進行性體
發布於 2022-10-10 06:23
0評論
肢端肥大症患者由於血中生長激素(GH)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升高,可促使全身多臟器組織病態生長,除了表現為典型的手足肥大、面容變醜外,患者發生結腸癌、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腫瘤發生率也隨之增加。肢端肥大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為心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疾病,現腫瘤已成為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第三大死因,大約佔該類患者總死亡原因的15%。肢端肥大症合併甲狀腺結節可見於約50-75%的患者,可
發布於 2022-10-10 06:1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