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過多的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返酸、吞嚥困難等症狀,甚至有食管粘膜的病理損害——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在西方國家,GERD的發病率約佔總體人群的30~40%,RE的發病率約佔接受內鏡檢查病人的20%;北京、上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GERD發病率高達5.77%,RE發病率為1.92%。該病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最常見疾病之一,並與食管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在GERD的諸多發病因素中,下食管括約肌功能障礙導致食管下段靜息壓力降低一直被認為是GERD發病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有些較輕型的GERD病人的靜息壓力往往是正常的,其在非吞嚥時下食管括約肌的一過性鬆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發病機制。
長期以來胃酸一直被認為是引起GERD病人食管損傷的主要因素,但十二指腸液反流入食管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酸與膽汁共同參與食管粘膜的損傷,且食管損傷程度越重,混合反流發生的比例越高。
食管24hpH監測、食管壓力測定、PPI試驗可以明確GERD的診斷,內鏡檢查可以判斷食管病變的程度,X線鋇餐透視可以發現並存的食管裂孔疝。
GERD治療應是綜合性的,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治療的第一步。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的藥物治療可選用抗酸藥、H2受體阻滯劑以及質子泵抑制劑等。約25%的病人在內科治療過程中病情進一步加重而需要接受外科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而勝於挽救生命。
對於年齡45歲,有體重減輕、吞嚥困難、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狀,內鏡檢查有Barrett食管等,以及內科正規治療久治不愈的病人應行手術治療。傳統剖腹抗反流手術已有40餘年成功的歷史,但手術創傷較大,且術中脾臟損傷等併發症發生率較高。自1991年Dallemagne等首次報道應用腹腔鏡胃底摺疊術治療GERD以來,腹腔鏡下抗反流手術得到迅速推廣,其療效與剖腹手術相同甚至更優,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死亡率低都是其相對於剖腹手術的明顯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