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9 11:12

   疝是常見病,多發病。腹股溝區疝主要表現為大腿根部“腫塊”,站立時出現,平臥時消失(可復性),逐漸增大,可以到達陰囊,可以隱約不適,疼痛,也可以有時劇痛(腸嵌頓),影響生活工作,有時威脅生命。而外科手術修補缺損是唯一的根治方法。除嬰幼兒疝常見外,雖然女性也可見,但以中老年男性多見,隨著中國老年化社會的到來,疝的防治不僅是醫療問題,還是社會和經濟問題。
  手術後切口疝和造口周圍疝,甚至原發性臍疝、腰疝、白線疝、食管裂孔疝也不少見。有時腹壁腫瘤難以治療。
  上海六院外科樊友本醫師從世紀之交開始對疝與腹壁外科非常感興趣,認真繼承前人和上級醫師的經驗,積極實踐,認真鑽研國內外文獻,踴躍參加疝的國內外學術會議,積極向國內外先進的同行學習,引進和創新疝的手術,加以總結,建立專業組團隊,認真培訓下級醫師,定期舉辦疝修補全國培訓班(與意大利赫美公司合作),連續主辦4屆國際疝與腹壁外科論壇。構建六院疝與腹壁外科的治療體系和特色,取得良好效果,治療病人數量逐漸增加,質量逐漸提高,疑難危重比例提高。(樊友本主任醫師,系美國疝學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疝與腹壁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2014年光榮入選全國名醫百強中,疝與腹壁外科專業全國12強之一,甲狀腺外科全國8強之一)
  腹股溝疝,多數收在日間病房,從入院到出院2-3天,部分腹股溝疝(多半是超高齡,嚴重伴發症)和腹壁疝或腫瘤收入住院病房。
  腹股溝疝,我們可以採用多種術式熟練為病人手術,如局麻下修補手術,腰麻下腹膜前修補和李金斯坦修補,以及腔鏡下疝修補手術,上述術式根據病人病情和意願進行選擇,關鍵是質控和快速康復,使開放或腔鏡無張力修補成為腹股溝區疝的共同金標準(2014年總數近800例,本人腔鏡微創比例接近50%)。我們對術後複發率、術後嚴重疼痛率和感染率都有嚴格控制(均為1%以下)。
  小型切口疝,或臍疝,我們多采用微創+,即單孔腔鏡的術式,(圖一)即在疝的10cm左右遠處,打一個1.5-2CM小孔,放置常規腔鏡和操作杆進行手術。追求的是更微創,更美容。
  大中型切口疝,包括造口疝,我們採用的是腔鏡和開放聯合的術式,即“雜交手術”,(圖二)相互取長補短,便於可靠關閉中線,安全地分離腹腔粘連,腹壁疤痕和多餘疝囊的切除,便於置放和固定補片,減少腸損傷,追求的是安全可靠。
  特大型切口疝(如橫徑在15cm以上),我們採用的是組織成分結構分離技術CST(圖三)(雙側側腹腹外斜肌腱膜縱向切開,有時加腹直肌後鞘切開翻轉縫合),便於巨大缺損的關閉,再輔以腹腔內表面補片和皮下筋膜前補片的置放加強,稱“三明治”修補。(圖四)因為巨大切口疝對心肺干擾較大,術後發生腹內高壓,圍手術期處理非常重要,我們採用術前漸進性氣腹(PPP),腹帶加壓包紮,術中切除一些組織,如大網膜(也稱“主動減容”),防止術後腹腔高壓,影響心肺功能。。
  腹壁腫瘤的手術,切除範圍要夠,距離腫塊2-5cm以上,腹壁缺損採用補片加強,還要採用皮瓣加強,術後輔以放化療(圖五)。
  特大型切口疝和腹壁腫瘤,追求的是根治。

 (圖一,2010年,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術後切口疝,採用左側側腹小的單切口,常規器材,完成手術,隨訪良好)

 (圖二,中間小切口,直視下協助粘連分離,開放置入補片,可靠容易縫合中線,然後腔鏡下槍釘固定補片)

 (圖三,2012腸造瘻回納術後傷口感染,巨大切口疝,腹壁裂口無法關閉,雙側側方行腹外斜肌腱膜縱向切開,CST)

 (圖四左,巨大切口疝,腹腔內置補片加強,CST後中線缺損無法關閉,雙側腹直肌後鞘縱向切開翻轉後,順利縫合成功,CST+。右側示上層補片,下方為縫合的筋膜,再下方為IPOM補片,故稱三明治,牢固加強。)

 (圖五 腹壁腫瘤 挽救性根治手術 男性,39歲,消瘦,疼痛,不能平臥,盲腸癌侵犯腹壁,小腸,輸尿管,七步法,手術時間為8小時)

(圖六上海六院疝與腹壁外科專業的快速發展)

