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相比其他骨科手術非常不同的一點,是術後需要終身隨訪。這一特點決定了一個合格的關節外科醫生必須要做更多的術後臨床工作,同時也意味著在病人身上將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然而為甚麼要隨訪,隨訪的重要性到底體現在哪裡?這不僅是許多病人不甚瞭解的事情,甚至也是不少手術醫生尚未認識到的。下面我就這個問題展開分析。
首先,關節置換術後為甚麼需要隨訪?這是因為人工關節將伴隨病人終身。生命不息,關節的活動就不會停止。而植入體內的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又是有限的。一旦關節假體出了問題,就需要做相應的處理,以繼續維持病人關節的功能。如果不對置換了關節的病人進行隨訪,醫生就無法瞭解術後人工關節的功能恢復情況,無法評估手術的效果,無法及時發現可能導致後期失敗的各種蛛絲馬跡,無法避免某些本來完全可以避免的棘手問題。其實人工關節就好比一輛汽車。大家都知道汽車在行駛了一定的里程後就需要定期保養,對重要結構進行檢查和維護,為的是減少汽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人工關節的結構比汽車簡單得多,但是因為位於人體內,實際又比汽車要複雜得多,因此需要比汽車更精細的保養,這就是定期的臨床隨訪。可以這麼說,系統的術後隨訪為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最終成功提供了最完善的保障。
其次,術後隨訪需要做些甚麼?術後隨訪一般都在門診進行。由於普通的門診病人數量多,時間有限,所以最好開設人工關節術後隨訪的專病門診。在隨訪的過程中,醫生需要仔細聽取病人自上次隨訪以來發生的各種主觀自覺變化,以及對症狀改善和功能恢復的滿意程度(包括術後未能達到的目標)。然後,醫生需要對病人進行仔細的關節活動度和各項功能指標的檢查,並且完成術後的功能評分(例如髖關節Harris評分和膝關節Knee Society評分)。此外,醫生還需要常規為病人拍一張人工關節的X光片,並且對照前一次或幾次的片子,分析判斷有無假體磨損,假體周圍骨溶解,假體鬆動,甚至關節內感染等遠期併發症的表現。最後,醫生要根據隨訪的綜合結果對病人下階段的康復提供建議和指導。醫生會將隨訪的具體內容記錄在案並作為資料長期保存。整個隨訪過程是一項非常正規,系統和嚴謹的臨床工作。然而,由於很多醫生缺乏對臨床隨訪的重視,這項重要的工作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很好的開展。
最後,我想呼籲的是,人工關節術後隨訪需要同時得到醫生和病人的高度重視和鼎力支持。作為醫生,應當定期主動地隨訪人工關節術後的病人,而不是做完手術就萬事大吉。作為病人,應當主動地配合醫生的要求進行隨訪,不能有不適時才去隨訪,沒問題時就不願隨訪(這也是目前病人身上的通病,主要是醫生自身不重視,沒有對病人進行宣教所致)。我在門診碰到不少病人,自從手術做完後就和醫生失去了聯繫,沒有做過一次檢查,沒有拍過一張片子,等到若干年後自覺關節出了問題再來找醫生時,醫生已經很難處理了,因為出現了諸如嚴重磨損,大片骨溶解和假體鬆動甚至移位之類的併發症,雖然可以再做翻修手術,但是手術難度和失敗率大大增加,病人的治療費用往往也直線上升。其實,這一切本來都可以避免。即使人工關節最終都免不了失敗,經過定期隨訪而及早發現的問題也可以使後續治療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預後明顯改善,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給醫生留下一個高難度的手術,也避免給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和病廢。這就是術後隨訪的最大意義所在。
如果你是一位人工關節手術後的病人,在讀完這篇文章後,請先看看自己這麼多年是否曾經隨訪過?為自己做手術的醫生是否主動聯繫過自己?如果你已經和手術醫生失去了聯繫,請到我的專家門診(每週四)或專病門診(每週一下午)來看一下。我願意為所有和醫生失去聯繫的病人提供系統的臨床隨訪。
為甚麼在人工關節手術後要進行術後隨訪
發布於 2023-01-10 10:01
為甚麼在人工關節手術後要進行術後隨訪相關文章
每次看門診都有支架術後前來隨訪的患者,有本市的、也有外地特地前來我院隨訪的,不同醫院對待支架手術之後的隨訪差別很大,有的根本沒有出院隨訪醫囑,有的是寥寥幾句,很少醫院可以把出院以後注意事項和需要隨訪的內容清楚地寫給病人,以至於讓病人出院以後摸不著方向,四處諮詢、來回奔波。其實,支架手術作為一項越來越普及的治療方法,應該有標準的隨訪計劃,不管在哪裡做的手術都應該遵循相同的方案,術後的治療和隨訪同質
發布於 2023-01-25 15:57
0評論
1、術後複查,兩年之內,每三月一次;兩到五年,每半年一次;五年之後,每一年一次。2、複查內容,主要做甲狀腺、頸部B超和甲狀腺功能(空腹查血,半小時後吃早飯)。另外,術後每滿一年,需要做胸部平片或胸部ct平掃瞭解肺部情況。 3、術後應該低碘飲食。紫菜,蝦皮,海帶,雞精儘量不要吃,海鮮,鮑魚,海參少吃,十字花科植物:捲心菜,白蘿蔔等少吃。其他飲食基本與常人無異。儘量吃無碘鹽;如家中有未成年的幼兒,可
發布於 2023-02-03 10:02
0評論
1、預防與調護(1)適當降低膳食的脂肪和肉類含量,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2)對結直腸腺瘤應定期複查及時切除。(3)對結直腸慢性炎性疾病,特別是長期慢性潰瘍性結直腸炎,要警惕癌的發生,定期進行直腸指診、X線或纖維細腸鏡檢查。(4)對50歲以上病人,每年檢查大便潛血2次,有助於較早地發現症狀不明顯的結腸癌。2、術後隨診(1)術後2年內每3個月隨診一次,特別是第一次隨診應在術後3月進行。每次隨診應包括
