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病因未明的中樞神經系統白質脫髓鞘病變,具有時間多發性、空間多灶性的特點,多發於青壯年。西醫多采用激素或免疫療法,因不能有效預防復發,副作用較大,尚未取得滿意療效。因導師1975年不幸罹患此病,經中藥及激素治療,病情控制,至今未復發。導師在40餘年的行醫生涯中為很多MS患者進行中醫藥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在改善症狀,防止復發方面見解獨到。現將其總結如下:
1、對MS病因病機的認識:
MS以視力障礙、肢體活動不利或感覺障礙為主要表現,症狀的緩解與復發常交替出現,且漸次加重。中醫學並無與此對應的病名,可依其主要症狀進行歸類,如以反覆感冒,動則汗出,神疲乏力為主者歸為“虛癆”範疇;視力障礙輕者屬“視瞻昏渺”,重者屬“青盲”;以肢體運動障礙,甚至癱瘓為主要表現者屬“痿證”,走路不穩,共濟失調者相當於 “骨繇”。
導師認為,雖然MS臨床表現有別,但正氣不足是其根本病因,即所謂“氣所虛處,邪必湊之”;正虛為本,邪實為標,虛實夾雜,正邪相唬潛靜,母靜環巍,鑫鰨逶嘟,鑰墒芾邸撾逶,嘀歟蚱渲,饕簧碇紋簧耍嗉,取⒖人浴⒎錘賜飧械齲S輾⒈靜。桓沃魘櫳梗蔡醮鋃抑鬱,若精神過於緊張、壓抑或情緒不寧,六慾、七情皆可化火,熱氣怫鬱,玄府密閉,便成為發病的導火索;脾為百骸之母,氣血生化之源,脾臟虛弱,氣血生化乏源,不能上榮於目,則視物模糊;氣虛則麻,血虛則木,故周身皮膚感覺障礙、肢體乏力;腎臟乃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主骨,若病久及腎,致腎不藏精,精虧致頭目失養,則萎靡不振;骨髓乏源,則肢體癱軟無力;脾腎受損後,更易復發。
2、對MS治療方法的認識:
導師按其發病過程將MS分為三期:急性期、緩解期、恢復期,主張分階段論治,但均需予玉屏風散扶正固表,以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急性期以邪實為主,重在驅邪,輔以扶正;緩解期虛實夾雜,扶正祛邪兼顧;恢復期以正虛為主,重在扶正,防止復發。
2.1急性期:發病之初,多因勞累過度或情志內傷致玄府鬱閉,病情急且重,藥貴神速。症見發熱、咳嗽、煩躁、視力驟降、肢體活動不利或感覺障礙等,治以疏利玄府,扶正託毒;以丹梔逍遙散、玉屏風散加減;丹皮、梔子以散鬱化火;柴胡、當歸、白芍、茯苓以疏肝健脾;金銀花、蒲公英、魚腥草以清熱解毒;威靈仙清熱解毒,疏經通絡;黃芪、白朮、防風以益氣固表託毒。若食後腹脹,加青皮、陳皮;腹痛腹瀉者加厚朴、炒山楂、神曲等;少寐多夢者,加煅龍牡、生炒棗仁、夏枯草;肝鬱重者,加白蒺藜等。
2.2 緩解期:此期以脾氣虛弱為主,病情稍緩;治以補氣昇陽,疏散鬱熱;症見周身乏力、睏倦、納差、無力排便、視物不清或皮膚感覺障礙等,治以健脾益氣昇陽,以益氣聰明湯加減;人參、黃芪補益元氣;葛根、升麻、蔓荊子、防風輕揚升發,上行頭目,中氣既足,清陽上升,開啟玄府,則九竅通利,目明耳聰;脾氣健旺,則氣血充足,皮膚感覺如常,四肢健運;炒白芍、炒白朮補中焦順血脈;黃柏治腎水膀胱不足;淫羊藿、威靈仙以益氣力,堅筋骨,補腎託毒外出[2];筋脈攣急者,加蜈蚣、全蠍;四肢無力,上肢重者,取桂枝、桑枝,下肢重者加牛膝、桑寄生、獨活等。
2.3 恢復期:發病日久,累及肝腎,治以補益肝腎為主,重在防止復發;症見反覆外感、束帶感明顯、腰膝痠軟、鬱鬱寡歡、視物模糊等,以六味地黃丸加味以滋補肝腎,升發元氣;腎生精,神光充沛有賴腎精的上乘,用菟絲子、覆盆子、枸杞子補益肝腎之陰而明目,五味子酸收斂聚精氣;防風、升麻、葛根等風藥疏利玄府,載藥上行,以益精升陰上達頭目;素體虛弱者,予紫河車粉,有“返本還元”、療“諸虛百損”之效。
3、預防復發:
