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臨床上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平時沒有心悸、胸悶、黑蒙等症狀,在常規體檢時發現有預激綜合徵的心電圖表現。有的患者十分緊張,恐怕自己出現惡性心律失常事件而致猝死;而另一些患者不以為然,認為反正沒有心動過速發作,平時也沒有不適症狀,就不做進一步檢查。那麼到底甚麼是預激綜合徵呢?上海仁濟醫院心內科徐瑾
預激綜合徵(WPW)就是在患者的心房心室之間存在一個或多個房室旁路(APs),其在心電圖上有心室預激的特徵性表現,並且在某些患者可發作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室上速一種,突發突止,心室率絕對勻齊,可達150-220次/分)或者房顫(發作時心室率絕對不規整,合併旁道預激前傳時,心室率可以很快,從而出現室速、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事件,患者可出現黑蒙、暈厥等症狀,甚至發生猝死)。由於目前心臟射頻消融技術阻斷房室旁路根治預激綜合徵已經很成熟,成功率可達95%以上,因此有症狀的患者都建議進行射頻消融治療。那麼對於無症狀的預激綜合徵患者,需要射頻消融嗎?
發表在2012年的國際權威性心血管雜誌Circulation上的一項前瞻性隨訪研究發現:對有一次室上速發作的預激綜合徵患者,如果不進行導管消融,通過長達5年的隨訪,惡性心律失常事件(指一次可能威脅生命的心律失常發作,記錄到一次持續性房顫發作合併最短的預激RR間期為250ms;或指一次非常快的房顫或者室顫導致突然有效血流喪失、血流動力學紊亂和心臟停搏,需要進行心肺復甦和/ 或電除顫)發生率為7%,血流動力學紊亂和心臟停搏發生率為1.4%。短AP-AERP(指旁道不應期很短,可引起很快心室率的心動過速)、多個旁道的存在均可使室上速(ARVT)轉變為房顫(AF),從而導致惡性心律失常事件和猝死。而無症狀性預激綜合徵患者同有症狀者一樣,短AP-AERP、AVRT轉變為AF、多根旁道存在也是其發生惡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險因素。無症狀預激和有症狀預激患者預後不良的因素是相同的,預後好壞與旁道的內在電生理特性相關,而與症狀無關。我們在臨床上就碰到過好幾例患者,平素只有預激的心電圖表現,由於沒有症狀,也未進行進一步檢查,但在某次應激情況下(如有的患者在飲酒後或運動或情緒激動時)突發房顫伴預激前傳,發生了低血壓休克、黑蒙、暈厥等現象,最後還好搶救及時,通過緊急電覆律脫離了危險;之後我們給他們進行了射頻消融,根治了預激旁道,使患者獲得了康復。這幾例患者一發病就十分兇險,如果搶救不及時,就會發生猝死。那麼我們如何防患於未然,從眾多的預激綜合徵患者中發現有潛在猝死風險的患者呢?
根據我們的經驗,結合2012年國際PACES/HRS專家共識:對於預激綜合徵的患者需要應用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的兩大類檢查,進行危險分層。非侵入性檢查如心電圖:在預激合併房顫的患者,測量最短預激RR間期(SPERRI),可以對旁路的前傳功能進行更為真實的評價,如果SPERRI在220ms-250ms之間,尤其是短於220ms,被認為是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如果表現為間歇性心室預激,則相對低危。但是大多數患者僅有竇性心律合併預激的心電圖表現,沒有發生過房顫,因此就無法進行評價,而當其發生房顫時,在有些患者就出現了危險。如何在無症狀的預激患者中發現高危患者呢?侵入性電生理檢查就很有必要了。這裡雖然提及侵入性,有些患者會害怕,其實這是一個風險很小的微創性檢查,可以對旁路前傳功能作出有效評價,測定AP-AERP,並測定有無多根旁道;如果電生理檢查中發現AP-AERP很短,或者存在多根旁道,那麼發生惡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概率就很高,我們可同時進行射頻消融根治旁道。
上海市仁濟醫院是全國最早開展電生理檢查和射頻消融治療預激綜合徵、室上速及各種心律失常的醫院。如果您有預激綜合徵,不管您有無症狀,可以到我們仁濟醫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