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3 20:32

  【摘要】目的 探討ENDO STITCH?用於腔鏡下空腸造瘻的可行性。方法2010.11月至2011年1月,通過使用ENDO STITCH,為4例食管癌患者行腹腔鏡下空腸造瘻術,其中3例為轉移性食管癌伴有吞嚥困難患者,1例為全腔鏡食管癌根治術的一個步驟。結果 4例患者均成功使用ENDO STITCH?行空腸造瘻,術中、術後均未出現嚴重手術相關併發症,術後第一天有排氣,下床運動,術後24小時開始腸內營養。術後隨訪,轉移性食管癌患者均在化療期間使用空腸造瘻管接受腸內營養,體重基本保持穩定。結論  ENDO STITCH?用於腔鏡下空腸造瘻安全可行,具有創傷小,術後恢復快的優點,適合體弱的食管癌患者, 值得推廣。

  【關鍵字】ENDO STITCH?  腹腔鏡  空腸造瘻

  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體重下降,白蛋白水平降低,與消化道腫瘤預後差密切相關[1, 2]。如果患者只需短暫的腸內營養, 則鼻飼管具有簡單, 無需麻醉的優勢。如果患者需要較長期的腸內營養或患者不能耐受鼻飼管帶來的不適, 則考慮胃造瘻或空腸造瘻。腹腔鏡下空腸造瘻最早由 O’Regan 和 Scarrow 在 1990 報道[3]。相比外科開腹,腹腔鏡下造瘻術,具有對病人創傷小、併發症少、可長期留置等優勢[4]。ENDO STITCH?自動縫合器是由Covidien Ltd生產的縫合打結器械,國外已廣泛用於各種腔鏡操作下軟組織的間斷縫合與連續縫合。我們報道4例食管癌患者使用ENDO STITCH?進行腹腔鏡下空腸造瘻。

  1、患者和方法

  1.1 患者及手術步驟

  從2010.11月至2011年1月 , 我們為4例食管癌患者行腹腔鏡下空腸造瘻, 其中3例為轉移性食管癌伴有吞嚥困難,1例為全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的一個步驟, 3例為男性,一例為女性,年齡56歲-61歲。手術步驟:

  1、患者取仰臥位, 在劍突和臍下1/3 , 右側兩指取第一個11mm trocar切口, 作為腹腔鏡置入孔。

  2、腹腔鏡直視下, 再作另外3個trocar 切口, 2個5mm trocar切口位於左右肋弓下, 另外11mm trocar切口位於右下腹, 使用versa-stepTM置入trocar後,分別置入超聲刀和Snowden等。

  3、找到TRIS 韌帶後, 向下30cm, 用超聲刀作0.8cm小切口, 置入空腸造瘻管, 打入20ml 空氣, 有助於確保造瘻管在空腸中的位置和足夠長度。

  4、用ENDO STITCH?作一圈荷包, 然後牽拉空腸至左下腹壁, 用ENDO STI- TCH?在空腸造瘻管後,前, 左, 右共固定4針至腹壁。

  5、距離空腸造瘻固定處5cm,使用ENDO STITCH?再把空腸固定到前腹壁一針,形成Witzel隧道。

  1.2 ENDO STITCH? 的構成及使用方法

  10mm ENDO STITCH?的主要構成特點:1.操作手柄,用於縫針安裝,換針和退出。2.36cm的杆身長度可以保證腔鏡下的操作深度,杆身標有的深度標尺可以方便原位測量。3.配套一體化縫針與縫線。4.縫針位置切換杆可使縫針位置於兩齒之間相互切換(見圖1A)。ENDO STITCH?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縫針的安裝:通過按壓手柄中間的黑色按鈕使縫合器頭端的兩齒打開,將頭端置入一次性縫針縫線安裝盒,做到對位準確,按壓手柄使兩齒再次對合,同時向近端縱向牽拉切換桿直到轉換杆位置固定,將縫合器從安裝盒撤出。

