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結石按照解剖部位分為肝內膽管結石、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三種,其中,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合稱為肝外膽道結石。
肝內膽管結石多由於飲用水不衛生,導致膽道蛔蟲或鉤蟲感染,進一步發展成肝內膽管結石。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飲用不衛生的河水井水越來越少,感染膽道蛔蟲或鉤蟲的機率也越來越少,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率很低,特別是上海這樣的經濟發達地區,幾乎很少能見到肝內膽管結石病人。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肝外膽道結石,特別是膽囊結石的發病率顯著上升,發病率為10%左右,即10個人就有1個人患此病。因此,本文就肝外膽道結石的內鏡(腹腔鏡、膽道鏡、十二指腸鏡)治療做一介紹。
肝外膽道結石病人中,最常見的是膽囊結石,其次是膽囊結石合併膽總管結石,少數人僅有膽總管結石,無膽囊結石。
以下就肝外膽道結石這三種情況,根據本人的治療體會,結合國內外治療進展,談談如何綜合應用腹腔鏡、膽道鏡、十二指腸鏡,根據每個病人的病情,進行個體化微創治療,使病人得到痛苦最小、治療效果最佳的治療方法。
一、膽囊結石的內鏡治療方案
1、腹腔鏡膽囊切除(LC)治療膽囊結石
適合於大部分有腹痛症狀的II期甚至有併發症的III膽囊結石病人,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現已成為膽囊切除的金標準,已在廣大醫院普遍開展。
2、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治療膽囊結石
即採用腹腔鏡微創方法,在膽囊底部做一切口,用膽道鏡將膽囊內結石取出,然後縫合膽囊創口。
此種手術方法簡單,不會發生切除膽囊時可能存在的膽管損傷等嚴重併發症,並且保留了膽囊,受到病員的歡迎,近年來在國內開展越來越多。但此種方法在醫學界尚有很大爭議,主要是由於沒有去除膽囊結石發生的溫床――膽囊,膽囊結石復發是爭議的焦點。主要適合於膽囊功能良好、膽囊壁炎症不重、無膽囊壁腫塊病變、膽囊結石數量較少的年輕病人。
二、膽囊結石合併膽總管結石的內鏡治療方案
1、腹腔鏡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膽道鏡探查取石+T管引流術
適合於膽總管較粗,膽總管結石較多較大的病人。優點是創傷較剖腹手術小,恢復較快。
缺點是:
1、有上腹部手術史、腹腔粘連較重者不能採用;
2、與剖腹手術一樣,病人不能耐受手術者不能採用;
3、治療時間長,需要帶管出院,病人生活不方便。
2、十二指腸鏡膽總管取石+腹腔鏡膽囊切除
為近年來採用越來越多的治療方案。先採用十二指腸鏡(像胃鏡)經口、食道、胃,到達十二指腸,於十二指腸找到膽總管開口處,插管進入膽總管,造影發現膽總管結石後,用取石網籃、取石球囊將結石取出。間隔1-2天后,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近年來,也開始在手術室同期行ERCP+LC,這樣病人的痛苦更少。適合於膽總管直徑較細、膽總管結石較小、數量較少的病人。
優點是:
(1)創傷小,不僅適合於一般膽囊結石合併膽總管結石病人,也適合於一般情況差的病人。
(2)治療時間短,不需要帶管出院。
缺點是:
(1)費用高;
(2)對膽總管充滿結石、或膽總管結石多、直徑大、或曾行胃手術II式吻合的病人難以通過ERCP取石;
(3)內鏡ERCP本身有一定的併發症發生率,如腸穿孔、出血、胰腺炎等。
3、腹腔鏡膽囊切除、經膽囊管膽道鏡膽總管探查取石術
這種手術方式是通過膽囊管將膽總管結石取出,不切開膽總管,這樣就不需要放置膽總管T管引流,因而這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案。
這種方案需要病人膽囊管較粗,膽道鏡能夠通過膽囊管進入膽總管,同時,膽總管結石不是很大,數量不是很多。而大部分人膽囊管細,膽道鏡無法進入,因而不適合此種方式。但現在很多病人的膽總管結石為繼發性結石,即結石是從膽囊進入膽總管的,結石在進入膽總管過程中將膽囊管擴張,根據膽囊管粗細,應用不同大小的膽道鏡,特別是近年來直徑為3mm甚至更細的膽道鏡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病人應用此種方案得到了成功治療。
三、單純膽總管結石的內鏡治療方案
1、十二指腸鏡膽總管取石
這是近年來採用最多的治療方案,採用十二指腸乳頭切開(EST)或擴張(EPBD)後,用取石球囊、網籃將結石取出。這也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不僅創傷小,恢復快,也適合於一般情況差,難以耐受手術的病人。有時病人結石多、直徑大,需要多次ERCP取石。
十二指腸鏡取石雖然不是手術,但相當於手術,也有併發症,有時甚至是嚴重併發症,如腸穿孔、重症胰腺炎、出血等。
2、十二指腸鏡膽道引流
如果病人膽管炎病情嚴重,全身情況差,難以耐受取石的風險,也可先行膽道支架內引流,或鼻膽管外引流,待病人情況好轉穩定後,再次ERCP取出膽總管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