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6 04:45

  最近在我的網站上有好幾個病友給我提問,說自己的肚子上長了一個“怪包”,開始的時候個頭很小,後來漸漸的越長越大,而且這個“怪包”是在站立位或坐著的時候變大,平臥位的時候就可以消失,完全摸不到了,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這幾位病友雖然病情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發病之前因為各自的原因腹部都曾做過手術(闌尾炎、結腸癌、膽囊炎膽石症等),出現“怪包”的地方就在原來做手術的切口瘢痕周圍。到了醫院做了仔細的檢查後,醫生告訴他們,這個“怪包”並不神秘,他們是得了“切口疝”,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腸串氣”的一種。切口疝是一種甚麼樣的疾病呢?它又是如何診斷和治療的呢?下面就為大家簡單地說一說。
  腹壁切口疝是發生於手術切口部位的疝,一般見於腹部各種手術後,特別是腹部的縱行手術切口區,也就是說豎著的切口比橫著的切口更容易發生切口疝。腹部手術切口癒合後,如果腹壁局部組織出現缺損,腹內器官組織可突出到正常腹膜壁層平面以外,稱為腹壁切口疝。病因與原手術時患有的全身和局部因素有關。腹部手術後,如切口獲得一期癒合,切口疝的發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切口發生感染,則發病率可達10%;傷口裂開者甚至可高至30%。
  切口感染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感染後切口二期癒合,疤痕組織多,腹壁有不同程度的缺損,切口部位腹壁強度明顯降低。據統計,切口感染後切口疝的發生率是一期癒合切口的5~10倍。預防切口感染乃是降低切口疝發生率的最重要的措施。
  前面提到過,直切口比橫切口更容易發生切口疝,這是因為腹壁各層肌肉(除腹直肌肌纖維為縱行走向),腱膜和筋膜的纖維以及神經均為橫形走向,直切口勢必切斷上述各層組織。此外,縫合後的直切口始終承受著橫向牽引的張力。如腹壁薄弱、腹腔內壓力高,很易發生切口裂開。顯然,橫切口的切口疝發生率遠低於直切口,腹壁各層組織的橫向張力也有利於橫切口的對合。
  其他因素還包括腹壁薄弱或患有使腹內壓增高的慢性疾患易誘發切口疝,故多見於年老或肥胖患者。其他與原手術有關的因素為術中麻醉效果欠佳,腹壁強行對攏或縫合時腹壁各層組織未準確對合。
  腹壁切口疝的主要症狀是腹壁切口處逐漸膨隆,有腫塊出現。腫塊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時更為明顯,平臥休息則縮小或消失。如疝塊較大有較多臟器和組織突出,則可出現腹部牽拉感,伴食慾減退、噁心、便秘、腹部隱痛等表現。多數切口疝無完整疝囊,則疝內容物常可與腹膜外腹壁組織粘連而成為難復性疝,有時還伴有不完全性腸梗阻。檢查時可見切口瘢痕處腫塊,小者直徑數釐米,大者可達l0~20cmn,甚至更大。囑患者平臥用手指伸入腹壁缺損部位,再令患者摒氣可清楚地捫及疝環邊緣,瞭解缺損的大小和邊緣組織強度。有時疝內容物可達皮下。此時在皮膚較薄的部分常可見到腸型和腸蠕動波,捫摸則可感到腸管的咕嚕聲。腫塊復位後,多數能捫到腹肌裂開所形成的疝環邊緣。腹壁肋間神經損傷後腹肌薄弱所致腹壁鬆弛,雖有局部膨隆,但無邊緣清楚的腫塊,也無明確疝環可捫及。 切口疝的疝環一般比較寬大。很少發生嵌頓。如果到醫院做一個腹部的CT檢查,就可以看到疝出的腹腔內容物,以小腸腸管及大網膜為最多見。
  發生了腹壁切口疝後應該如何治療呢?