  2、ENDO STITCH?自動縫合器主要用於直徑近似於杆身直徑的腹腔鏡port,筆者根據縫合位置,採用持筆式或握掌式。

  3、當ENDO STITCH?進入體腔後,再次用手掌擠壓手柄,同時向前或向後推動任何一側的切換杆便可以打開縫合器。兩齒張開後縫合針便可以暴露出來以供使用。

  4、縫合時,將手柄按壓到底,同時反向推動切換杆到不能推動便可以使縫針穿過需要縫合的組織並同時完成縫針在兩齒之間的切換。如此,縫合針便可以轉換到對側齒。

  5、放鬆手柄使兩齒張開,牽動縫線穿過縫合組織,並留一線頭以完成間斷縫合或連續縫合後的打結,打結時筆者喜歡縫線形成“D”或反向”D”, 打3個結,這樣打結速度快, 安全可靠。

  6、ENDO STITCH?在退出腔鏡套管時同樣需要使手柄與兩齒處於關閉狀態。

  7、縫針的退出:縫合打結完畢後,將切換杆調至水平位置,再次按壓手柄中間的黑色按鈕向前,即可退出縫針。

  2、結果

  本組研究手術時間為 55-120 min,術中出血約10ml。一例患者5F的“針式”造瘻管(Compat Biosystems產品,Minneapolis MN, 圖1B,C),另外3例患者使用常規的22F粗的造瘻管(圖1D)。

  術中未發生緊急開腹等併發症,術後1例患者1月後出現造瘻口附近紅腫和疼痛,換成16F細的造瘻管後, 症狀緩解,其餘3例患者無任何併發症。3例腹腔鏡下空腸造瘻患者術後均未使用嗎啡類止痛藥,術後第一天有排氣,下床運動,術後24小時開始腸內營養,具備出院條件。轉移性食管癌患者都在化療期間使用空腸造瘻管接受腸內營養,體重基本保持穩定。我們在造瘻前,常規行腹腔鏡下分期(lap staging),探查是否有肝轉移(淺表病灶),腹腔轉移等,如發現懷疑結節,我們都行腹腔鏡下活檢,術中送冰凍。

  3、討論

  國外腹腔鏡下空腸造瘻多有報道,Allen等[5]報道35例腹腔鏡下空腸造瘻術,使用16F的造瘻管,除一人有不明原因的疼痛外,沒有嚴重併發症。Edelman等[6]報道22例腹腔鏡下胃造瘻和空腸造瘻,如果患者容易誤吸,作者更加愛好空腸造瘻。Jenkinson等[7]報道了35例在食管癌新輔助化療前腹腔鏡下放置空腸造瘻管,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和體重均明顯優於未放置造瘻管的患者,他們認為腹腔鏡下放置空腸造瘻管能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新輔助化療,而不影響化療後的食管切除。Han- Geurts等[8]系統回顧了23個全腔鏡或腹腔鏡輔助下空腸造瘻,併發症與常規開腹相似, 包括傷口感染, 造瘻管堵住等, 1.8%的患者需要再次開腹處理併發症。因此作者認為此微創技術能安全有效的為患者提供腸內營養。我們對4例食管癌患者使用ENDO STITCH?進行腹腔鏡下空腸造瘻,術後均未使用嗎啡類止痛藥,第一天有排氣,下床運動,術後24小時開始腸內營養,比常規手術具有恢復快,創傷小的特點。

  近年來,國內有一些胸腔鏡和(或)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的報道,但往往省略空腸造瘻這一步驟,也未見使用ENDO STITCH?腹腔鏡下空腸造瘻的報道。相反,使用ENDO STITCH?進行空腸造瘻已成為國外微創食管癌根治術的常規步驟[9, 10]。1995年已經開始見於國外一些文獻, 目前已廣泛使用於普外科,泌尿外科等。此設備能使針快速的從縫合器的一邊轉換到另一邊,針能自動調整到下一次縫合的位置。國外有文獻報道,腔鏡下ENDO STITCH?打結的速度(114±64 s)明顯快於常規器械的打結速度 (206±107 s,P <0.05) [11],因此非常實用,但學習有一定難度(learning curve)。筆者根據縫合位置,採用持筆式或握掌式。縫合時,將手柄按壓到底,同時反向推動切換杆到不能推動,便可以使縫針穿過需要縫合的組織並同時完成縫針在兩齒之間的切換。如此,縫合針便可以轉換到對側齒。打結時筆者喜歡縫線形成“D”或反向”D”,打3個結,這樣打結速度快,安全可靠。

  除了鼻飼管和胃鏡下胃造瘻術(PEG), 腹腔鏡下空腸造瘻也適合進食梗阻 或體重下降的晚期食管癌患者,此技術是一項微創,安全的操作, 在國外已較廣泛的被應用,適合體弱的食管癌患者, 值得在我國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Gencer D, Kastle-Larralde N, Pilz L R, et al. Presentation, treatment, and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of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s[J]. Onkologie, 2009,32(7):380-386.

