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赤小豆鱗魚湯
食材:赤小豆100克、陳皮1/4個、鯪魚400克、生薑少許、食鹽、食用油適量。
做法:
1.把赤小豆、陳皮分別洗淨;鯪魚宰洗淨,去髒雜待用;生薑切片;
2.把鍋燒熱,放入食用油,用慢火煎鱗魚至微黃,撈出;
3.把2中的鯪魚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用大火煲沸後,改為小火煲1小時左右,調入適量食鹽便食。
此粥可清熱下火、祛溼潤燥。
特別提醒:
一、赤小豆健脾祛溼 和鯪魚同煮更好
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溼、消腫解毒功效,主治水腫、腳氣,而有產後缺乳、腹瀉、黃疸或小便不利、痔瘡也可通過用赤小豆熬湯或研磨成粉服用輔助治療。
在西方營養學裡,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且富含葉酸,產婦、乳母多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針對需要祛溼健脾的朋友來說,可用鯪魚和赤小豆共煮來調理,因《綱目拾遺》裡提到,鯪魚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溼”的功效,兩者一起煮湯,對祛溼有較好的效果。
二、赤小豆和紅豆易混淆 吃前分清楚
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別名,又稱為紅豆。在外形上,赤小豆和紅豆兩種色澤接近易生混淆,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在熬煮時,赤小豆比較難煮不爛,一般適合煮湯;而紅豆久煮會粘稠,一般適合熬粥;在療效上,赤小豆除溼的功效較強供藥用調理,而紅豆主要供食用。《本草綱目》認為,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並不治病。因此,在選擇赤小豆時也要有所取捨。
三、三豆都祛溼 各有差別
赤小豆、綠豆、黑豆,三者都有利水消腫,解毒療瘡作用,對於水腫脹滿、溼熱黃疸、癰腫熱毒等均可應用。但又各有所偏,赤小豆善長利水祛溼,故水腫,瀉痢黃疸多用之;綠豆擅長清暑解藥毒,故暑熱煩渴及藥物中毒等多用之;黑豆擅長祛風解毒,故風痺筋攣,產後風痙,癰腫熱毒等多用之。
因此朋友們在選擇五穀雜糧時,一定要看仔細,別以為同是豆子就一把煮,還是要多瞭解各自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