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門診和病房的診治中,經常有患者問我“髖關節置換有哪些材料的選擇,該怎麼選擇”。藉助網絡平臺,在這裡做一個簡要的指導:
在接受全髖置換的病人,患者本身的年齡、骨質條件、體重、活動量就已經決定了需要用甚麼樣的假體柄和髖臼,這些需要有大量髖關節置換手術經驗的醫生來為病人制定計劃。而患者對人工關節材料的選擇,主要指的是摩擦界面的選擇。
摩擦界面的組合主要有:陶瓷對陶瓷、 金屬對超高分子聚乙烯、金屬對金屬、陶瓷對聚乙烯。金屬對金屬由於金屬離子在體內蓄積的潛在風險,目前使用較少。陶瓷對聚乙烯也不常用, 長期療效有待評估。在上海長征醫院關節外科,最常用的兩種摩擦界面是陶瓷對陶瓷、 金屬對超高分子聚乙烯。 不同的材料,費用不等,從4萬到7萬不等。同時,這兩種組合各有各的優點。
陶瓷對陶瓷摩擦界面費用會相對高些。這個組合的主要優點是相對更耐磨。在陶瓷與陶瓷摩擦時,同樣的負荷,磨損相對金屬界面小很多,而因磨損殘留在關節腔內的微小顆粒也極其少,基本不會出現身體對磨損顆粒發生排斥反應。但陶瓷比較脆,在劇烈活動或姿勢不當的情況下,極少數有陶瓷破裂的風險。有極少數病人在活動時會出現“咯吱”的陶瓷摩擦產生的異響。
金屬對超分子聚乙烯是應用歷史較長,是比較經典的組合。金屬對超高分子聚乙烯,一般不會出現在活動有異常的響聲,也不會有碎裂等情況。但與陶瓷對陶瓷摩擦界面比較,它在相同負荷相同時間下,磨損相對多一點點。而在極少數敏感的病人,會對磨損下來的碎屑產生反應,引起磨損碎屑周圍炎症發生反應,而逐漸出現假體周圍疼痛,假體鬆動等。
在進行選擇全髖假體時,是不是越貴越好呢?個人認為不是這樣的。 陶瓷對陶瓷、 金屬對超高分子聚乙烯都是非常成熟,又很經典的摩擦界面組合。進行全髖置換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疼痛,恢復功能。對於絕大多數病人術後都能獲得非常好的效果,並能在術後使用很長一段時間。 具體的選擇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骨質條件、體重、活動量、基礎疾病、經濟條件等綜合考慮。只有適合自己的假體,才是最好的,才能使假體發揮最大的功效。個人認為,對於相對年輕活動量大的患者,可以優先選擇更耐磨的陶瓷對陶瓷的假體。而年齡較大、活動量較少的老年,可以優先選擇寬容度相對更好的超高交聯聚乙烯對金屬的組合。
在上海長征醫院關節外科,從入院、手術到出院的時間一般只要一週左右。患者接受全髖置換術後都能很好的恢復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病人的術後滿意率非常高。在假體的選擇原則上,總的來說,只有根據每個人各自的特點,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