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7 07:06

  血脂異常與動脈粥楊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密切。他汀類藥物問世後的十多年來,國際上多項用他汀類防治冠心病的大規模臨床試驗均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近年來有關貝特類藥物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結果也提示貝特類藥物對防治心血管事件的有益作用。來自循證醫學的啟示,有利於我們加深對血脂異常的人認識和推動血脂異常治療的進展,從而有利於強化冠心病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造福於人類。

  一、急性冠脈綜合徵的調脂治療

  急性冠脈綜合症(acute coronarysyndrome,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性心絞痛,是造成致死和致殘的嚴重心血管事件,尤其在早期各種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很高。以往有關調脂治療對冠心病防治所進行的大規模臨床試驗隨機選擇的研究對象為急性心肌梗死後3~6個月的患者,缺乏可靠的證據支持ACS早期進行調脂治療。2001年發表的2項臨床研究確立了調脂治療在ACS早期綜合治療中的地位。

  強化降脂降低心肌缺血試驗(The Myocardial Ischemia Reduction with AggressiveCholesterol-lowering,MIRACL)是首次進行的在ACS早期強化降脂治療的國際性大規模的多中心臨床試驗,3086例ACS患者發病後24~96小時內開始接受阿託伐他汀80mg/d或安慰劑共16周。結果顯示,阿託伐他汀組較安慰劑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臟停搏或心絞痛惡化住院的聯合終點危險下降16%,心絞痛及腦卒中相對危險分別下降26%和50%。這一試驗結果填補了在ACS早期應用調脂藥物對冠心病二級預防的空白。

  1995-1998年在瑞典的58所醫院進行的前瞻性隊員研究,19599例患者存活於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入選,隨機分子為他汀類藥物組(5528例)和非他汀類藥物組(14071例)。他汀類藥物組的一年死亡率較非他汀類藥物組降低25%,用藥3個月內即顯示有益效應,並且在所有年齡、性別、不同臨床基線特徵、過去史亞組均如此。說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開始他汀類藥物治療可明顯改變預後,強調早期用藥的重要性。

  因此,對因ACS住院的患者,入院後立即或24小時內應進行血脂測定,並以此作為治療的參考值。若LDL-C>2.6mmol/L則應進行藥物調脂治療。ACS早期開始調脂治療不僅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改善心肌缺血,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調脂治療的依從性。

  正在進行中的有關ACS時早期應用他汀類藥物的大型臨床試驗,如在澳大利亞正在進行的PACT研究,入選10000例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症狀出現24小時內隨機雙盲地接受普伐他汀類治療,觀察隨訪其中不良事件等研究終點。另一項國際性研究(A-to-Z試驗)對入選的AC患者早期開始辛伐他汀的長期治療,觀察對心血管死亡、再發梗死、再發ACS和腦卒中等主要終點的影響。這些大型研究將進一步為支持他汀類藥物在ACS患者中的早期應用提供證據。

  二、冠脈血管重建與調脂治療

  血管重建包括經皮冠狀動脈干預(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graft,CABG),是治療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和閉塞的重要手段,但血管重建後的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仍很高。眾多已完成的冠心病預防的隨機臨床試驗一致顯示,他汀類藥物除可顯著降低總死亡率、心血管病死率、致死性和致死性心梗率外,還可顯著減少因心肌缺血惡化所需的PCI和CABG,以及CABG和PCI後的不良心血管事件。

  來適可干預預防試驗(Lescol Intervention PreventionStudy,LIPS)在冠心病患者首次PCI後平均2.7天使用氟伐他汀80mg/d,隨訪3~4年,觀察氟伐他汀對PCI後出現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的影響。結果發現,與安慰劑組比較,氟伐他汀使主要不良心臟事件的發生率降低22%,在糖尿病或多支血管病變患者中更為顯著,並獨立基線TC水平。

  有研究前瞻性觀察他汀類藥物對PCI後的早期和長期預後的影響。共計5052例患者行PCI,其中1337例(26.5%)PCI前已服用他汀類。結果表明,術前已服用他汀類藥物者30天死亡率下降47%,6個月時下降33%,提示在PCI前服用他汀類藥物者可降低早期和長期死亡的危險性。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試驗(Post-CABG)是比較二種降脂方案對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患者大隱靜脈橋粥楊硬化進展的作用的大規模試驗。積極降脂治療組(LDL-C水平降至93~97mg/dl)與中度降脂治療組(LDL-C132~136mg/dL)比較,移植的大隱靜脈和天然的左主幹病變進展或完全閉塞延緩,再次血管重建率降低30%,複合終點事件(死亡、CABG或PCI)減少24%。

  對於穩定性冠心病患者,藥物治療還是血管重建治療效果好一直存有爭議。阿託伐他汀與血管重建術比較(Atorvastatin versusrevascularizationtreatment,AVERT)的研究目的是比較積極降脂治療與PTCA治療穩定性冠心病的療效。314例穩定性心絞痛且有PTCA明確適應證的患者隨機分為阿託伐他汀治療組(80mg/d)和PTCA+常規治療組,隨訪18個月。阿託伐他汀治療組的缺血事件比PTCA組減少36%,至首次缺血事件的時間顯著長於PTCA組。研究結果首次顯示,至少在部分穩定性冠心病患者,強化降脂對心肌缺血的控制可能優於PTCA。

