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3 16:57

  第三階段(6-12周)

  目標:增加活動能力,軟組織重塑,腰部穩定性訓練。

  1、神經鬆動術。

  2、下肢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

  3、腹肌等長肌力訓練。

  4、脊柱穩定性訓練。

  5、胸椎關節鬆動術。

  6、疤痕軟化處理。

  第四階段(6-14周)

  首要目標是脊柱穩定。

  1、胸椎關節鬆動術。

  2、四點跪訓練:訓練脊柱穩定。

  3、前衝或蹲坐訓。

  4、開始抗阻訓練。

  5、開始輕柔牽伸肌肉,減少運動限制。

  6、功能最大化,部分工種可以重返工種。

  第四階段(14-22周)

  目標:重返工作、加大鍛鍊強度、控制體重。

  1、在治療進度與負重限制方面與外科醫生溝通。

  2、患者充分理解腰椎活動安全性的情況下可以開始部分體育活動。

  3、建立家庭常規維持訓練。

  4、養成利用良好身體機制的習慣。

  5、增大第三階段訓練的強度和次數。

  第五階段(22周-1年)

  目標:恢復至脊柱疾病前水平。

  1、評估非手術節段關節活動度,必要時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

  2、最大限度減小作用於手術臨近節段上的作用力。

  3、患者能夠充分理解脊柱工作原理及處理簡單脊柱問題。

  4、患者理解脊柱康復是終生的事情,在生活中保持鍛鍊和利用良好的身體力學機制。

  5、在特定運動時需佩戴支具。

  6、必須認識到某些患者的疼痛麻木可能是終生的。

腰椎融合內固定術後中晚期康復相關文章
   術後48-72小時可臥床進行雙下肢股四頭肌及小腿三頭肌鍛鍊,方法:先取膝關節伸直位,用力繃緊使股四頭肌收縮再放鬆,反覆交替進行,每天2次,每次5-10分鐘。以後根據病人適應情況酌情增加活動量。踝關節中立位後,背伸,蹠屈(勾足尖及下蹬動作)。目的: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強肌肉張力,防止肌肉萎縮。     術後12-14天拆線。     術後3-4周在床上仰臥位可不配戴圍腰進行腰背肌鍛鍊,方法:為
發布於 2022-12-04 17:41
0評論
手術後患者需嚴格臥床休息,床鋪最好用硬板床,臥床時間約為4-6周,可根據患者年齡、體質及切除組織範圍而定。手術後早期翻身應由護理人員協助,不宜自行強力翻轉,以保證腰部筋膜、肌肉、韌帶癒合良好。充分臥床休息後,可在合適的支具保護下,下地做輕度活動,如下地上廁所或坐起吃飯等;若術中植骨,則建議不要下地或坐起過多,仍以臥床休息為主。在恢復期,患者要逐漸加強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鍛鍊並注意糾正不良姿勢,練習中
發布於 2022-12-04 18:51
0評論
隨著脊柱外科技術的不斷髮展,脊柱融合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術式創傷較大,同時由於融合技術的應用,使相鄰節段退變加速,影響遠期療效。這一問題也日益得到廣泛關注。關於脊柱融合內固定術後引起相鄰節段病變已多有研究報道,1956年Anderson首先報道了脊柱融合術後發生椎體滑脫。1963年Harris注意到繼發性滑脫病例於脊柱融合術後發生。1988年Louw報道了前方脊柱融合後的椎管狹窄。丁宇、阮
發布於 2022-11-30 20:06
0評論
1、床上鍛鍊術後生命體徵平穩後,即刻指導患者開始進行下列鍛鍊。(1)吸氣時挺胸,呼氣時還原。(2)下肢肌肉等長舒縮訓練,包括雙下肢股四頭肌、股內收外展及脛前肌群等長舒縮訓練。各肌群分別舒縮15-30次為1組,3組/天。(3)術後第2d進行髖、膝關節的伸、屈訓練和踝及趾關節的背伸、蹠屈訓練。同時做患肢直腿抬高訓練,每天3-6次,每次抬高30-70°。(4)所有上述訓練以不引起明顯疼痛為度。2、早期
