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的移位情況有14個。就是按照左右旋轉,前後仰俯,左右側傾來組合的。
正位
1、棘突:取直尺,將大多數棘突連成一線,偏移中線3毫米就有臨床意義。此時是棘突移位方向就是復位時頭的旋轉方向。順便說一下,腰椎的棘突移位方向就是側臥位復位時候的在上面的方向。這點很重要。
2、樞椎棘突呈山字型,尖處應該指在齒突內,在其外有意義。至於是第一頸椎還是第二頸椎旋轉,則看大多數椎體的位置。
3、雙側小關節間隙不對稱,一側有一側無。提示旋轉或側移。
4、環樞關節錯位,可以看到環齒間隙不對稱,環齒間隙顯示一側寬一側窄,則此時椎體向窄側旋轉,棘突向寬側旋轉,此時復位時頭的旋轉方向應該向寬側。
5、環樞關節的“八”字影不對稱。
6、同一椎間隙不呈長方形,呈一側寬一側窄,提示側傾。
側位
1、椎體雙邊徵:(椎體上下緣有兩條邊),提示有旋轉,若全部有,則說明體位的問題。
2、小關節突雙突徵:(關節突出現兩條邊,)提示左右旋轉。
3、椎體後緣連線在某處中斷,不呈連續的弧線,提示前後移位。這點在患者出現的臨床症狀上和X片上的病理部位比較吻合。不像其他一些x片徵,可能未必是患者目前致病的部位。
4、椎間隙狹窄:說明該處椎間盤退變。
5、椎管矢徑<11mm,考慮脊髓受壓。<8mm可以確定脊髓型頸椎病。
說明:雙邊徵和雙突徵對椎體不穩有早期診斷價值。兩種徵像都因不穩導致椎體旋轉。側位上由於椎體後緣無法重疊,而出現雙邊,小關節無法重疊出現雙突徵。過屈過伸位X片可以顯示頸椎是否穩定。
觸診
體位:患者坐正,頭和肩膀水平呈垂直。
手法:以拇指和中指張開呈爪狀,作兩側對合觸診,指頭以按壓和滑移為主要手段。
1、棘突:
有無偏歪(提示旋轉);有無棘突之間隙增寬(提示椎體有俯仰,有椎間盤突出膨出可能,此點在腰椎的判斷也十分有益處。當然還要加上引出壓痛);有無臺階感(滑脫可能)
由於棘突有分叉,分叉後可能出現一叉大一叉小的情況,只能做參考。
2、小關節突:
在棘突旁三釐米左右
有無凸凹(提示旋轉)
3、橫突:
在頸部兩側,第一頸椎側突在乳突正下。
用拇中指兩側一起按壓來判斷是否有旋轉移位。
頸椎病
臨床我們一般將頸椎病按引起起症狀的椎體位置,分三段。所謂上頸段病變,中頸段病變,下頸段病變。
上頸段:1、2椎。症狀以暈,枕後痛為主。治療:以放鬆枕下肌群手法,1、2椎整脊為主。急性期強調固定。中頸段:3、4椎。症狀主要以肩酸脹,交感神經症狀為主。推拿效果好。
下頸段:5、6、7椎。症狀以上肢出現放射痛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