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消走洩法是溫病學家在繼承《內經》學術思想和古人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內經》中對溼溫病的用藥特點和作用原理有原則性的提示,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溼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洩之。”張仲景將《內經》理論應用於臨床,如風勝、清化、滲利諸法結合治療多種溼病,方如麻黃加術湯、麻杏苡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等,其中的方藥配伍蘊含了分消走洩配伍方法的雛形。並創立小柴胡湯作為和解少陽半表半里的代表方劑,葉天士在《外感溫熱篇》說:“彼則和解表裡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隨證變法,或如溫膽湯之走洩。”提出“分消上下之勢,隨證變法”的學術思想,開創了用分消走洩法治療溼熱病證的風氣之先,其後諸多醫家如俞根初、吳鞠通等諸家繼其後又於臨床治療方藥上頗多發揮。其實分消走洩法不僅適用於外感溼熱病的治療,腎病亦可宗其法而變通應用。我們就腎病應用分消走洩法談談個人體會。
一、分消走洩法治法的概念
分消的內涵,分:即為分別、分開;消:即為消除、消散。分消,即指將病邪分部消解,或分開消散的方法。具體而言,分消之法包括兩方面。 一是部位分消法,目前臨床中常用的主要有前後(二便)分消法、表裡分消法、上下分消法、三焦分消法、臟腑分消法等,只要從人體內不同部位同時祛邪的方法,就可認為是分消之法。 二是病邪分消之法,如風熱兩分法,溼熱兩分法,葉氏有散風於熱外,滲溼於熱下之論,其中以溼熱兩分法尤為重要。因為溼為陰邪,性滯纏綿,與熱相合,難分難解。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溼門一案中指出:“當先以芳香醒神,淡滲宣竅,憚穢溼濁之氣由此可以分消。”可見,葉氏所言分消亦包括了分部和分病消邪的方法。走洩的內涵,走指走動,流動不居;洩指使實邪外洩、外散。走洩的含義即為通過“動”、“通”的手段使病邪排出體外。具體而言,又包括宣暢氣機、開鬱行滯、疏通三焦、清熱導滯,一方面使病邪排出之路暢達,祛邪外出;另一方面,去其依附,使邪孤勢薄,易於消解。
因此,分消走洩法中的“消”字與“洩”字,是指消除邪氣,使之洩出體外。分消走洩法是指出消除邪氣法並非一條途徑,而是要因勢利導,應用流動之品從不同部位給邪以出路。
二、 腎病溼熱的治療與“分消走洩”法
腎病病機複雜,有內外合邪共同致病,有臟腑氣血共同受邪,但總離不開溼熱。隨著中醫對腎病的不斷深入研究,腎病與溼熱的關係已經越來越受關注,溼熱作為主要病機貫穿腎病發展全過程,已受到一致認同,不少醫家包括許多著名中醫腎病專家均認為溼熱鬱滯是腎病的主要病機,腎病溼熱證不再視為標證、夾雜證,而列為主要證型之一。但腎病中溼熱之邪如何去除,是臨床的重要問題。溼熱病症的治療以化溼清熱為總的原則,應用“分消走洩”法可以從多途徑去除溼熱之邪,根據葉天士“分消走洩”大法可以採用開上、宣中、導下法。雖然溼熱病機貫穿腎病的全過程,但在不同時期應根據溼熱著重侵及的臟腑,溼與熱孰輕孰重等進行辨證施治。
溼熱偏重於上焦,可用疏風宣肺,芳香化溼藥這類藥宣暢肺氣,疏通肌腠,使腠理通達,邪從表解。常用的藥物有藿香、白芷、蘇葉、香薷等。杏仁有宣肺之功,也可以歸入此類,加減使用茯苓、澤瀉、赤小豆、益母草、蟬蛻等淡滲利溼祛風之品。
溼熱偏重於中焦,用辛開苦降法去除溼熱之邪。常用的辛、苦溫藥物有:半夏、乾薑、厚朴、蒼朮、砂仁、白蔻仁、草果、陳皮、大腹皮等。常用的苦寒藥物有:黃芩、黃連、連翹、梔子等。因為中焦溼熱病證有溼重於熱、溼熱並重、熱重於溼的區別,所以臨床中要視其溼與熱的輕重,斟酌選取藥物。溼重於熱者,應當取辛溫與苦溫之品,開鬱燥溼,溼去則熱不獨存。方可選用藿香正氣散、平胃散、三仁湯等;溼熱並重者,應當辛溫、苦溫、苦寒並用。這類證候雖然溼與熱並重,但是應當考慮無形之熱易清而粘膩之溼難除,組方時仍應以辛苦溫類藥物為主而酌用苦寒,方可選用甘露消毒丹等。熱重於溼者,可以重用苦寒,甚者辛寒的石膏、鹹寒的寒水石也可以加入,方可選用白虎加蒼朮等。
溼熱偏重於下焦者用淡滲利溼之品,使溼邪下趨,從小便而解。常用的藥物有:滑石、通草、豬苓、澤瀉、車前子、茯苓、薏苡仁等。如果熱邪偏重者,則應再加入苦寒清利之品,以增強其洩熱之力,常用的藥物有梔子等。四妙丸、龍膽瀉肝湯皆為治療下焦溼熱要方。
