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7 12:38

1.有一個親戚患有ALS,是否明確表明它是家族性的?是否還需要進行基因測試?
如果病人有明確的家族史,那就是家族性的。
基因檢測是否仍有必要取決於具體的情況。例如,如果ALS已經在一個家族中存在了幾代人,那就意味著家族群體相對明確,確診也相對容易。
此時進行基因檢測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通過基因檢測明確最終診斷;
第二個目的是通過基因檢測確定ALS的致病基因。只有確定了致病基因,才有可能為產前診斷提供依據,以防止下一代出現類似疾病。
2.如果有一個家族成員患有ALS,並被篩查出相關基因,但我目前沒有患病,是否有必要做基因檢測來預測是否會發病?
這種情況在遺傳諮詢中被稱為症狀前檢測。
如果我來做諮詢時是20多歲,而ALS類型本身的發病年齡可能是60歲左右。如果這個時候檢測出陽性,這中間沒有發病的40年是相當難熬的;即使有可能幸運地檢測出陰性,也不能說明這個人不會發病。
因此,從倫理學的角度來看,由於這個人在做基因檢測之前並不知道結果會是甚麼,所以他有必要仔細考慮一下,明確自己做檢測的目的是甚麼。通常情況下,在遺傳諮詢中,醫生也不會直接說要不要做預檢,而是把這樣的醫學常識和遺傳學知識傳授給被檢測者,讓他/她自己去想清楚基因檢測的結果會對自己產生甚麼影響。
3.如果家族中有ALS,但沒有做相關的基因篩查,那麼是否有必要做基因檢測,以便我沒有發病?
如果你的家庭成員中有ALS患者,但沒有進行過相關的篩查,你也不知道基因的結果,而且你目前也沒有患病,那麼你就是盲目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倫理原因外,還有一個成本問題。
可以確定的相關基因有29個,而報道的易感基因有100多個。在盲篩中需要檢測的基因比一般診斷中需要檢測的基因要多,而且所有的易感基因都需要檢查一次。
當然,也有人能負擔得起,但最關鍵的是,這些基因有非常龐大的信息分析工作要做,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即使你願意花二三十萬做這樣的盲篩,也未必有人或機構願意這樣做。
4.一般來說,哪些家庭成員需要做基因檢測?是否只有直系親屬才需要做檢測?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過ALS,那麼對於目前患有此病或有類似症狀的親屬,無論是第一代還是第二代親屬,甚至是第三代親屬,只要有關係,都有必要進行基因檢測。
5.如果被檢測出有可能發病的類型,通常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發病?
發病年齡和症狀及預後取決於基因的遺傳類型,如SOD1基因變異體,對下層運動神經元的損害較多,肌肉萎縮和肌無力會比較明顯,但患者的認知障礙程度會較輕。如果發現基因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II型或IV型,則發病年齡較早,也會出現一些認知功能障礙;如果基因變異為C90RF72,除了肌無力外還可能出現性格、語言等認知功能的改變,患者的生存期相對較短。換句話說,每個致病基因的發病年齡不同,臨床表現和預後也不同。
特別是SOD1基因有一個家族叫H46R基因,這個家族的病人在發病後只有10-20年的生存期;在美國發現了一種叫A4V的基因,也屬於SOD1基因的一種突變類型,這種類型的ALS病人的生存期平均不到1年。
6.有甚麼方法可以推遲發病嗎?有些人通過服用藥物或保健品來推遲發病年齡,你認為這是否有效?
我們在臨床上經常看到這樣的人,但沒有辦法預防或推遲發病。

家有漸凍症(ALS)患者,哪些人要做基因檢測?相關文章
1、對於ALS的基因檢測是如何進行的?要多長時間出結果?基因檢測對患者來說就是抽一試管血送到實驗室,實驗室通過各種手段對基因進行比對和分析,最後得出結果。現在的基因檢測技術大致分為一代測序和二代測序,一代測序就是把DNA提取出來進行擴增,擴增之後進行測序;二代測序就要建立一個容量更大的測序平臺,把有可能變異的基因位點標記出來,再與患者的相關基因進行比對,檢測患者的這些基因是否有問題。一代測序一般
發布於 2022-10-07 12:48
0評論
1、對於未確診的患者,通過基因檢測就可以直接排查或者確診是不是該病嗎?從檢測目的上講,基因檢測分兩類,一類叫診斷性檢測,另一類叫症狀前檢測。診斷性檢測就是該患者的發病症狀在某種意義上符合ALS的臨床表現,那麼通常會通過基因檢測這一輔助檢查手段來確診是不是這個病。如果基因檢測結果出現陽性,則可作為最終的診斷依據。對尚未出現相關症狀的人進行基因檢測,則稱作症狀前檢測。2、一般ALS的易感基因有哪些?