疝與腹壁外科的快速發展相關文章
腹壁疝是腹內臟器或組織經腹壁裂孔、筋膜薄弱或缺損處向體表突出,在局部形成的“腫塊”。它是外科的常見病,種類多。根據突出的部位或成因命名,如腹股溝疝、股疝、臍疝、造口旁疝及切口疝等。其中腹股溝疝是最常見的腹外疝,佔全部腹外疝的90%。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約佔2%-11%,其發生與切口類型、縫合材料與技術、切口感染、肥胖、營養不良、高齡、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等局部和全身因素
發布於 2023-02-19 23:01
0評論
腹腔內的器官或組織自腹壁薄弱區或缺損處膨出,醫學上稱為腹壁疝,是外科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其中的70%以上是腹股溝疝,即人們俗稱的“小腸氣”。疝的成因:腹壁局部的薄弱、缺損,比如曾經接受手術,或者先天性局部腹壁薄弱等;腹內壓力增高;代謝的異常。腹壁疝的症狀:1、在腹部,可以看到或摸位於腹股溝區的腫塊,平臥休息時多數可以消失或縮小2、患者有局部的痠痛、脹痛感3、腫塊嵌頓無法回納則會引起劇烈的腹痛,甚至
發布於 2023-02-28 21:26
0評論
疾病介紹疝是一種古老而常見的疾病,俗稱“小腸氣”或“疝氣”,不論男女老少均有可能發生。絕大多數疝發生在腹壁,是由於腹壁組織薄弱,致使腹腔內臟器(如小腸等)從薄弱處突出而在腹壁上形成一個腫塊。臨床表現腹股溝疝是最常見的疝,突出的包塊發生在腹股溝處,有時可進入陰囊;臍疝的突出包塊發生在臍周;切口疝患者常有手術史,突出的包塊常在原手術切口部位;造口旁疝的突出包塊在腸造口旁,常合併造口向外隆起,導致造口
發布於 2023-01-09 11:26
0評論
中國正在逐步步入老齡化國家,目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近1、6億,佔總人口的12%。而且一個更為嚴峻的現實是,隨著新中國的同齡人步入老年,從今年起,全國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萬人發展到年增800萬人。人口老齡化加劇已經成為“未富先老”的中國最大的國情和最應優先考慮解決問題之一。根據我國學者與聯合國人口可預測至21世紀中期,60歲的老年人將達到4、37億,佔當時總人口的31%,21世紀的中
發布於 2023-01-16 07:41
0評論
最近在我的網站上有好幾個病友給我提問,說自己的肚子上長了一個“怪包”,開始的時候個頭很小,後來漸漸的越長越大,而且這個“怪包”是在站立位或坐著的時候變大,平臥位的時候就可以消失,完全摸不到了,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這幾位病友雖然病情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發病之前因為各自的原因腹部都曾做過手術(闌尾炎、結腸癌、膽囊炎膽石症等),出現“怪包”的地方就在原來做手術的切口瘢痕周圍。到了醫院
發布於 2022-12-26 04:45
0評論
腹壁切口疝(incisionalhernia,IH)是腹部外科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發生率約在5-20%間,糖尿病等高危病人發生率甚至可高達35%以上。巨大切口疝(largeincisionalhernia,LIH)是IH的一種重要類型,但國內外至今對LIH的定義尚未形成共識。參照歐洲疝學會及複雜腹壁疝的標準,考慮到對術式選擇的指導意義,目前多將IH寬度≥250px或疝與腹腔容積比≥15-20%作
發布於 2023-02-14 23:32
0評論
定義: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的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即稱為疝,疝最多發生於腹部,腹部疝又以腹外疝為多見,腹外疝是由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連同腹膜,經腹壁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突出所形成;按發生的部位,常見的腹外疝有腹股溝疝、股疝、臍疝、切口疝。腹內疝是由臟器或組織進入腹腔內的間隙囊內而形成。病因: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壓力增高是腹外疝發病的兩個主要原因。腹壁強度
發布於 2023-01-09 18:11
0評論
腹壁疝是腹腔臟器連同腹膜經腹壁薄弱處或孔隙突出而致。各種年齡均可能發生。以腹股溝疝最多見。其他還有股疝、臍疝、白線疝、切口疝等等。正常人腹壁上有一些薄弱的區域,如腹股溝管、股環。加上有的人腹壁某一部位發育有缺陷,如臍環閉鎖不全、腹白線缺損等。還有手術切口、外傷造成的腹壁損傷,老年肌肉萎縮造成腹壁肌肉薄弱等是發生腹壁疝的先決條件。腹內壓力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難、嬰兒經常啼哭、舉重、嘔吐等
發布於 2022-11-24 22:41
0評論
腹外疝是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經過腹壁或盆腔的薄弱點或缺損向體表突出而形成的,是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採用局麻下開放式無張力修補手術和腹腔鏡下疝修補手術治癒了大量病例。患者創傷小、易耐受、切口皮內縫合不拆線,恢復快,術後6小時即可進食和下床活動,一般術後第一天下午或第二天上午可以出院,在這裡就腹外疝手術後相關問題做一個說明。1、術後切口問題切口使用可吸收線皮內縫合,不需要拆線,出院當天我科住院醫生會
發布於 2023-03-27 03:11
0評論
疝成型之後,腹腔內的臟器某些部分會落到腹腔之外,造成腹腔壓力降低。機體在習慣了低壓之後,臟器一旦再回到腹腔內,就可能引起內臟功能紊亂。能否解釋其中原因?疝修補術後出現了內臟功能的情況,這就好比人與住房之間的關係。如果把腹腔比作住房,內臟比作是住在房間中的人,那麼,疝氣的形成就好比是主體結構外搭出的違章建築。而疝修補術就像是把違章建築拆除,讓住在違章建築中的人重新搬回主體結構內。如此,原本顯得寬鬆
發布於 2023-03-18 12: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