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CRF)是指各種原發和繼發性慢性腎臟病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及與此相關的代謝紊亂和臨床症狀組成的綜合徵。
【診斷】
1、臨床表現消化系統:常見症狀有納呆、噁心、嘔吐、腹瀉及胃腸道出血等表現。消化道症狀是慢性腎衰早期的臨床表現,隨著病情的發展而日益突出,後期可變得很嚴重,常成為病人就診時重要主訴之一。
(1)心血管系統:心血管系統損害在尿毒症病人甚為常見,是慢性腎衰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心包炎、心肌病變、心內膜病變、心力衰竭和高血壓等,心功能不全是慢性腎衰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2)呼吸系統:首要問題當屬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導致慢性腎衰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感染主要有肺炎、支氣管肺炎、支氣管炎,其中60%~70%為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治療不及時會發展成嚴重感染。另外,病毒、真菌、結核菌感染也能見到。其次常併發尿毒症性肺、尿毒症性胸膜炎。
(3)造血系統:貧血是慢性腎衰病人重要臨床表現之一,臨床症狀比其他種類慢性貧血輕,對貧血的耐受性遠較正常人強。貧血雖較嚴重,但多無明顯心悸、氣短、胸悶、心率加速等表現。病人常有明顯的出血傾向和出血表現。慢性腎衰病人由於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功能受損而容易發生感染,成為急慢性腎衰死亡的主要原因。
腎性骨病,多數分為三種類型:高運轉型、低運轉型和混合型。臨床上以骨痛、骨折、骨變形為主症,還可有肌肉關節症狀,肌萎縮,關節周圍炎和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1)神經系統和肌肉系統:主要是疲乏、無力、頭重、記憶力減退,常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易激惹及自覺不適,計算力和工作效率下降,失眠多夢和睡眠規律發生改變,隨著慢性腎衰進展,病情逐漸加重,可有情緒和性格改變、出現定向力、計算力障礙以及精神錯亂,也可出現視、聽各種幻覺。晚期則有嗜睡、表情淡漠、二便失禁,逐漸進入昏迷。肌肉病變主要表現為肌肉軟弱無力、肌肉痛性痙攣、肌肉震顫、肌萎縮、呃逆等。
(2)內分泌功能:腎臟產生的激素分泌不足,如促紅細胞生成素生成減少導致腎性貧血,1,25(OH)2D3缺乏導致腎性骨病;腎臟降解清除體內一些激素能力降低;尿毒症可引起靶組織抗某種激素作用,如胰島素由於腎臟清除受損,半衰期延長,血漿水平升高,但病人仍表現為典型的葡萄糖不耐受性,其主要原因是由於胰島素靶組織反應受損。
(3)甲狀腺、性腺功能障礙:常出現疲乏無力、畏寒、嗜睡、思維遲鈍、虛腫、皮膚乾燥、神經反射減退等症狀,男性表現為性慾減低、陽痿、睪丸縮小,精子數目減少且活動能力較差,血漿總睪丸酮水平降低,部分病人乳房增大。女性表現為月經週期改變或停經,月經量減少,生育能力下降,不育和流產、早產增加。
(4)脂質代謝異常:慢性腎衰竭病人脂質代謝異常主要見於甘油三酯(TG)、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載脂蛋白CⅡ(apo-CⅡ)、載脂蛋白CⅢ(apo-CⅢ)顯著升高,尤以VLDL升高為甚。
(5)水電解質紊亂:慢性腎衰早期時,出現多尿或夜尿多,少尿或無尿為嚴重晚期表現。水代謝紊亂表現為水過多或失水。鈉負荷增加時,出現水腫、心力衰竭、高血壓等。過度限制鈉的攝入易導致低鈉血癥。晚期少尿和血鈉增高,如同時攝入高鈉食物或輸入過多的碳酸氫鈉,會出現急性高鈉血癥。慢性腎衰進入晚期,血鉀常升高。慢性腎衰發生低血鉀者少見。慢性腎衰常見低血鈣、高磷血癥。
(6)酸鹼失衡失調:主要是代謝性酸中毒。早期有疲乏無力、厭食、 噁心、呼吸加深等;嚴重時,表現為呼吸深大、神志不清,甚至心肌收縮無力,傳導異常而死亡。
2、輔助檢查腎功能:早期GFR下降,中後期血肌酐、尿素氮上升。血肌酐、尿素氯是腎功能檢查的常用指標,但在腎功能損害早期,一般並不表現出異常。此時,應計算eGFR,或留24小時尿,通過化驗尿肌肝,結合血肌酐,計算內生肌酐清除率,以早期發現腎功能不全。血α、β2―微球蛋白、血尿滲透壓等,對早期診斷腎功能不全也有重要意義。
(1)血常規:貧血,多為非增生性的,正常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少數因失血、營養不良及胃腸病變而呈小細胞低色素或大細胞正色素。網織紅細胞多正常或略增高。骨髓有核細胞正常或呈增生表現。
(2)其他:血鉀升高,高磷低鈣,血HCO3下降,腎臟的B超檢查:雙腎縮小。放射性腎圖檢查、腎臟血流量等也有一定的幫助。
3、診斷標準:
(1)慢性腎臟病超過3個月。
(2)腎小球濾過率(GFR)低於60 ml/min/1.73m2持續至少3個月(老年人低於50ml/min)
(3)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過程中出現與腎衰竭相關的代謝紊亂和臨床症狀。
以上3條,第一條是診斷的主要依據,根據第二條診斷宜謹慎或從嚴掌握。如第三條同時具備,則診斷依據更為充分。對病人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體檢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提高對慢性腎衰竭的警惕性,以免誤診。
4、鑑別診斷
(1)CRF與腎前性氮質血癥鑑別:在有效血容量補足24~72小時後腎前性氮質血癥患者腎功能即可恢復,而CRF則腎功能難以恢復。
(2)CRF與急性腎衰竭鑑別:往往根據患者的病史即可作出鑑別。在患者病史欠詳時,可藉助於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等)或腎圖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如雙腎明顯縮小,或腎圖提示慢性病變,則支持CRF的診斷。
(3) 慢性腎衰伴發急性腎衰:如果慢性腎衰較輕,而急性腎衰相對突出,且其病程發展符合急性腎衰演變過程,則可稱為慢性腎衰竭合併急性腎衰竭,其處理原則基本上與急性腎衰相同。如慢性腎衰本身已相對較重,或其病程加重過程未能反映急性腎衰演變特點,則稱之為慢性腎衰竭急性加重。
【治療】
中醫治療慢性腎衰竭早期多屬中醫氣虛血瘀,溼邪蘊濁證治法:益氣活血,利溼降濁方藥:益腎緩衰方加減。藥用生黃芪15g,炒白朮10g,當歸15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15g,益母草12g,太子參15g,藿梗15g,蘇梗15g,焦大黃9g,代赭石20g(先煎),半夏9g,陳皮10g。
常用中成藥:百令膠囊或金水寶膠囊:每次4~6粒,每日3次。
慢性腎衰竭中晚期多屬中醫氣虛溼熱中阻證治法:益氣健脾,清熱化溼,和胃止嘔。
方藥:氣虛為主者,香砂六君子加減,藥用黨參10g,黃芪15g,白朮10g,茯苓15g,木香9g,砂仁9g,薏苡仁20g,寄生12g,焦大黃9g。溼熱蘊濁,阻遏氣機,三焦樞機不利,可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藥用柴胡10g,黃芩15g,黃連6g,姜半夏9g,陳皮9g,茯苓15g,砂仁9g,甘草6g,枳實12g,竹茹9g,焦大黃9g。亦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