  [2]   Polee M B, Hop W, Kok T C, 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esophageal cancer treated with cisplatin-based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J]. Brit J Cancer, 2003,89(11):2045-2050.

  [3]   OREGAN P J, SCARROW G D. Laparoscopic jejunostomy [J]. Endoscopy, 1990,22(1):39-40.

  [4]   Hotokezaka M, Adams R B, Miller A D, et al. Laparoscopic percutaneous jejunostomy for long term enteral access[J]. Surg Endosc, 1996,10(10):1008-1011.

  [5]   Allen J W, Ali A, Wo J, et al. Totally laparoscopic feeding jejunostomy[J]. Surg Endosc, 2002,16(12):1802-1805.

  [6]   EDELMAN D S, UNGER S W. Laparoscopic gastrostomy and jejunostomy: review of 22 cases [J]. Surg Laparosc Endosc, 1994,4(4):297-300.

  [7]   Jenkinson A D, Lim J, Agrawal N, et al. Laparoscopic feeding jejunostomy in esophagogastric cancer[J]. Surg Endosc, 2007,21(2):299-302.

  [8]   Han-Geurts I, Lim A, Stijnen T, et al. Laparoscopic feeding jejunostomy - A systematic review[J]. Surg Endosc, 2005,19(7):951-957.

  [9]  Bizekis C, Kent M S, Luketich J D, et al.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Ivor Lewis esophagectomy[J]. Ann Thorac Surg, 2006,82(2):402-407.

  [10]   Pennathur A, Awais O, Luketich J D. Technique of Minimally Invasive Ivor Lewis Esophagectomy[J]. Ann Thorac Surg, 2010,89(6):S2159-S2162.

  [11]   Nguyen N T, Mayer K L, Bold R J, et al. Laparoscopic suturing evaluation among surgical residents[J]. J Surg Res, 2000,93(1):133-136.

