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9 14:21

腦動脈瘤可定義為顱內動脈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擴張而形成的薄壁球狀物,最常見於動脈分叉,尤其是大腦底動脈環(圖1是腦動脈瘤好發部位的示意圖)。腦內動脈瘤破裂往往會引起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常常被稱之為顱內的“定時炸彈”,一般而言,動脈瘤確立診斷後,建議積極處理。

  圖1: 腦內動脈瘤示意圖

  腦動脈治療的目的是將動脈瘤隔絕在正常腦循環之外,其治療方法目前有兩種:血管內介入治療(動脈瘤栓塞術)和開顱手術(動脈瘤夾閉術)。圖2是兩種治療方法的示意圖。

  血管內介入治療: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血管,將很細的管子放到動脈瘤內,往動脈瘤內填入彈簧圈從而閉塞動脈瘤,達到治療效果。血管內治療的優點是手術時間短、不需要打開顱腔、康復快、且可同時治療左右不同部位的多個動脈瘤。但缺點是花費較大,複發率相對較高,並且對某些需要放置支架輔助栓塞的患者,需要終生服用抗凝藥物。

  圖2: 兩種治療方法示意圖。

  開顱手術:在腦組織之間的自然間隙分離腦組織,從血管外暴露動脈瘤,用一種特製的夾子夾閉瘤頸(動脈瘤泡和腦血管連接的部位),這樣腦血管中的血流就不會再進入動脈瘤,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這種方法歷史悠久,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術的提高,療效也在不斷的進步。優點是如果動脈瘤夾閉完全,則複發率很低,對於合併有顱內較大血腫的患者也很合適,夾閉動脈瘤的同時可以進行血腫清除。缺點是需要打開顱腔,創傷相對較大,對開刀醫生的要求也較高。

  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在選擇時需要因人而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動脈瘤的位置、形態、數目、大小、以及與周圍組織和血管的關係、患者年齡和身體一般情況、患者及家屬的經濟狀況等。