  如無特殊禁忌情況,原則上宜儘早手術修復。因拖的時間越長,疝囊增大越快,腹壁周圍肌肉越薄弱,手術成功機會也就相應減少。另一方面,切口疝多為切口感染的後遺症,切口癒合後短期內瘢痕尚有充血水腫,甚至尚有隱匿的感染存在,過早進行修復手術也不易成功。所以,一般以切口癒合後半年再行修復手術為妥,如果是感染、瘢痕癒合的傷口應該一年後再行修復手術為妥。如病人有嚴重心血管系統等疾病不宜手術時,則可使用腹帶保護進行保守治療,可以減緩病情的進展。手術前須詳細分析發病原因。如有關病因繼續存在,術後可能再復發。此外,肥胖病人應囑其減肥。手術修補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單純修補縫合術 切口疝多無完整的疝囊,疝內容物常突出腹壁的缺損部位並與腹壁淺層組織、甚至與皮膚粘連。宜在原切口邊緣的正常腹壁處作梭形切口,避免誤傷粘連於切口下的臟器。分離粘連,回納疝內容物,切除疝環及其周圍的疤痕組織,分層縫合腹壁,不應有張力,有時也可將筋膜重疊縫合加固腹壁。就是縫肌肉組織和肌膜組織,因為皮膚這一塊本來沒有裂開,而腹膜的地方是不可能阻擋腹腔壓力的,尤其是咳嗽打噴嚏的時候,能吃力的只有肌肉組織和肌膜組織,而肌肉組織和肌膜組織沒有了,那沒有東西能抵擋住它的壓力了,所以上面鼓包,所以縫的時候應該縫這個地方,而這種肌肉組織已經萎縮了,你給它強行的縫在一起,很快就會裂開了。
  由於單純修補縫合術複發率較高,文獻報道最高可達50%以上,因此,補片植入的概念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內醫師及患者所接受。在薄弱的腹壁植入合成材料補片,能將複發率降至10%左右。這個補片就像老百姓說的補丁,打個比方說衣服壞了無外乎就是兩種方法彌補,一個就是拿線縫上,一個就是做個補丁,當然補丁會結實很多。這個補是一個減張力的手術,是補在正常組織之間的,讓組織與組織之間無張力,把張力轉移到組織和補片之間,這樣的話可以保證組織與組織之間有一個良好的癒合條件,從根本上降低復發的幾率。
  另外,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普及,腹腔鏡下的切口疝修補也成為一種可供選擇的治療方式。優點是切口小、創傷小、住院時間短、併發症率低、複發率更低,使切口疝的無張力修補手術真正做到修補的精確性和手術的微創化。缺點就是費用相對較高,手術醫師的學習曲線較長,醫生需要更多時間的訓練再能熟練掌握手術技術。相信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普及及材料工程技術的進步,微創化的手術會成為腹壁切口疝手術的標準術式,會有更多的病友因此而受益。

腹壁切口疝的治療介紹相關文章
宜 1、防止感染髮熱可用綠豆、油菜、香椿、芋艿、地耳、苦瓜、百合、鯉魚、馬蘭頭、泥鰍等。 2、多吃穀類、粗糧、豆類及其製品、新鮮瓜果和蔬菜及大蒜、香姑、木耳、洋蔥、魚等。 3、多吃富含維生素A、B族及維生素C的食物,如橘子、蘋果、西紅柿等水果蔬菜。 忌 1、禁忌菸、酒、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 2、術後早期胃腸功能未完全恢復時應儘量少進牛奶、糖類等產氣食物,防止引起腸脹氣。若抽出咖啡色液體時提示消
發布於 2023-12-24 11:44
0評論
中國正在逐步步入老齡化國家,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近1、6億,佔總人口的12%。而且一個更為嚴峻的現實是,隨著新中國的同齡人步入老年,從今年起,全國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萬人發展到年增800萬人。人口老齡化加劇已經成為“未富先老”的中國最大的國情和最應優先考慮解決問題之一。根據我國學者與聯合國人口可預測至21世紀中期,60歲的老年人將達到4、37億,佔當時總人口的31%,21世紀的中
發布於 2023-01-16 07:41
0評論
腹壁切口疝(incisionalhernia,IH)是腹部外科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發生率約在5-20%間,糖尿病等高危病人發生率甚至可高達35%以上。巨大切口疝(largeincisionalhernia,LIH)是IH的一種重要類型,但國內外至今對LIH的定義尚未形成共識。參照歐洲疝學會及複雜腹壁疝的標準,考慮到對術式選擇的指導意義,目前多將IH寬度≥250px或疝與腹腔容積比≥15-20%作
發布於 2023-02-14 23:32