發布於 2023-02-19 10:41
0評論
對於腰椎病患者來說,術後能否恢復完全,術後功能恢復鍛鍊尤為重要!正確的鍛鍊方法可有效防止神經根粘連,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鍛鍊目的:術後腰背肌功能鍛鍊,能加強腰椎的穩定性,減少術後併發症,提高手術治療療效。鍛鍊方法:1、“五點支撐”法:患者採用仰臥體位,利用五點(頭、雙肘、雙足跟)為支點,儘量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腰背部儘量懸空,以達到鍛鍊腰背肌的目的(見圖一),該方法簡單易學,可
發布於 2022-11-26 06:01
0評論
腰椎手術後6周內的康復建議:1、除了淋浴沖澡,起床後應一直戴好腰圍護腰。2、鼓勵室內或周邊的室外活動,建議每天至少6次。3、控制活動量和活動強度,循序漸進,在第一、二週建議每天至少休息6次,每次15-20分鐘。白天不建議睡覺或打盹。4、不要做重的家務活,如整理床鋪,洗衣服,擦地板等。5、上下樓梯時要慢,儘量使用扶手。6、不要做扭腰和彎腰動作,提重不超過5公斤,已恢復輕便工作的患者更要牢記這些限制
發布於 2023-01-27 12:02
0評論
腰椎退變性疾病,尤其是腰椎管狹窄的治療常涉及脊柱的減壓、固定、融合。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多數脊柱融合的患者可獲得即刻的脊柱穩定性。著使得早期開展康復訓練成為可能。一般認為,早期開展適度的功能訓練有如下優點。1:手術過程損傷的肌肉對維持脊柱穩定有重要作用。通過康復訓練使這些肌肉儘快恢復功能可減少因脊柱失穩所引起的應力增加。2:患者術後臥床時間必然增加,著可能導致脊柱的堅硬和活動受限。早期輕柔的活動
發布於 2022-12-26 12:45
0評論
腰椎退變性疾病,尤其是腰椎管狹窄的治療常涉及脊柱的減壓、固定、融合。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多數脊柱融合的患者可獲得即刻的脊柱穩定性。著使得早期開展康復訓練成為可能。術後早期開展過剩肌和股四頭肌以及腰背肌的牽拉訓練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防止神經根粘連和瘢痕形成。每次牽拉動作可持續30秒,重複3次,左右側分別進行。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每2小時重複一次。神經牽拉訓練可以仰臥位進行,將下肢伸直,慢慢抬離床面,
發布於 2022-12-14 06:17
0評論
顱底畸形(顱底凹陷、寰樞脫位)的治療以往需要經前路和後路分別解除壓迫,手術時間長,併發症多,手術風險較大。現在我們採用後路復位固定加植骨融合術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手術一次即可完成齒狀突的復位和後路的減壓。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療效。患者男性40歲,發現顱底畸形(顱底凹陷、寰樞脫位)已20餘年,一直採取保守治療,症狀逐漸加重,來院時右側肢體已基本無法活動,行走困難。左側肢體也開始出
發布於 2023-03-06 04:21
0評論
1.上臂骨折固定:將夾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側,用繃帶固定;再固定肩肘關節,用一條三角巾摺疊成燕尾式懸吊前臂於胸前,另一條三角巾圍繞患肢於健側腋下打結。若無夾板固定,可用三角巾先將傷肢固定於胸廓,然後用三角巾將傷肢懸吊於胸前。2.前臂骨折固定:將夾板置於前臂四側,然後固定腕、肘關節,用三角巾將前臂屈曲懸吊於胸前,用另一條三角巾將傷肢固定於胸廓。若無夾板固定,則先用三角巾將傷肢懸吊於胸前,然後用三角巾
發布於 2023-01-22 18:4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