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6 04:21

  顱底畸形(顱底凹陷、寰樞脫位)的治療以往需要經前路和後路分別解除壓迫,手術時間長,併發症多,手術風險較大。現在我們採用後路復位固定加植骨融合術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手術一次即可完成齒狀突的復位和後路的減壓。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療效。

  患者男性40歲,發現顱底畸形(顱底凹陷、寰樞脫位)已20餘年,一直採取保守治療,症狀逐漸加重,來院時右側肢體已基本無法活動,行走困難。左側肢體也開始出現無力麻木的症狀。行後路復位固定加植骨融合術後患者症狀得到明顯緩解,已可以正常行走和生活自理。

術前MRI檢查提示顱底凹陷、寰樞脫位,齒狀突後移壓迫腦幹,繼發性脊髓空洞,頸椎明顯前凸

手術採用後路齒狀突復位加枕頸融合術

術中首先進行C2/3置釘及枕骨板的固定,利用固定棒的應力進行齒狀突復位

復位後進行固定和植骨

術後三維CT複查 齒狀突復位良好

術後三維CT複查 釘棒位置良好

術後CT及MRI檢查提示前後方壓迫均已解除

  大多數顱底畸形(顱底凹陷、寰樞脫位)屬於先天性的發育異常,由於寰枕融合、枕骨變扁、枕骨大孔變形、齒狀突向上移位甚至進入枕骨大孔內,致使枕骨大孔前後徑縮小。上移的齒狀突在前方可壓迫腦幹,後方的枕骨大孔及寰椎後弓向前方壓迫,可出現繼發的脊髓空洞。隨著年齡的增長,症狀逐漸加重。

  其主要的表現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上頸神經根刺激症狀

  主要是由於顱底畸形骨質刺激和壓迫寰枕筋膜、韌帶和硬脊膜,使其發生增生、肥厚或形成纖維束帶,壓迫上頸神經根。患者常常訴說枕部慢性疼痛,頸部活動受限,感覺減退,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肌肉萎縮、強迫頭位等。

  2、後組腦神經障礙症狀

  常因腦幹移位、牽拉或蛛網膜粘連,使後組腦神經受累,而出現吞嚥困難、嗆咳、聲音嘶啞、舌肌萎縮、言語不清、咽反射減弱等球麻痺的症狀以及面部感覺減退、聽力下降、角膜反射減弱等症狀。

  3、延髓及上頸髓受壓體徵

  主要因小腦扁桃體下疝、局部病理組織壓迫延髓及上頸髓和繼發脊髓空洞症所致。患者表現為四肢無力,感覺障礙,錐體束徵陽性,尿瀦留,吞嚥、呼吸困難,手指精細動作障礙,位置覺消失;有時出現脊髓頸胸段單側或雙側節段性痛、溫覺消失,而觸覺和深感覺存在,這種分離性感覺障礙為脊髓空洞症的特徵表

  4、小腦功能障礙

  以眼球震顫為常見,多為水平震顫,亦可為垂直或旋轉震顫。晚期可出現小腦性共濟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說話不清,查體可見指鼻試驗不準,跟膝脛試驗不穩,閉目難立徵陽性等。

  5、椎動脈供血障礙

  表現為發作性眩暈、視力障礙、噁心嘔吐、共濟失調、面部感覺障礙、四肢癱瘓及球麻痺等臨床症狀。

  6、顱內壓增高症狀

  早期患者一般無顱內壓增高,一旦出現說明病情嚴重,而且多為晚期。症狀系發生梗阻性腦積水所致,個別出現較早的患者可能為合併顱內腫瘤或蛛網膜囊腫的原因。患者表現為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視盤水腫,甚至發生枕骨大孔疝,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循環障礙或突然呼吸停止而死亡。

  以往的手術方式多為經頸部或口咽部前入路行減壓術,磨除齒狀突的尖部。然後再從後路去除枕大孔後緣減壓及枕頸融合術。經前路和後路分別解除壓迫,手術時間長,併發症多,手術風險較大。現在我們採用後路復位固定加植骨融合術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手術一次即可完成齒狀突的復位和後路的減壓。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療效。