發現腦動脈瘤開顱手術還是介入栓塞?相關文章
由於介入栓塞手術不需要開顱,創傷小,痛苦少,因此越來越受到患者青睞。那麼,腦動脈瘤介入手術是怎麼做的呢?首先認識一下介入手術的必備神器――彈簧圈。這是一種鉑金材質的金屬絲,質地柔軟,有不同的直徑、長度和形狀等多個規格,適用於不同形狀、大小的腦動脈瘤。彈簧圈與一根一米多長的金屬推杆相連。圖6彈簧圈在介入栓塞手術過程中,這個推杆可以將其前端的彈簧圈推到動脈瘤腔內,當彈簧圈在動脈瘤腔內穩定時,用通電、
發布於 2022-10-20 04:44
0評論
甚麼是腦動脈瘤?腦動脈瘤是腦動脈壁局部變薄,向外突起形成一個囊性的“小泡泡”,多為先天性。動脈瘤是惡性的嗎?動脈瘤不是腫瘤,沒有良惡性之說。動脈瘤常見哪個部位?常見於腦動脈血管分叉部位,如頸內動脈後交通動脈起始部、頸內動脈分叉部,前交通動脈,大腦中動脈分叉部等。動脈瘤如何確診?腦血管造影(DSA)是確診腦動脈瘤的“黃金標準”。通過腦血管造影(DSA)可以明確腦動脈瘤的具體位置、大小、形態及血管走
發布於 2023-01-25 05:52
0評論
誤區一:望文生義,以為腦動脈瘤是“腫瘤”。腦動脈瘤不是“腫瘤”,而是腦血管病。腦動脈瘤的發生,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腦動脈壁薄弱,動脈壁像“吹氣球”一樣鼓起來。腦動脈瘤血管壁非常菲薄,有時候就像一層紙那麼薄,可以想象,在壓力很高的動脈血的衝擊下,這樣的薄弱部分非常容易破裂。腦動脈鼓出的動脈瘤部分,形狀像“瘤”,但實質上不是腫瘤,與腫瘤有天壤之別。所以說,腦動脈瘤雖然很危險,但經過治療後,不會像腫瘤
發布於 2023-01-25 06:42
0評論
查出了腦動脈瘤,該如何治療呢?兩個字:手術。簡單說就是通過手術把這個動脈壁上的鼓包給封閉,不再讓血流進入鼓包,從而防止動脈瘤的破裂。手術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開顱夾閉術。根據腦動脈瘤的部位,神經外科醫生選擇相應的開顱手術入路,顯微鏡下暴露腦動脈瘤,用特製的鈦合金動脈瘤夾夾閉動脈瘤頸部(如圖3所示)。圖3腦動脈瘤開顱夾閉術示意圖這種治療方法主要適用於:(1)病人的身體素質較好,能承受開顱手術,Hun
發布於 2022-10-20 04:29
0評論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血管由於先天異常或後天損傷等因素導致局部的血管壁損害,在血流動力學負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漸擴張形成的異常膨出。人群中顱內動脈瘤的患病率約為2%~7%,任何年齡均可發病,40~60歲常見,但其發生率存在明顯的地域及種族差異。一項經動脈腦血管造影研究提示亞洲人群中顱內動脈瘤患病率約為2.5%~3.0%。顱內動脈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殘率極高,其中10%~15%的患者來不及就醫直
發布於 2023-01-10 01:16
0評論
概況腦動脈瘤是腦內動脈血管壁上局部隆起形成的與血管相通的一個囊狀凸起(囊性動脈瘤),分為微小(5mm以下)、小型(5-10mm)、大型(11-25mm)、巨大型(25mm以上)顱內動脈瘤。小型微小型顱內動脈瘤常無症狀,但是一旦破裂出血會導致嚴重症狀和危險。流行病學根據放射學檢查和屍檢報告,顱內囊狀動脈瘤的發生率約為3.2%,平均好發年齡為50歲(40-60歲),男女性別無明細差異。但是臨床所見動
發布於 2023-01-25 06:07
0評論
病情分級:Hunt和Hess分級法分類        標準0級       未破裂動脈瘤Ⅰ級       無症狀或輕微頭痛北京協和醫院介入治療科張曉波Ⅱ級       中一重度頭痛.腦膜刺激徵.顱神經麻痺Ⅲ級       嗜睡,意識混濁,輕度局灶神經體徵Ⅳ級       昏迷,中或重度偏癱,有早期去腦強直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Ⅴ級       深昏迷,去大腦強直.瀕死狀態適應證①破裂動脈瘤:如患者全
發布於 2022-10-19 06:29
0評論
神經外科一例巨大動脈瘤聯合栓塞介入手術獲圓滿成功近期,我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在全科上下通力合作下,成功完成一例巨大動脈瘤聯合栓塞介入手術。日前患者已順利渡過術後觀察期。10月的某一天,神經外科診室裡來了一位72歲高齡的老太太,因右眼視力進行性下降,診治多年未果。偶然的一次頭顱MR檢查,發現該患者右側海綿竇旁有個2.8釐米的佔位,遂來我院求醫。神經外科萬傑清副主任醫師憑著多年的職業敏感立刻懷疑這是
發布於 2023-01-10 02:26
0評論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治療自九十年代以來,顱內動脈瘤的治療已進入微侵襲時代,取得很大進步。由於神經影像學的進步,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發現率也相應增高,但在治療上仍有不同意見。我科自1991年10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顱內動脈瘤332例,其中未破裂顱內動脈瘤58例,現將治療情況報告如下。臨床資料1、一般資料和分類本組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病人共5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齡19-71歲,平均46.
發布於 2023-02-09 07:02
0評論
日前,由我院神經介入科楊新健教授、劉愛華博士等領銜完成的“支架輔助栓塞腦寬頸動脈瘤的臨床隨訪研究”的課題顯示,使用Enterprise支架輔助栓塞腦寬頸動脈瘤具有更高的完全栓塞率、更低的併發症率和隨訪複查複發率。國內外蛛網膜下腔出血動脈瘤實驗研究表明,單純彈簧圈栓塞動脈瘤的殘頸比例較高,尤其是對寬頸動脈瘤而言,在具有殘頸的動脈瘤患者中,動脈瘤再破裂率及複發率均高於完全栓塞患者。動脈瘤栓塞術後復發
發布於 2022-10-20 14:2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