溼熱病的病變部位雖然有偏於上、中、下三焦某一部位的區別,但是因為其氣氤氳,一般來說多呈瀰漫三焦之勢,所以治療應當以其中心部位為主而又兼顧三焦,也就是上述三法並用,以使溼熱邪氣分道而消。
腎病溼熱中,往往呈溼盛脾困之態,所以治療腎病溼熱病的組方中,健脾之藥必不可少。常用的藥物有白朮、茯苓、薏苡仁等。如果溼熱病中出現胃呆脘痞的症狀,可以酌加醒胃消導之品,常用的藥物有砂仁、白蔻仁、山楂、神曲、麥芽等。溼邪粘濁,最易阻滯三焦氣機,所以常用理氣行滯之品。常用的藥物有厚朴、枳實、大腹皮、蘇梗、藿香梗等具有流動之藥此為走洩之意。
分消走洩法是治療腎病溼熱病的基本方法,不外乎辛宣芳化、辛開苦降、淡滲利溼三類藥物合用以兼顧三焦,同時伍以健脾醒胃,理氣行滯之品。用之得法,溼熱分消,脾運恢復,則三焦之氣自然通暢而腎病好轉。
三 、腎病溼濁的處理與“分消走洩”法
1、溼濁在腎病過程的作用患水腫關格(現代醫學之腎病綜合症、腎衰竭)等,可出現溺濁留而不去之狀。《內經》指出:“濁陰歸六府,出下竅。” 脾腎虛弱,三焦氣化不利,水溼內停,清者不升而漏洩,濁者不降而內聚,清濁相干,久則蘊釀而為溼濁之患。原本當從尿中排洩之濁陰,卻不從下竅而出,留而為害,是為溼濁。溼濁為穢濁之性,患者常面色晦暗,舌苔濁膩;溼濁毒邪上泛而見噁心、嘔吐、口粘,甚至口臭或有尿味;溼濁困阻中焦,氣機痞塞,則見噁心嘔吐、納呆厭食,便秘或腹脹便溏;若溼濁挾痰上擾清竅則出現煩躁不安、畏光嗜睡,甚或見驚厥抽搐;若溼濁化熱,入營動血,則見神昏澹語,甚或鼻、齒、尿血等;溼濁外溢肌膚則見皮膚瘙癢、皮屑之狀。經現代醫學檢驗,可知此類病人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明顯高於正常值,此即為溼濁之物質基礎,多項動物試驗及多篇臨床報道表明,以洩濁之類方藥治療,可使血肌酐、尿素氮明顯下降,濁邪上泛,清濁相干之類症狀亦隨之減輕,二者呈正相關。因此,溼濁在慢性腎病發展過程中是腎功能惡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其發展的結果。
2、慢性腎臟病溼濁的治療方法慢性腎臟病溼濁作為重要的致病因素和病理產物,雖然常在臟腑虛衰的基礎上形成,但畢竟屬於實邪,所以應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 ……其實者,散而瀉之”的治療原則,“因勢利導”,以祛邪外出。具體包括“化”、“散”、“洩”和“利”。
芳香化溼:即選用芳香辛散之藥,祛溼化濁,和胃降逆,化溼濁、順氣機。常用方劑:黃連溫膽湯、小半夏加茯苓湯、藿樸夏苓湯、甘露消毒丹等。其他:溼濁蒙閉清竅者,可用蘇合香丸、玉樞丹以芳化溼濁,開竅醒神。
辛開苦降,宣通氣機:寒溫辛苦同用,祛除體內寒熱錯雜之邪,恢復人體正常升降出入之序。如蘇葉、吳茱萸配黃連,可降濁和胃,治療噁心吞酸;石菖蒲配鬱金,可化溼濁,開心竅,治療溼濁蒙心、神識呆滯。常用方劑:半夏瀉心湯、黃連湯、三仁湯、菖蒲鬱金湯等。
滲溼利溼:應用淡滲、清利的藥物,通過分利小便,以利溼濁之邪外出。常用方劑:胃苓湯、萆解分清飲、五苓散等。
通腑降溼濁:選用瀉下通便作用的藥物,促使濁邪從大便而出。對慢性腎衰竭等的治療,通大便是臨床常用的方法。常用方劑:大柴胡湯、大黃附子湯、溫脾湯等。常用藥物:大黃、芒硝、決明子等。
在應用祛除溼濁邪的同時,還要三因制宜,講究配伍,可根據考慮濁邪的共性,適當配伍輔藥佐藥等,以提高療效。如濁邪有重濁難祛,澀滯難除之性,可適當配以動藥以動之,洩利藥以洩利之。再如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脾腎虛衰證,不可一味洩利,當在祛濁邪同時培補脾腎,祛邪扶正兼施。
實際上腎病臨床這些方法常同時並用,以達到從人體內不同部位同時祛出溼濁之邪的目的,提示消除溼濁並非一條途徑,而要因勢利導,應用流動之品從不同部位給溼濁以出路,如前後分利,利小便、通大便,前後分消,芳香辛開苦降並用,扶正以驅邪,甚至幾種方法同時應用。還有學者提出慢性腎功能不全治療“三維護腎”的治療思路,分為上下同治、表裡同治、前後同治,實際上都是“分消走洩”法在腎病中的應用。
總之,分消走洩法雖然是溫病的重要治法之一,不但適用於外感溼熱病的治療,腎病亦可宗其法而變通應用。不僅應用於腎病溼熱的治療,而且可以應用於慢性腎臟病溼濁的治療,因此應該引起我們的進一步重視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