  因此,對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積極調脂可治療可減少對血管重建的需求,對已經接受血管重建治療的患者,需強調血管重建後聯合強化降脂以全面改善心血管預後,二者的聯合應用可能優於其單一應用。

  三、注重升高HDL的作用

  流行病學研究已充分證實低HDL-C是冠狀動脈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HDL-C水平與冠心病的危險性之間呈持續性的反比關係,獨立於LDL-C及VLDL-C水平,亦獨立於冠心病的非血脂性因素。據統計,HDL-C每增加1mg/dL,男性冠心病的危險減少2%,女性減少3%,並且伴隨的心血管病死率也顯著下降,男性下降3.7%,女性下降4.7%,其下降獨立於LDL-C。因此,HDL-C在冠心病發病中的作用已得到重現。

  大多數冠心病患者的血TC或LDL-C水平均無明顯升高,而低水平的HDL-C往往是主要的血脂異常,這樣給制定調脂治療的主要目標帶來困惑。1999年發表的一項以升高HDL-C觀察心血管事件為終點的退伍軍人HDL-C干預試驗(VeteransAffairs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terventionTrial,VA-HIT),用吉非貝齊治療HDL-C水平低下而LDL-C正常的冠心病患者。1年後,治療組TC水平降低2.8%,LDL-C不變,TG降低24.5%,HDL-C增加7.5%。治療組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聯合終點減少22%。試驗證明,冠心病患者在末降低LDL-C的情況下,升高HDL-C同樣有顯著的的臨床效益。

  低HDL-C常同時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癥和小密LDL,稱之為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譜(atherogenic lipoproteinprofile,ALP)。ALP常與包括糖代謝異常、餐後脂血癥、高血壓、中心性肥胖,炎症反應和血栓形成趨勢在內的代謝綜合徵密切相關。由於危險因素比較集中,ALP是冠脈病變進展加快的標誌,高危人群中常會出現ALP。因此在冠心病二級預防中,在注重降低LDL-C的同時應全面改善ALP。

  貝特類藥物是目前常用的一類調脂藥,對降低TG和升高HDL-C都有明顯的效果,同時也可輕度降低TC,減少小密LDL。已有臨床試驗表明此類藥物可延緩冠狀動脈病變的進展,降低冠心病事件發生的危險性。有關貝特類藥物降低冠心病病死率和總病死率的相關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屆時將為確立升高HDL-C水平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地位提供循證醫學的證據。

  四、血脂異常調脂治療的目標值

  自1988年以來,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組三次制定血脂異常治療指南,特別是90年代以來國際上五項里程碑式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的問世為血脂異常治療指南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基礎。1997年我國制定了血脂異常防治建議。無論國際國內的指南或建議均強調根據有無冠心病和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的多少進行分層治療。

  1、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1993年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組(ATP)第二次制定的目標值(ATPⅡ)建議,對於無冠心病但有少於2個冠心病危險因素者調脂治療的目標值LDL-C<160mg/dL,已有2個或2個以上危險因素的非冠心病患者LDL-C<130mg/dL;冠心病患者藥物調脂治療應使TC<180mg/dL,LDL-C<100mg/dL,這一標準被許多國家借鑑並採納。2001年發表的ATPⅢ關於冠心病防治的分層治療中LDL-C的標準仍沿用ATPⅡ的建議,並且提出理想的HDL-C水平應>40mg/dL。

  在ATPⅢ中,除再次明確規定冠心病患者調脂治療的LDL-C目標值外,還提出對冠心病等危症的強化降脂治療,包括:①由其他臨床表現的動脈粥楊硬化,包括周圍動脈疾病、腹主動脈瘤和症狀性頸動脈疾病等;②糖尿病;③存在多項危險因素且預計10年冠心病危險性>20%。

  2、中國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我國的心血管病專家根據美國的ATPⅡ和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方案,制定了我國的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冠心病患者接受調脂治療,其血TC和LDL-C應達到的目標值與ATPⅢ相同。

  3、歐洲心臟病學會制定的冠心病防治指南中血脂干預建議:對於已患有冠心病或其他動脈硬化性疾病的患者,應將血TC降至190mg/dL以下,LDL-C降至115mg/dL以下。但是此干預建議未制定出有關HDL-C和TG的治療目標值。

  國內外對於冠心病患者治療中TC和LDL-C需調整的目標值研究較多,但對TG和HDL-C目標值的研究相對較少。2001年發表的ATPⅢ和1997年我國血脂異常防治建議將調整TG水平<150mg/dL作為理想的目標值。理論上HDL-C目標值是越高越好,但亦無足夠證據,ATPⅢ建議至少應>40mg/dL。

  雖然多數指南將冠心病患者的LDL-C<100mg/dL作為目標值,但國際上仍有研究在探索調整LDL-C的最佳水平。Post-CABG和AVERT研究認為,LDL-C低於100mg/dL,如達到77mg/dL,冠脈事件減少更多。國際上2項正在進行的大規模試驗,如治療到新的目標水平(TNT)試驗和PROVE