發布於 2022-09-29 00:49
0評論
身患癌症當然是一種不幸。但是不幸發生之後,需要的是面對的勇氣和克服的信心。乳腺癌從診斷到手術到出院,往往只要2-4周。但是,乳腺癌的治療還沒有結束,整個治療週期要半年左右,甚至更長。有的患者覺得:手術完了,就好了;化療、放療都做了,也就不上心了。需要說明的是隨訪有重大的意義,同樣不可忽視。征服乳腺癌,不僅需要勇氣和信心,也需要合適的診療策略和正確的隨訪指南。手術和放化療都是短期的處理,隨訪是乳腺
發布於 2023-02-03 09:42
0評論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一個內分泌腺,甲狀腺球蛋白是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是濾泡腔內膠質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狀腺激素的來源,它是甲狀腺組織所特有的一種抗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正常人及各種甲狀腺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常可檢測到。它的抗原性、血清含量和組織定位已被用來研究甲狀腺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後療效的評價。研究發現甲狀腺癌伴遠處轉移者在行全甲狀腺切除和術後經I放射治療,血清TG
發布於 2023-01-31 14:37
0評論
1、體檢:3個月進行一次病史詢問及物理檢查,包括詳細詢問近期病史。對於術後恢復順利的患者,若再次有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排便習慣再次改變,盆腔疼痛或會陰部大腿內側疼痛,不明原因刺激性咳嗽、腹脹及腸道出血等,均有復發可能。全面查體,檢查腋窩、鎖骨上和頸部淋巴結,腹部主要檢查肝脾,是否有腹部包塊,肛門指診可以及時發現直腸或盆腔的復發灶,這些體檢結果對治療有一定的參考意義。2、CEA:是監測結直腸癌術後
發布於 2023-01-09 16:16
0評論
目前從2010年上海市惡性腫瘤的統計數據來看,癌腫高居上海居民第二位的死因,其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為第二位,死亡率為第三位。從全球疾病譜的變化趨勢分析,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等因素改變,我國的大腸癌的發病率也明顯增高,類似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疾病變化汰勢。儘管目前大腸癌的診斷、符合循證醫學的手術根治術式、術後輔助放化療和基因治療等多學科診治理念的更新和提高,但是總體的結直腸惡性腫瘤的5年生存率
發布於 2023-01-19 21:31
0評論
1、肝癌肝移植概況原發性肝癌包括為肝細胞性肝癌、膽管細胞癌和兩者的混合細胞癌。我國原發性肝癌發病率達80/100萬,因就診時大多屬中晚期,且80%以上的病人合併肝硬化,實際手術切除率<30%,術後複發率>70%。肝移植術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為治療各種肝病終末期唯一有效的手段。肝移植作為治療肝癌的較為有效的手段,具有徹底根治腫瘤的同時又治癒肝硬化的特點,在肝癌外科治療上有著傳
發布於 2023-02-20 16:21
0評論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一個內分泌腺,甲狀腺球蛋白是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產生的一種蛋白,是濾泡腔內膠質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狀腺激素的來源,它是甲狀腺組織所特有的一種抗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正常人及各種甲狀腺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常可檢測到。它的抗原性、血清含量和組織定位已被用來研究甲狀腺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後療效的評價。研究發現甲狀腺癌伴遠處轉移者在行全甲狀腺切除和術後經I放射治療,血清TG仍較高。
發布於 2023-01-31 17:17
0評論
術後康復是影響全髖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效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長期以來,很多醫生只重視手術操作本身,而忽視了術後康復訓練;而很多患者往往也喜歡把手術效果的好壞寄託在醫生身上,忽視了自身鍛鍊的重要性。這一類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多數醫生在術後康復問題上傾向於保守。這種保守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也有一部分是緣於目前複雜的醫患關係。因為保守,醫生不建議患者早期進行康復鍛鍊,不鼓勵患者早期下地行走
發布於 2023-01-10 10: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