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一般老百姓都知道,在乳腺上摸到一個比較大的質硬包塊,擔心自己得了乳腺癌,才著急忙慌的去醫院檢查。如果這個時候才確診乳腺癌,多數都是屬於進展期乳腺癌(也叫浸潤性乳腺癌),其實已經不太早了。
任何癌症都有個開始階段,如果癌細胞還呆在原地方,沒有向周圍組織浸潤擴散,醫學上叫“原位癌”。那麼原位癌和浸潤癌的標誌是甚麼呢?上皮組織層下方有層膜,叫基底膜,癌是由上皮細胞惡變而來的,當癌細胞突破基底膜後就叫浸潤癌,沒有突破這層膜就叫原位癌(如下圖所示)。
乳腺是由很多分泌乳汁的腺體組成的,有多個腺葉及其導管,導管和腺泡四周由上皮細胞構成的(下圖)。乳腺癌就是由這些上皮細胞惡變而來的,乳腺原位癌就是指還沒有突破乳腺上皮細胞下的基底膜,一旦突破基底膜就叫浸潤性癌。
乳腺原位癌會不會轉移呢,可以治癒嗎?不會轉移,是因為上皮層內沒有淋巴管和血管(轉移是因為癌細胞進入了血管和淋巴管後往遠處跑)。而基底膜以下就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淋巴管,癌細胞一旦突破基底膜以後就可能進入血管和淋巴管內而擴散。所以在原位癌階段,手術切除後就治癒了,但到了浸潤癌階段就可能跑到淋巴和血液內,光靠手術就可能清除不完全。
普通老百姓對“乳腺原位癌”並不太瞭解。預計美國在2015年將新發現60290個乳腺原位癌,將佔整個新發現乳腺癌患者的20%。在我國,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應該這個數字不會太小。大約83%的乳腺原位癌來自於乳腺導管上皮細胞,約12%的來自於乳腺的腺泡管上皮細胞。
是不是所有的乳腺原位癌都會發展成浸潤性乳腺癌呢?過去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不治療的話最終將成為浸潤性癌。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原位癌都會變為侵潤性癌,大約有20%~50%未經治療的乳腺原位癌才會最終發展為浸潤性乳腺癌。到底是甚麼原因有的不發展成浸潤性癌,而有的卻發展為浸潤性癌?但不幸的是,目前還不知道是甚麼原因。
乳腺原位癌的發病率是個甚麼狀況?美國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所有年齡階段,總的發病率每年每10萬人有14.4~25.8個發病,在我國估計是23.9。隨著年齡增加,發病率越來越高,70~79歲達到高峰:40歲之前大約3.4/10萬,40~49歲約37.9/10萬,50~59歲約57.9/10萬;60~69歲約81.8/10萬,70~79歲約84.3/10萬,80以上約47.4/10萬。
發生乳腺原位癌的危險因子?所謂危險因子,就是在某些情況下,發病率會比普通人群明顯增高。在英國對120萬女性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具有如下因素的人發病率升高:
1、不生育或少生育;
2、第一胎生育年齡大;
3、絕經年齡超過50歲;
4、有乳腺癌家族史;
5、更年期或絕經期使用過雌激素替代治療;
6、乳房密度高的女性。過去認為月經初潮年齡小、肥胖和嗜酒為高危因子,但該研究卻發現沒有明顯關係。
怎樣早期發現乳腺原位癌?乳腺原位癌很微小,少部分人因為乳房疼痛等不適去醫院就診,或者因為發現“良性”的包塊在手術切除以後發現有細胞癌變。因大多數沒有任何表現,既摸不到包塊也沒有不適,所以很難發現。所以,早期發現主要依靠定期的體檢,目前全國都在開展女性的乳腺癌篩查,在篩查中發現了很多的乳腺原位癌或早期癌。檢查手段主要依靠乳腺鉬靶(乳腺X線檢查),如果鉬靶顯示局部結構紊亂、有鈣化點、導管有擴張等表現,就要引起重視,聽醫生的建議早期處理。年齡大於40歲、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應該警惕。切忌太軸、一根筋,不聽醫生的建議和意見而追悔莫及(在臨床上一根筋的人還不少,總質疑醫生的建議)。美國從2000年左右開始在全國女性體檢中普及乳腺鉬靶檢查以後,整個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
檢查發現了異常怎麼處理?對於乳腺這種受性激素影響大的器官來說,有異常了,尤其醫生懷疑有惡性可能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一定先要排除惡性可能以後才考慮保守治療,保守治療期間也要密切的觀察複診。我們國家存在一些不好的觀念問題,一些人愛聽信某些“神叨叨的醫生”或者鋪天蓋地的“神藥”,天天喝“罐罐藥”“神仙丹藥”之類的不畏懼,就是忌諱“開刀”二字,一個微創的小手術比成天喝“湯湯藥”要輕鬆得多。改變我們的觀念,可以減少很多的“悲劇”。
對於乳房上孤立性的包塊,無論良惡性,我的觀點能切還是把它切掉,不要養虎為患,即使有些惡變率很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小概率的事情究竟是否發生到個人身上,目前也只有“天”知道了。觀察保守期間要經常去醫院複查,既花錢也費功夫,還提心吊膽的生活。手術並沒有那麼恐怖。
多數乳腺原位癌,既沒有症狀,不痛不癢的,也摸不到包包塊塊,基本都是在體檢時做乳腺鉬靶檢查發現的。鉬靶檢查報告有BI-RADS分級,這是專業醫生看了鉬靶片子後的一個判斷,一共分為5級:1級(陰性,無異常發現);2級(良性的);3級(良性可能,惡性幾率低於2%,注意6~12月左右要複查);4級(惡性可能,幾率在30%以上,需要取活檢);5級(惡性幾率95%以上,必須馬上處理)。這個分級系統再結合個人病史和其它的檢查,如B超、核磁等,臨床醫生會綜合判斷,給您一個合適的建議或意見。
怎麼取病理活檢?如果需要進一步排除惡性的可能,決定是立即手術還是定期觀察,那就需要取點病變組織出來做病理檢查,取活檢的方式有兩種:
1、乳腺活檢針,這是一種專門的真空針,在B超或核磁的定位指引下,把病變組織取一塊出來化驗,當然這個並不是100%能取到,太微小的話,有可能就錯過了,這個方法的花費也較貴;
2、手術切除做病理檢查,用B超定好位後,打個局部麻醉、切一個小口,把病變範圍的組織全部都切下來,送病理檢查,可靠性高,花費也不高,就是多了個刀口。
一旦病理明確了診斷,肯定需要手術處理,手術方式和方法參見以後的專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