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發作是腦血管畸形(AVM)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約佔全部病人的15%~47%。近20餘年來,由於介入和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AVM的治療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於以癲癇為表現的患者術後癲癇的控制也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但各種治療方法對於癲癇的控制情況有所差異。
腦AVM的癲癇症狀可在顱內出血時發生,也可單獨出現。伴有腦出血的癲癇與血液的刺激有關,絕大部分患者不會有持續的癲癇發作,部分反覆癲癇發作的患者,在抗癲癇藥物治療的情況下,待血腫吸收後,大部分患者可以停藥而不發癲癇,僅少部分患者,可能由於血腫機化、膠質增生等因素在周圍形成致癇灶。單獨出現的癲癇的發生原因是由於“盜血”使周邊腦組織局部缺血,發生膠樣改變而形成癲癇灶;另外,位於顳葉的動靜脈畸形還具有點火作用,也會造成癲癇發作。腦AVM治療後,癲癇是否緩解與導致癲癇的因素是否消除有關。
顯微手術由於可以直接切除腦AVM,最大程度地消除致癇因素,術後癲癇改善的效果最為確切。癲癇發作,但其中約絕大部分患者較術前有所改善,當然,其餘的患者與術前相似甚至加重。
介入栓塞治療可以部分消除AVM的“盜血”以及“點火作用”,在控制癲癇方面也有一定的療效。我們和天壇醫院的經驗都證實,70%以上的以癲癇為表現的患者,畸形大部分或完全栓塞後,癲癇症狀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單純立體定向放射治療亦可以控制癲癇發作,2004年來自梅約診所的一組資料證實,放射治療後3年隨訪時,78%的患者癲癇得到較好控制,其中,51%的患者未再發作。
可見無論採用何種方法治療,對會對AVM引發的癲癇有較好的控制作用,當然部分患者在經過上述治療後仍需要口服抗癲癇藥物,但多能經過合併的藥物治療控制癲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