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8 09:44
林洪生

(2012-03-20 22 :53:54)轉載自林洪生教授的博文 :53:54)轉載的是林洪生教授。林洪生的博文

我行醫近四十年,在臨床工作中遇到過各種各樣的癌症患者,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從癌症患者身上,我感受最深的是,如果你的心態不同,對待癌症的方式不同,它帶給你的結果可能就大不相同。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總是希望盡最大努力延長患者的生命,但同時也希望讓癌症患者不僅能活著,而且能有尊嚴、有質量地活著!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劉傑

當我看到癌症病人時,我有時會這樣對他們說:"我負責你一半的病,你負責一半的病"。病人聽了可能覺得很奇怪,"我好不容易拿到專家號,就希望你能幫我把病治好,我怎麼能只管一半呢?"客觀地說,作為醫生,我們能為病人做的就是盡職盡責地為他們看病,確定何時複查和下一步的治療計劃,我們的絕大部分工作都是圍繞治療展開的。作為病人,如何安排自己的癌後生活,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處理不同治療階段的心理問題,飲食的問題,運動的問題等等,很多問題往往需要病人自己去調整和麵對。在門診與醫生的短暫接觸中,只能為患者提供一些指導,但要在自己的康復生活中真正落實這些建議,需要患者的主觀努力和客觀實踐。這就要求患者首先要理解癌症康復的概念和意義,然後學習一些方法,並身體力行,堅持下去。有的患者朋友認為,手術做完了,放化療也結束了,複查也沒有腫瘤了,等副作用慢慢消退,體力恢復了,胃口好了,身體自然就恢復了。其實,西醫治療的結束只意味著綜合治療的部分完成;而身體的恢復只是癌症康復的要素之一。唯一完美的治療是有效的綜合治療和癌症康復的完美結合。

現在我開通了微博和博客,我想這將使我有更多的機會和途徑與患者和家屬朋友談論癌症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向大家介紹一些中醫治療的常識和中醫綜合康復的方法,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康復觀念。這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需要醫生、患者和家屬一起用愛心、智慧和毅力去努力!

我相信,在癌症康復的道路上,只要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我們都在關注癌症康復,我們將攜手走向健康之路!

