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壓伴糖尿病
近7成受訪醫生認為糖尿病人群血壓需降至130/80mmHg以下
關於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近年來一直存在爭議。2013年以來,歐美國家先後修訂的相關指南均不同程度的放寬了糖尿病患者的降壓目標值,由原來的<130/80 mmHg放寬到140/80-90 mmHg。這一修改在我國也引起了很大關注,並對我國學者的血壓管理理念產生了一定影響,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將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在140/80 mmHg以下。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疾病流行病學特徵及遺傳學背景存在很大差異,因而指南性文件的制定也必須結合本國的特點,不應簡單地照搬任何其他國家的指南。例如,在歐美國家居民中,高血壓引起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比例大約是1:1,但我國是1:5,因此降低腦卒中風險是我國高血壓防治的主要任務,我國高血壓防治的重點也應該與歐美國家有所不同。
近年來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地區更新的高血壓指南,均繼續推薦將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正是考慮到相應區域或人群的卒中風險較高、而適度嚴格的血壓控制策略有助於最大程度的降低卒中風險。我國現行的高血壓防治指南是2010年頒佈的,將<130/80 mmHg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降壓目標值。
目前我國高血壓指南的修訂工作已經正式啟動,糖尿病患者的降壓目標值是重點討論的內容之一。根據目前我國多數心血管與內分泌專家的觀點,新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或許繼續將<130/80 mmHg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這項調研顯示,三分之二以上的調查對象支持將<130/80 mmHg,這一數據提示我國臨床醫生的學術觀念日趨成熟,能夠正確對待國外指南的觀點與我國的具體情況,不再盲目的追隨歐美國家的學術思想。
2、高血壓伴冠心病
受訪醫生對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的降壓目標值爭議較大
目前相關的研究證據並不充分,對於合併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值也存在爭議。我國現行高血壓防治指南建議將冠心病患者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但歐美國家的一些指南將此目標放寬到<140/90 mmHg。實際上,對於此類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不能一概而論,而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確定個體化的目標值。
高血壓有害,血壓過低同樣有害,特別是已經存在嚴重冠狀動脈病變的患者,應避免舒張壓低於60 mmHg。降壓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對於血壓降低的耐受情況,若患者能夠良好耐受,建議將血壓降至130/80 mmHg以下,反之,則以<140/90 mmHg為控制目標。本次調研中受訪者選擇140/90 mmHg與130/80 mmHg者各佔40%以上,也說明了同樣問題。
3、高血壓伴心衰
多數受訪醫生對心衰患者降壓治療認識不足
近兩年來美國指南放寬了慢性心衰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對國內一些醫生產生了一定影響。我國現行高血壓防治指南要求將慢性心衰患者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本次調查數據顯示選擇140/90 mmHg者佔39%,體現出很多醫生對於慢性心衰患者降壓治療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若無禁忌證,所有慢性心衰患者均應使用β受體阻滯劑與ACEI治療,並且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爭取用到兩類藥物的目標劑量。若按照指南要求將這些藥物用到了目標劑量,多數患者血壓能夠降至<130/80 mmHg以下。
4、高血壓伴房顫
僅有不到四成的受訪醫生正確掌握了房顫患者的降壓目標
若患者能夠耐受,應努力將其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因為積極控制血壓有助於逆轉心臟重構,可減少房顫復發的風險,並改善患者的心臟舒張功能。本次調研中將近一半的受訪者選擇了140/90 mmHg的降壓目標,體現出臨床醫生對於房顫患者降壓治療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5、高血壓伴慢性腎病
51%的受訪醫生認為慢性腎病人群的降壓目標為130/80mmHg
我國現行高血壓防治指南推薦高血壓伴慢性腎病患者的降壓目標值為<130/80 mmHg,調查結果顯示51%的受訪醫生選擇了130/80mmHg,符合指南的推薦標準,但仍有近半數的人群選擇了其他降壓目標。
6、高血壓伴腦卒中
大多數受訪醫生能夠掌握腦卒中患者的降壓目標
對高血壓合併腦卒中患者的治療,70%的受訪醫生認為血壓降到140/90mmHg即可。這與我國指南要求相一致。
7、老年高血壓
近六成的受訪醫生認為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需降至140/90mmHg以下。
我國指南建議將<150/90 mmHg作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若患者一般健康狀況較好,無嚴重合並症且對降壓治療耐受性好,也可考慮降血壓降至140/90 mmH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