顱底畸形後路復位固定加植骨融合術相關文章
Cloward通過將後路切除的椎板修成楔形骨塊植於腰椎椎間,以此來恢復椎間高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得到快速推廣,此後該方法即被稱為PLIF。最初的PLIF手術是經過後路減壓或/和髓核摘除術後,對融合的椎間隙進行植骨以達到椎體間融合的目的。為了克服單純植骨後植骨塊吸收、椎體間隙狹窄、術後臥床時間過長等缺點,不斷改進使用更加適合椎體間隙解剖或病理結構的各種類型椎體間融合器.適應證:(1)腰椎退行性變
發布於 2023-03-13 20:06
0評論
由於鼻部血運豐富,骨片較薄,骨折後如未早期復位,易發生錯位癒合,使復位發生困難,因此鼻骨骨折的治療應及早進行移位骨折片的整復。鼻骨骨折治癒後,還需要進行鼻骨手術來對鼻子重新塑形。畸形鼻骨整形常用的手術方法有以下幾種: 1.鼻內復位法:用於向內塌陷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麻下將骨膜分離器插入患者鼻腔內,將內陷的骨折片向前外方推動,同時醫生用手在患者鼻外側輔助復位。復位後用碘仿紗條填塞於鼻內骨折部,以防
發布於 2024-07-14 18:12
0評論
一個花季少女的真實故事,通過她的痛苦經歷和就診過程,向您講述顱底畸形早期確診的重要性。女孩到了青春期都會對自己身體變化特別敏感,貴州的小剛上初中時就發現自己的脖子比其他同學短,起初父母並沒有太在意,可是慢慢地發現小孩總是低著頭像鴨子一樣邁步,且寫的字也歪歪扭扭,就批評她為甚麼不好好走路和寫字。小覺得很委屈,因為她已經很難控制自己的手腳活動了。這下可可把爸爸媽媽急壞了,半年來帶了女兒看了好多醫生,
發布於 2023-03-02 03:46
0評論
第三階段(6-12周)目標:增加活動能力,軟組織重塑,腰部穩定性訓練。1、神經鬆動術。2、下肢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3、腹肌等長肌力訓練。4、脊柱穩定性訓練。5、胸椎關節鬆動術。6、疤痕軟化處理。第四階段(6-14周)首要目標是脊柱穩定。1、胸椎關節鬆動術。2、四點跪訓練:訓練脊柱穩定。3、前衝或蹲坐訓。4、開始抗阻訓練。5、開始輕柔牽伸肌肉,減少運動限制。6、功能最大化,部分工種可以重返工種。第
發布於 2023-02-13 16:57
0評論
經腰椎後路的椎間融合術(PLIF)誕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由於椎間融合時植骨充分、植骨床血液供應良好、生物力學環境合理,因而融合率和臨床療效都顯著提高。但該技術需要對神經進行一定的牽拉,增加了神經損傷的幾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經椎間孔入路腰椎椎間融合技術(TLIF),術中無需過度牽拉神經根,神經損傷發生率降低,這使TLIF技術獲得迅速推廣。無論是PLIF還是TLIF融合術,手術時需要對腰
發布於 2023-02-13 18:22
0評論
概述 頜骨是我們口上下部構成的骨頭,可以分為上頜骨和下頜骨。由於上頜骨和下頜骨的解剖特殊性,一般下頜骨發生骨折的概率要高於上頜骨。這個是因為下頜骨在髁狀突頸部、下頜角部、頦孔部、正中聯合部等處的結構比較薄弱。一般骨折的發生大部分都是由於外力作用引起的,頜骨骨折也是差不多的,病理性骨折佔少數,那麼發生骨折後重要的就是骨折的固定和復位的處理。 步驟/方法: 1、 一般頜骨骨折會引起哪些問題呢?由
發布於 2023-07-25 23:09
0評論
12013年,1月,把殘根拔了,植骨(我說的植骨:就是添加骨粉)骨膜封牢,縫線 22013年10月,裝入種植入體(打釘,再次加骨粉。(如果工作原因,中間間隔時間有點長) 32014年,3月,因為牙齦退縮,影響美觀。請了做了活瓣移植,取的是左側的肉。同時再次加骨粉。加入鈦膜。失敗了。活瓣7天左右,壞死了。把壞死的肉拿掉了,這樣鈦膜外露了。只是手術導致牙齦退縮更加嚴重,並且導致右1的烤瓷冠的牙齦也退
發布於 2023-11-02 20:21
0評論
概述 顴骨就是臉上比較突出的地方,所以經常受到碰撞,產生骨折的後果,而且比較脆弱,因此比較容易骨折,因此平時要注意些不要碰到顴骨,不然就會很容易骨折,我有一個朋友,在學校時和別人發生口角就打起來了,於是就發生顴骨骨折,當時可把我們嚇壞了,於是就到醫院去治療,但是我們當時就已經手足無措了,但是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要怎麼辦呢? 步驟/方法: 1、 一般造成顴骨骨折通常是由外力造成的,或者是
發布於 2023-02-03 06:18
0評論
寰樞椎不穩定是指寰椎和樞椎(第一和第二頸椎)之間的活動範圍因為某些原因超出了正常極限,並引起枕頸部疼痛不適和/或肢體麻木無力等臨床表現。寰樞椎不穩定的原因包括外傷、化膿性感染、類風溼、腫瘤等,診斷標準是寰椎前弓後緣和樞椎齒狀突前緣之間的距離(寰齒前間隙)在成人超過3mm、在兒童超過5mm。症狀較輕者可能只有枕頸部疼痛不適,而症狀較重者會有四肢麻木無力、運動受限、甚至呼吸困難等症狀。症狀重的寰樞椎
發布於 2023-02-14 01:27
0評論
隨著脊柱外科技術的不斷髮展,脊柱融合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術式創傷較大,同時由於融合技術的應用,使相鄰節段退變加速,影響遠期療效。這一問題也日益得到廣泛關注。關於脊柱融合內固定術後引起相鄰節段病變已多有研究報道,1956年Anderson首先報道了脊柱融合術後發生椎體滑脫。1963年Harris注意到繼發性滑脫病例於脊柱融合術後發生。1988年Louw報道了前方脊柱融合後的椎管狹窄。丁宇、阮
發布於 2022-11-30 20: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