  IT試驗觀察他汀類治療使LDL-C水平降至100mg/dL以下對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其結果將有助於提出冠心病患者調整LDL-C治療的最佳水平。

血脂異常的治療方法是甚麼?相關文章
1、血脂與心肌梗塞、冠心病: 冠心病也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冠狀動脈是專門給心臟供血的動脈,由於過多血脂沉積,造成動脈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臟缺血,發生一系列症狀,即冠心病。 引起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高血脂、吸菸、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缺乏體力活動、精神過度緊張、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藥等。其中,高備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調節血脂是防治冠心病的最基本療法;血清總膽固醇水平下降1%
發布於 2023-05-08 22:25
0評論
①生活方式,包括膳食營養、體力活動、精神應力、情緒變化、菸酒嗜好等; ②藥物作用,諸如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腎上腺皮質激素、口服避孕藥等; ③內分泌代謝障礙,主要有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肥胖、高尿酸血癥等; ④某些疾病,如腎病綜合紅斑狼瘡、骨髓病等。 此外,血脂(蛋白)的測定可明顯受實驗室和受檢者取血時狀況的影響。抽血應在保持平素飲食半個月、禁食12小時後進行,前一天不飲酒和作劇烈活動;
發布於 2023-05-08 22:18
0評論
在一部分病人,特別是中老年病人,慢性腎臟疾病和血脂異常常常同時存在。另外慢性腎臟疾病也是一個引起血脂異常的因素之一。目前已知,慢性腎臟疾病和血脂異常均為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慢性腎臟疾病病人血脂異常的特點:早期即可引起脂蛋白代謝紊亂,造成各種類型的血脂異常;血脂異常的主要類型是血漿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和血漿三酰甘油增高。為了減少血脂的增高,提倡選擇食用植物油,並保證每天攝入的油控制在20克
發布於 2023-03-13 00:21
0評論
山楂菊花飲:山楂、金銀花、菊花各2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天3次。 海帶綠豆湯:海帶、綠豆各100克,紅糖15克。將海帶泡發、洗淨、切絲,與綠豆共煮至熟爛,加紅糖調味即可,每天2次,宜常吃。 桑椹黑芝麻粥:黑芝麻、桑椹各60克,粳米50克,白糖10克。將前三味洗淨、搗碎,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共煮成糊狀,加白糖調味即可,每天2次
發布於 2023-05-08 22:38
0評論
1、甚麼是血脂?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統稱為血脂。血漿中的脂類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遊離脂肪酸等,它們在血液中是與不同的蛋白質結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從飲食中獲得的,少部分是人體自身合成的。2、甚麼是高血脂?血脂異常是指血中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
發布於 2023-02-01 13:42
0評論
調節飲食結構的原則:限制攝入富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選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維生素、纖維(水果、疏菜、麵包和穀類食物) 具有降血脂的食物: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個)、生薑、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改善生活方式:a.減肥:肥胖就是脂肪過剩,也是動脈樣硬化的外在標誌。b.戒菸:菸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發和加重動脈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c.控制酒精:酒對人體少飲有利,多飲
發布於 2023-05-08 22:31
0評論
多吃穀類少吃肉 飲食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增多可明顯升高總膽固醇水平,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肉、蛋、乳、脂等食物中。患者每日攝入的膽固醇總量不應超過300毫克(相當於1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如已患冠心病或其他動脈粥樣硬化症,每日攝取的膽固醇量應減少至200毫克。 患者的飲食應以穀類食物為主,粗細搭配。另外,豆類和綠色蔬菜、水果等含膽固醇較少,應適當多吃。當然,患者還必須嚴格控制體重,使每日從食物中獲得
發布於 2023-05-08 22:45
0評論
代謝綜合徵:這一概念最早由Reaven於1988年首先提出,以後又有學者稱之為胰島素抵抗綜合徵或X綜合徵,是一組與心血管病危險相關聯的多症候群的綜合徵,往往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是心血管疾病及相關疾病防治的主要問題,也是目前臨床和基礎研究的熱點。代謝綜合徵患者的血脂異常主要表現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包括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乳糜微粒及其殘粒]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增加。
發布於 2022-10-19 13:29
0評論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於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一般說來,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於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血漿中所含脂類統稱為血脂,血漿脂類含量雖只佔全身脂類總量的極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內源性脂類物質都需經進血液運轉於各組織之間。因此,血
發布於 2022-09-25 04:11
0評論
概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在在飲食方面已經不像以前那樣苛刻了。但是問題也隨之而至,很多人喜歡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加上也不忌菸酒,導致身體內不正常。血脂檢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它可以放映人們在心血管方面的真實情況。但是由於人們並不關心這些,血脂情況常常給忽略。以下來介紹一些血脂檢查前的注意情況還有一些指標說明。 步驟/方法: 1、 檢查血脂之前,一定要在前一天晚上就禁食,空
發布於 2023-10-27 21:1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