腹腔鏡下空腸造瘻相關文章
空腸造瘻術是一種暫時性的部分造瘻術,多用於插管式造瘻。 [適應證] 1.幽門梗阻,十二指腸瘻,胃腸吻合口瘻,營養不良者。 2.食管狹窄,不能進食,全身營養不良,而狹窄又不能用手術解除者。 3.胰頭、壺腹癌致梗阻性黃疸,無法施行切除術,行膽道內引流術又無條件時,膽汁可經膽道外引流,再自空腸造瘻返入腸腔; 4.急性重型胰腺炎術後估計短期內不能進食,可經空腸造瘻補充營養。 [術前準備] 病人多數情況不
發布於 2023-11-04 09:38
0評論
空腸造瘻行胃腸減壓效果好嗎?這是很多空腸造瘻行患者都想要知道的。今天我們請專家來告訴大家?對66例食管、胃賁門癌患者術後經空腸造瘻行胃腸減壓,72小時後經空腸造瘻管推注流質飲食。結果:均於術後16~20天拔出空腸造瘻管,出院時平均體重較術前下降5.9kg,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未發生傷口裂開和吻合口瘻;術後住院費用大大降低。提示:空腸造瘻行胃腸減壓及管飼營養治療,能有效防止術後營養
發布於 2022-12-10 05:37
0評論
漸凍人症”是運動神經元疾病(MND)的一種,醫學上稱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因為特徵性表現是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人”。這是無法治癒而且致命的病。史蒂芬?霍金也是得這種病。患者常在病後3~5年內死亡。ALS患病率4-6/10萬,發病年齡20~80歲,平均57歲,男患者數量倍於女患者。“漸凍人”的特徵是腦和脊髓中的運動神經細胞的進行性退化。由於運動神經元控制著
發布於 2023-02-08 10:07
0評論
適應證胃腸道功能正常,但存在吞嚥障礙或不願進食的患者,病程1個月以上。1、吞嚥反射損傷(多發性硬化、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腦血管意外),中樞性麻痺,意識障礙(重症監護的患者)。2、痴呆。3、耳鼻喉科腫瘤(咽部、喉部、口腔)。4、頜面部腫瘤。禁忌證1、不可進行透視檢查,食管阻塞,不可能將胃壁和腹壁貼近者(胃大部切除、腹水、肝大等)。2、急性胰腺炎或腹膜炎。3、以下情況放置PEG管十分困難或危險,應
發布於 2023-02-11 14:22
0評論
動靜脈造瘻注意事項應 告知患者配合保護AVF的重要性: (1)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潔,透析後應避免穿刺部位接觸水及手臂過度負重,以免感染與出血。 (2)衣袖應寬鬆,瘻側手臂勿受壓。 (3)自我檢測瘻管吻合口有否震顫,每日至少2次,發現瘻管疼痛及震顫消失即來院診治。 (4)有血管瘤者,可用彈性繃帶加以保護,避免碰破。 膀胱造瘻術注意事項 1、尿液引流不暢或是漏尿,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要注意造瘻管是不是堵
發布於 2023-11-04 09:58
0評論
病友家屬諮詢:李教授,患者男性,45歲,身高1.65米,體重75公斤,血壓140/90,心率110/分鐘,患運動神經元病3年9個月。現四肢癱瘓。9月上旬FVC18,血氧96%,血氣還在正常值範圍。平位呼吸尚可,坐位呼吸差,現每天戴呼吸機8小時左右。因呼吸,咀嚼開始困難,欲做胃造瘻術。是否用介入法做胃造瘻手術安全性大一些?他的情況還能做胃鏡下的胃造瘻術嗎?(患者想不脫離呼吸機,不氣切的情況下做胃造
發布於 2022-10-07 12:13
0評論
直腸癌造瘻術不同於一般腫瘤切除術,由於人工肛門無正常肛門的收縮功能,故手術後護理顯得尤其重要。 一、直腸癌造瘻手術後瘻口皮膚護理與清潔 直腸癌造瘻手術後護理重要環節,家屬應要觀察患者的情況。如觀察手術後創口有無出血、保持敷料的清潔和乾燥。還要幫助患者護理瘻口,手術後2-3天開放結腸造瘻口,先用生理鹽水棉球洗淨造瘻口周圍皮膚,塗上氧化鋅軟膏,以防止排出的大便浸漬皮膚而出現皮炎。 待糞便成形有規律時
發布於 2023-11-04 09:52
0評論
病友家屬諮詢:我爸去年年初是手萎縮,後來手臂也萎縮了,去年四月做了頸椎手術,今年四月去北京教授您分型為典型的ALS但是現在腿好的,前段時間強哭強笑,現在不了強笑了,但是吞嚥困難,說話不行了。這個是假性延髓麻痺嗎?分型還是經典型嗎?李曉光大夫回覆:如果對分型有異議。能帶你父親過來看一下最好,分型有時不那麼容易,要綜合症狀,體徵及客觀檢查結果。病友家屬諮詢:FVC40%還可以做胃造瘻嗎?發展太快了。
發布於 2022-10-07 12:18
0評論
造口旁疝的修補一直是外科醫生較為棘手的問題,常用的三種修補方法不僅創傷大,而且有其明顯的不足:造口缺損區域的直接縫合修補有較高的複發率;造口移位加缺損區域縫合修補,切口疝發生率較高,且存在新造口旁疝發生的可能;開放補片修補術雖可降低複發率,卻有因汙染而導致手術失敗的可能。近10年來,隨著腔鏡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修復材料和釘合器械的使用,應用腹腔鏡技術進行造口旁疝補片修補術取得了較好的早期結果。這裡
發布於 2022-12-01 06:41
0評論
2015年6月29日病友:李教授你好,我這幾天感覺吞嚥困難,咀嚼也費勁,教授有甚麼好的建議?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李曉光李曉光大夫:看看是否勞累了,如果不是,就是疾病發展了。病友:估計是發展了,每天都在輪椅上坐著。需要檢查嗎?李曉光大夫:如果是疾病發展了,不知你考慮過造瘻嗎?建議做做通氣功能!病友:好的,謝謝李教授百忙中給我答覆。我稀飯好吞嚥。就是喝藥和吃饅頭不好吞嚥。李曉光大夫:是的。咽喉肌協調不
發布於 2022-10-07 12:0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