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8 16:26

  人的膽囊具有濃縮、儲存和排空膽汁的功能, 平時肝臟分泌的膽汁大多儲存在膽囊,我們吃飯以後, 特別是進食含油脂多的食物後, 膽囊就會收縮,把膽汁排入腸道, 具有協助消化、吸收的作用。如果膽囊切除了,膽汁無處儲存, 肝臟分泌的膽汁則會晝夜不停地直接進入腸道,造成腸肝循環次數增加,膽汁中的初級膽酸與腸道厭氧菌接觸增多,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後,有致癌作用的次級膽汁酸(脫氧膽酸和石膽酸) 比例將會大大增加。次級膽汁酸中的石膽酸是大腸癌促發劑,脫氧膽酸可轉化為甲基膽蒽,它已被證明是一種強有力的致癌物。國外學者研究發現, 次級膽汁酸具有強氧化作用, 破壞細胞的基因, 使細胞的抵抗破壞能力下降, 併發生惡性轉變,這些因素會促使腸黏膜發生癌變。國內關於膽囊切除後和大腸癌發生是否存在關係,作了一些調查研究,河南大學醫院對1987~2002 年收治的大腸癌病例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十五年共收治大腸癌132 例,對照組選取同期其他部位惡性腫瘤138 例。分析發現132 例大腸癌中,既往行膽囊切除術、膽囊結石者37 例,佔28.03 %,對照組只有14 例,佔10.15 %,大腸癌組顯著高於對照組。蘇州大學醫院也作了類似的研究,對1990~2002 年收治的大腸癌156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對照組為同期與膽囊結石無關的其他腫瘤550 例,156 例大腸癌患者中,既往行膽囊切除術及合併膽囊結石者共40 例,佔25.6 %;而對照組35 例,佔6.3 %。從調查結果不難看出,膽囊結石、膽囊切除術後大腸癌的發病率明顯增高。雖然當今醫學腔鏡技術日新月異,摘除膽囊手術非常方便和安全,但對於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小結石、小於0.5釐米 的膽囊息肉、無結石的慢性膽囊炎等,在考慮行膽囊切除應慎重。當然,儘管膽囊切除後可能會誘發大腸癌變, 但從目前臨床發生率並不是很高, 已做了膽囊切除術的患者不必過於驚慌。預防主要在飲食上, 避免高脂肪、高蛋白、刺激性食物,特別是要少吃煎、炸食物, 儘量減少腸道內” 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產生,防止便秘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萊、水果和多喝水。其次應定期進行結腸鏡的檢查,密切跟蹤觀察,以便早期發現大腸癌並可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膽囊切除後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生嗎?相關文章
膽囊切除是目前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近年來,許多學者發現一種現象和疑惑,即患結腸癌的病例中膽囊切除患者佔很大部分:歐洲學者臨床調研後得出膽囊切除術後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較未切除者明顯升高;有研究發現膽囊切除10年以上患者比未切除膽囊患者的大腸瘤和癌的比明顯增加,那麼這樣的現象是偶然還是二者之間的確有某種關聯?我們知道,人的膽囊有濃縮、儲存和排空膽汁的功能。平時肝臟分泌的膽汁大多儲存
發布於 2022-12-20 00:05
0評論
大多數人在患了膽囊炎或膽囊結石後通常會選擇手術切除膽囊,以達到治癒的效果。膽囊切除術後,醫生總囑咐患者要做好預防保健工作,以防術後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但您可能不知道,膽囊切除術後除以上常見併發症,還可能繼發大腸癌。所以,患者在切除了膽囊以後,應該要注意自我的保健,以防繼發大腸癌。人的膽囊有濃縮、儲存和排空膽汁的功能。平時肝臟分泌的膽汁大多儲存在膽囊,膽汁的作用是乳化脂肪,促進脂肪吸收,我們吃
發布於 2023-03-01 21:46
0評論
(1)年齡40~50歲是結腸癌的高發階段。 (2)有大腸癌家族史者要格外留神,因為他(她)們罹患大腸癌的危險性要比通常人高4倍。 (3)血吸蟲病流行區也是大腸癌的高發區。對於這些地區的老百姓,要密切觀察他(她)們病情的變化,要建立隨訪制度,以便早期發現大腸病變。 (4)由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與大腸癌關係密切,對於這些患者要定期追蹤。現有資料提示,其發生大腸癌的機會比正常人高6-9倍,往往在發生慢性