本病反覆發作,並呈進行性惡化的趨勢,是預後不良的主要原因[3]。導師強調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調護,才能有效防止疾病反覆發作。
3.1 謹防感冒:本病屬自身免疫性疾病,體虛外感是本病復發的主要誘因。過於勞累、生活不規律或飲食結構失衡都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易感外邪而發病。故應防寒保暖,適當鍛鍊身體,注意休息,謹防感冒。
3.2 保持心情舒暢:情志傷人是本病的潛在因素,危害尤重。若終日情緒緊張,過於激動或抑鬱焦慮,病則易進而不易退。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豁達樂觀。如《黃帝內經》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3.3 堅持用藥:本病急性期過後,病情趨於穩定,但不可放鬆警惕。堅持服用中藥,可減輕激素的副作用,改善全身症狀,預防復發。
3.4 謹慎注射疫苗:研究發現注射流感、乙肝疫苗可引發該病,雖然尚未得到廣泛認可,但應引起患者的重視,慎重注射疫苗。
4、驗案介紹:
高健生 男 38歲
住院日期:1975年11月 廣安門醫院
主訴:雙下肢進行性麻木4個月。
病史:1975年7月工作過於勞累後出現右下肢麻木,漸向上擴展,並波及左下肢,走路不穩,踩棉花感,束帶感逐漸加重,喘憋,腹脹明顯,臥床不起,二便障礙,每週週期性發熱,體溫高達39℃,戰汗後降至38℃;WBC:29400個/mm3;檢查:眼球向顳側轉動不充分,向左看時有眼震;咽反射消失,右半側聲帶不全麻痺;痛觸覺右L6以下,左L2以下過度敏感,音叉震動覺右髖關節以下消失,腹壁反射、提睪反射消失。舌紅、苔白膩,脈滑數。
診治:診為多發性硬化。予青黴素、鏈黴素肌肉注射,紅黴素靜滴;中醫辨證為溼熱伏於膜原,予達原飲合三仁湯治療,體溫仍居高不下;經中醫專家會診,考慮高熱傷陰所致,循《傷寒論》予竹葉石膏湯加減,一劑後體溫降至38℃以下,WBC降至18000個/mm3;可自行起床,在別人扶持下可上廁所。2天后轉院。
轉診日期:1975年12月15日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部病史及診斷同前。進一步行布氏桿菌、十二指腸引流液、前列腺液等檢查以排除體內感染,均無異常。白細胞:18000個/mm3;體溫波動於36-37.5℃。予地塞米松片1.5mg,口服,日4次,並逐漸減量;同時口服硫唑嘌呤、維生素B族。中醫辨證為氣虛發熱,予補中益氣湯加減以甘溫除熱;1976.2.9白細胞降至9100個/mm3;1976.3.9體溫恢復正常,束帶感及眼震消失,腹壁反射可以引出,感覺障礙明顯減輕。1976.4.1出院後,堅持每年服用中藥約3個月,治以扶正固表,健脾益腎為主,至今未再復發。目前已72歲高齡,仍堅持門診及參加各種學術會議。
按:本案中導師過於勞累,導致機體正氣不足,遇暑溼之氣而發病;因就診時已發病4月,熱邪傷陰致高熱不退,一劑竹葉石膏湯如扭轉乾坤,有效地遏制了疾病惡化;補中益氣湯治癒長期低熱;培正固本中藥有效防止復發,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在治療MS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5、體會 :
導師經過40餘年對中醫學的潛心研究,深悟經典,融會貫通,通過對玄府學說的深入理解,將益氣昇陽、益精升陰理論以及治未病思想靈活運用於中醫藥治療MS的臨床實踐,提出培正固本法應貫穿於治療MS始終,可有效延緩病情發展及防止復發。此觀點提升了中醫藥對MS的認識高度,提高了中醫藥的治療水平,具有較高的學術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