發布於 2022-10-07 12:33
0評論
1、ALS主要有哪些類型?ALS的中文全稱是肌萎縮側索硬化,屬於運動神經元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ALS分法有很多,臨床根據症狀分型主要有八個類型,但是從遺傳的角度來說,ALS主要分兩大類型:一類是家族性ALS,另一類是散發性ALS。家族性的ALS指患者家裡有親屬得過這種病,散發性的ALS即家中沒有親屬得過這個病,患者屬家族中的首發病例,或者不知道家族病史。2、甚麼類型的ALS會發生遺傳?家族性的
發布於 2022-10-07 12:28
0評論
1.症狀開始期:罹病初期,可能手無法握筷,或走路會無緣無故跌倒;有的由聲音沙啞開始,無任何明顯症狀。此時需由神經肌肉科醫師作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核磁共振等必要檢查,以確定診斷。 2.工作困難期:已明顯肢體無力,甚至萎縮,生活尚能自理,但在職場上則已出現障礙。此時需要適度休息,以免病情加重。並由復健科醫師評估,提供必要復健,且由社工師協助心理調適及社會資源。 3.生活困難期:病程進入中期,手或腳
發布於 2024-07-08 00:46
0評論
聽這樣一個病名就知道非常的特別,主要的症狀又是甚麼呢?首先出現顱神經的異常表現。可以表現為球麻痺外,出現舌肌萎縮,舌肌纖顫,強哭強笑,情緒不穩等。而在上肢則表現為遠端為主的肌肉萎縮,主要是以大小魚際肌、骨間肌為著,並且同時伴有肌束顫動,但是各種感覺還是正常的。兩個下肢呈痙攣性癱瘓,更麻煩的是如果呼吸肌受累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 之所以稱為漸凍人症,就是因為這些症狀不是一下子出現的,而是逐漸的出
發布於 2024-07-08 00:19
0評論
1、通過基因檢測就能夠直接預測後代是否會發病嗎?可以直接預測是否攜帶致病基因。如果家族裡邊有明確的ALS病史,通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病基因,就可以預測後代會不會也攜帶該致病基因。但是由於基因遺傳類型和外顯率的不同,後代是否發病不能直接預測。2、有ALS家族史的孕婦是否可以通過產前基因檢測來判斷有無遺傳可能?有ALS家族史的孕婦,如果想要知道後代會不會遺傳到該病,那麼是可以通過產前檢測來進行篩選的。檢
發布於 2022-10-07 12:43
0評論
治療: 目前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1.病因治療 (1)抗興奮性氨基酸毒性治療:利魯唑(riluzole),是酋個被美國FDA和歐盟批准用於治療ALS的藥物,主要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穀氨酸能神經傳導,減少興奮性遞質的毒性作用,從而產生神經保護作用,是目前惟一被證實能夠延緩ALS病程的藥物。經法國、比利時等7個國家31箇中心對1114例ALS患者的安慰劑對照研究表明疾病早期使用利魯唑,治療18個
發布於 2024-12-26 20:57
0評論
起病年齡差異可以很大。正常40—50歲起病,但家族性ALS的起病年齡較之散發型ALS年輕10—14歲。10%的病例40歲以前起病,5%在30歲前起病。談延德報道最早發病年齡為17歲,少年型ALs平均起病年齡12歲。總的趨勢是了代較父代發病年齡提早,但不完全一致。可能與結婚,生育年齡推遲有關。 本病起病隱襲,首發症狀75%的患者在四肢,25%表現為球部症狀。通常最先出現手不對稱性肌無力,扣鈕釦、用
發布於 2024-12-26 20:50
0評論
近年來,人們常常聽到“DNA”和“基因”這兩個詞,例如通過DNA進行親子鑑定、破案,及轉基因動物和植物等等。那麼DNA是甚麼呢?DNA是脫氧核糖核酸的簡稱,他遍佈於人體每一個細胞內,是人類遺傳信息的化學載體。而基因就是DNA分子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特定核苷酸序列,指導人體內重要物質蛋白質等的合成,維持著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一個基因不正常,甚至基因中一個非常小的片段不正常,就可以引起發育異常、疾病
發布於 2022-12-12 00:22
0評論
1、上神經元的症狀包括:精細度變差、肌力減退、痙攣、病態反射、彎曲痙攣及假性延髓徵象。 2、下神經元的症狀包括:肌力減退、肌肉萎縮、反射降低、肌肉顫動、及易抽筋。剛開始可能只是末稍肢體無力、肌肉抽搐,容易疲勞等一般症狀,慢慢的會進展為肌肉萎縮與吞嚥困難,最後產生呼吸衰竭。 根據開始的症狀不同,可分為兩種疾病發展模式: 1、以四肢侵犯開始:四肢肌肉由某處開始萎縮無力,然後向其它部位蔓延,最後才產生
發布於 2023-12-31 19:2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