發布於 2023-03-03 09:48
0評論
    膽囊的功能:存儲膽汁膽汁由肝細胞產生,逐級匯入膽管,最終經過膽總管匯入小腸,幫助消化吸收脂類食物和維生素。而肝臟是日夜都在分泌膽汁的,每天分泌的膽汁量達到600-1000ml,因此在非進食的時候,膽囊將膽汁儲存和濃縮起來,進食時釋放參與消化。為甚麼要切除膽囊?簡單理解就是膽囊出現了“問題”才需要切除,比如膽囊結石、膽囊炎、膽囊息肉惡變等情況。目前絕大多數的膽囊切除都是因為膽囊結石,一些沒
發布於 2023-03-22 03:51
0評論
很多膽囊結石的病人對膽囊切除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怕影響消化功能,這種擔憂是沒有必要的。首先得了膽囊結石,要看普外、肝膽外科醫師,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指導和有效的治療。一般醫師看後會建議或手術或保守治療或定期複查。這些建議的背後是有數據支撐的,甚至血的教訓。在臨床上,開始是膽囊結石,再後來演變成膽囊炎、壞疽、穿孔、膽管炎、胰腺炎、肝硬化、膽囊癌等,甚至死亡者不少,所以一定要重視膽囊結石,聽從醫師的建議
發布於 2023-03-17 01:01
0評論
大腸癌,是世界主要癌症之一,其發病率差異很大,於10~20倍之間。在北美、西歐和澳大利亞等經濟發達地區可高達25~35例/10萬人,在印度最低,1~3例/10萬人,我國南方,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明顯高於北方。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逐漸增高。從低發病率地區遷移至高發病率地區的第二代移民,其結直腸癌危險性增加至高發地區水平,這可能是生活方式與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飲食及環境因素與大腸癌的密切關係提示通
發布於 2023-01-14 09:06
0評論
多年來一直有人問我,膽囊切除後是否容易的腸癌?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外科醫生希望搞清楚的。如果真是膽囊切除後容易的腸癌,那當然必須謹慎切除膽囊。就此,我提供三個方面的科學根據。1、首先,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膽囊切除後引起腸癌。有報道大腸癌患者人群中,10%左右有過膽囊切除的病史;而非大腸癌人群中只有5%左右有過膽囊切除歷史。似乎膽囊切除的人得大腸癌的幾率高些。但是,這只是有關些關聯,而不是因果關係。至今
發布於 2023-01-14 22:11
0評論
談到膽囊結石大家並不陌生,但提起膽囊癌就不是人人皆知了,膽囊也會得癌?的確,膽囊較其他腹腔臟器發生癌的幾率要低一點,所以大家對它並不熟悉,可實際上,隨著膽囊結石發病率的上升,膽囊癌的發病率也在逐漸增加。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病,在人群中有很高的發病率,在歐洲為12%,在美國為13.3%-17.9%,在我國是5.6%。而在無錫地區,發病率可能高於國內平均水平。每年無錫各醫院行膽囊切除手術將近30
發布於 2023-02-22 08:31
0評論
由於職業的關係,常常有人問起我這樣的問題“現在的腸癌的人那麼多,我會不會也的這種病啊?”。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問題。的確,大腸癌現在越來越多見,據最新統計:我國大腸癌發病率連年“走高”,每年新發病人數約13~16萬人,20年來發病率平均每年遞增2%。那麼究竟甚麼樣的人容易得大腸癌呢?首先是有家族腸癌遺傳病史的人群,這裡主要指直系親屬中有患大腸癌者,特別是連續兩代以上都有的,以及患病年
發布於 2023-03-01 23:06
0評論
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大多為膽囊內的結石逐漸移行到膽總管內,在結石排出膽管的時候,由於結石通過十二指腸括約肌時,造成的括約肌水腫、炎症,導致胰液流出不暢,甚至出現胰液反流;有時結石可能嵌頓在十二指腸乳頭部無法排出,這些情況都可能會誘發急性胰腺炎;如果不進行膽囊切除術,以後再次發生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得到控制後應該儘快(4~8周左右)行開腹膽囊切除術或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發布於 2023-03-05 17: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