0評論
腹壁疝是腹內臟器或組織經腹壁裂孔、筋膜薄弱或缺損處向體表突出,在局部形成的“腫塊”。它是外科的常見病,種類多。根據突出的部位或成因命名,如腹股溝疝、股疝、臍疝、造口旁疝及切口疝等。其中腹股溝疝是最常見的腹外疝,佔全部腹外疝的90%。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約佔2%-11%,其發生與切口類型、縫合材料與技術、切口感染、肥胖、營養不良、高齡、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局部和全身因素
發布於 2023-02-19 23:01
0評論
    甲狀腺結節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內出現一個或多個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甲狀腺結節在不同檢查方法中的表現不同,如觸診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為甲狀腺區域內們及到的腫塊;甲狀腺超聲檢查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為局灶性回聲異常的區域。兩種檢查方法的結果有時不一致,如體檢時們及到了甲狀腺腫塊,但甲狀腺超聲檢查沒有發現結節,或體檢時沒有觸及到甲狀腺結節,而甲狀腺超聲儉查發現甲狀腺結節存在。甲狀腺結節十分常見。觸診發
發布於 2023-03-21 18:01
0評論
疾病介紹疝是一種古老而常見的疾病,俗稱“小腸氣”或“疝氣”,不論男女老少均有可能發生。絕大多數疝發生在腹壁,是由於腹壁組織薄弱,致使腹腔內臟器(如小腸等)從薄弱處突出而在腹壁上形成一個腫塊。臨床表現腹股溝疝是最常見的疝,突出的包塊發生在腹股溝處,有時可進入陰囊;臍疝的突出包塊發生在臍周;切口疝患者常有手術史,突出的包塊常在原手術切口部位;造口旁疝的突出包塊在腸造口旁,常合併造口向外隆起,導致造口
發布於 2023-01-09 11:26
0評論
疝是常見病,多發病。腹股溝區疝主要表現為大腿根部“腫塊”,站立時出現,平臥時消失(可復性),逐漸增大,可以到達陰囊,可以隱約不適,疼痛,也可以有時劇痛(腸嵌頓),影響生活工作,有時威脅生命。而外科手術修補缺損是唯一的根治方法。除嬰幼兒疝常見外,雖然女性也可見,但以中老年男性多見,隨著中國老年化社會的到來,疝的防治不僅是醫療問題,還是社會和經濟問題。手術後切口疝和造口周圍疝,甚至原發性臍疝、腰疝、
發布於 2023-01-29 11:12
0評論
腹壁疝是腹腔臟器連同腹膜經腹壁薄弱處或孔隙突出而致。各種年齡均可能發生。以腹股溝疝最多見。其他還有股疝、臍疝、白線疝、切口疝等等。正常人腹壁上有一些薄弱的區域,如腹股溝管、股環。加上有的人腹壁某一部位發育有缺陷,如臍環閉鎖不全、腹白線缺損等。還有手術切口、外傷造成的腹壁損傷,老年肌肉萎縮造成腹壁肌肉薄弱等是發生腹壁疝的先決條件。腹內壓力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難、嬰兒經常啼哭、舉重、嘔吐等
發布於 2022-11-24 22:41
0評論
1.精心設計切口為避免切口疝的發生,臨床醫生應根據治療目的,精心設計切口,儘量少用經腹直肌和腹直肌旁切口,代之以橫形切口,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 2.改善癒合能力加強病人的營養支持,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補充維生素C,K等,改善病人一般狀況,提高癒合能力。 3.積極治療合併症或併發症對糖尿病,凝血機制障礙,呼吸功能障礙,肝臟功能障礙,腎臟功能障礙等影響組織癒合的合併症或併發症,應積極治療,擇期手
發布於 2023-12-24 11:38
0評論
腹腔內的器官或組織自腹壁薄弱區或缺損處膨出,醫學上稱為腹壁疝,是外科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其中的70%以上是腹股溝疝,即人們俗稱的“小腸氣”。疝的成因:腹壁局部的薄弱、缺損,比如曾經接受手術,或者先天性局部腹壁薄弱等;腹內壓力增高;代謝的異常。腹壁疝的症狀:1、在腹部,可以看到或摸位於腹股溝區的腫塊,平臥休息時多數可以消失或縮小2、患者有局部的痠痛、脹痛感3、腫塊嵌頓無法回納則會引起劇烈的腹痛,甚至
發布於 2023-02-28 21: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