癌症患者應關注康復相關文章
1、癌症患者的心理狀況癌症是一個重大的負性事件和應激事件,患者不得不面對癌症給自己和家庭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研究顯示,16%~42%的癌症患者會出現適應障礙,適應障礙是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精神障礙,往往伴隨焦慮和抑鬱症狀;25%~45%的癌症患者在不同的病程和療程發生抑鬱,焦慮性障礙患病率大約10%~30%,有的研究報道的數字比上述還要高。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董倩引起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對
發布於 2022-09-28 12:53
0評論
1、休息病人或許會感到疲倦。在需要時讓自己休息。避免太多的會客和棋牌活動,儘量讓自己保持輕鬆,做些可耐受而不劇烈的運動,如步行,建議每天徒步行走約半小時到一小時,最好能讓脈搏達到90~100跳/分,適當的運動可幫助保持現有的肌肉力量。2、食含高蛋白質和高卡路里的食物,以保持身體能量。3、少食多餐(或小食),避免一天只吃三頓正餐。4、如有需要,可於進餐前半小時服用止吐藥。5、避免油膩、煎炸和濃烈氣
發布於 2023-01-17 05:46
0評論
腫瘤的發生與環境因素有密切關係。環境因素中,食物是人體最直接、最經常、最大量接觸的物質因素,是人體內環境與代謝的物質基礎。食物中既存在許多人體所需營養素和抗癌成分,也存在致癌物或其前體。所以,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膳食因素既有重要的保護機體作用,也具有重要的病因性效應。中醫自古認為飲食與人體的健康密切相關,《內經》中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強調合
發布於 2022-09-28 12:33
0評論
一般認為適度運動可提高自然免疫力,增強的自然免疫力延緩了腫瘤的生長,但是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後,對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和腫瘤靶細胞具有細胞毒作用的免疫細胞,其數目和功能均會被抑制。因此,耗竭性運動可能會增加患腫瘤的風險。這和古代藥王孫思邈的理論不謀而合,他倡導人體運動的方式為:“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也就是說運動的度要把握好,不能因為運動好就運動過量,超過自己的體力承受限度。一
發布於 2022-09-28 12:43
0評論
    乳腺癌是當前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乳腺癌早期診斷的廣泛開展,公眾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以及良好的治療效果使得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長,目前我國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已經達到70%。大量乳腺癌患者對術後長期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日益凸現。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變化過程通常來講,大多數患者在明確了腫瘤診斷後短期內難以接受,一方面迫切地希望能夠通過手術治療來治癒腫瘤,另一方面又擔心手
發布於 2023-03-21 16:31
0評論
人和人之間是不同的,每個人處理自己和他人關係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很難歸納出一個適用於處理所有患者和其配偶關係的方式。一般說來,膀胱癌有多個方面,而膀胱癌的治療是最讓你和你的配偶感到緊張的。大多數男性關心的是膀胱癌手術可能對勃起功能和排尿功能造成的影響,而女性則更關注於長期的生存。同時女性膀胱癌患者也非常擔心治療對其身體外觀的改變,尤其接受迴腸膀胱手術治療之後。 相互信任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夫妻之間可
發布於 2023-02-05 02:34
0評論
中醫藥在癌症治療與康復中的調理是分階段進行的。1、中醫藥聯合手術手術對於大部分早期腫瘤病灶有根除作用,但是其創傷性較大,並且由於腫瘤的擴散轉移,術後依舊需要放化療治療轉移以及鞏固療效。晚期腫瘤的姑息治療有時需要手術配合放化療進行。手術的創傷加上放化療的不良反應,在治療腫瘤的同時,患者身體的受創不容小覷,這就需要中醫藥的全身調理。術前,以中藥扶正氣,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增強體質,為手術的進行奠定基
發布於 2022-09-28 12:48
0評論
通過臨床觀察可以發現,患病後處於焦慮不安、緊張恐懼狀態,或性格抑鬱的患者,預後多不良;而某些不知道病情,或性格較開朗樂觀,能夠怡情自釋的患者,往往預後較好。實驗研究也表明,情志的變化可以影響免疫功能,不良情緒可以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而促進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因此,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不但要善於用藥治療,還應注重情志治療,使患者保持一種良好的健康的心態,則有利於疾病的治療。
發布於 2022-11-29 14:31
0評論
近日從北京青年報上看到一則消息:一位司機朋友隱瞞癲癇病史取得了駕照,在一次開車途中癲癇發作,結果導致了妻子的死亡。該司機後悔莫及,因傷害罪被依法處理。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癲癇研究的醫生,看到這則報道,有些話實在是不吐不快。癲癇作為一種特殊的發作性疾患,對於人們的生活、教育、婚姻、生育等影響是極大的。據最新的流行病學資料估計:我國現有癲癇患者大約800―900萬,每年還有約40萬的新發病人。這個數據確
發布於 2022-12-26 19:10
0評論
美國著名抑鬱症問題專家史培勒說:“抑鬱症往往襲擊那些最有抱負、最有創意、工作最認真的人。”?歷史名人如牛頓、達爾文、林肯、丘吉爾等都患過抑鬱症。張國榮、翁美玲、奧黛麗赫本等明星由於抑鬱症死亡。曾遭受抑鬱症困惑的社會名人和影視名星不勝枚舉,因抑鬱症影響而自殺的更是不斷見諸報端。據不完全統計,抑鬱症患者自殺率高於30%。這也是抑鬱症為甚麼越來越為社會關注所關注的重要原因,及時而積極地治療抑鬱症患者是
發布於 2023-01-15 23: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