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也是小兒疾病中的佼佼者。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咳痰、流鼻涕、打噴嚏、喉嚨痛、喉嚨癢、喉嚨嘶啞、頭痛、頭暈;可能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醫生會根據檢查所見診斷為鼻炎、咽炎、皰疹性咽炎、化膿性扁桃體炎、喉炎、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等;尤其是較嚴重的鏈球菌肺炎常發生在5歲以下兒童,2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特別高。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檢查孩子的血常規,這是最常見、最簡單、最容易讓家長和孩子接受的檢查;如果有必要,會拍胸透,看是否發生了肺部感染。根據血液檢查結果,醫生會大致將疾病分為細菌感染、支原體感染、病毒感染或混合感染。在這一過程中,醫生會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我們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為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在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抗生素的選擇:
如果明確是病毒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有一個自然病程,一般為3-7天,可以自愈,可以等待;但要注意雙重感染,感染到下呼吸道後,要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2.靜脈輸液的選擇:
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精神狀態良好,無嘔吐,不需要選擇輸液,口服治療完全可以達到與輸液治療相同的效果;同時可以避免輸液過程中的交叉感染和再感染。不建議每次生病時都選擇輸液。
3.解熱藥物的選擇:
6歲以下的兒童可發生熱性驚厥,屬於小兒急症,反覆發生的熱性驚厥可能是繼發於癲癇。所以要採取必要的降溫措施:可以根據醫囑每4小時重複服用退燒藥,不夠4小時採取物理降溫(洗澡、冰袋、開包),可以選擇兩種退燒藥交替使用以提高效果,同時可以避免每種退燒藥的次數和間隔時間。
4.隨訪的選擇:
每種疾病都有一個發展過程(從高峰到低谷),目前不可能對每種疾病都有有效的藥物,所以治療也必須有一個過程。當疾病沒有完全得到控制時,發燒、咳嗽是不可避免的症狀,每天多次往返於各大醫院,只能加劇兒童交叉感染的機會。
5.加重的表現:
精神好,嗜睡(孩子不會裝);臉色不好(灰暗);呼吸不暢(急促,不規律);經常嘔吐,不能吃喝;小嬰兒拒絕吃奶,嗆奶;需要及時就診(隨時),重病除外。
為甚麼我們在春季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因為我們都知道,春天是最容易發生呼吸道疾病的季節,也是最容易被傳染的季節,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不要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可能發生呼吸道疾病,因此,我們要積極主動地預防和治療呼吸道疾病。
積極做好預防工作:在兒童生長髮育階段,應給予充足的營養,及時合理添加輔食。積極預防和控制佝僂病、貧血等營養性疾病。嚴格執行 "三嚴三實 "的要求,堅持 "三嚴三實",即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嚴以律己。居室應定期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減少煙塵。在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要減少接觸擁擠的公共場所。同時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可有效減少呼吸道疾病特別是重症肺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