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0 00:56

  一、介入放射學的產生和基本概念
  介入放射學(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源於血管造影診斷和血管造影學家的創新性思維和實踐。同時,影像設備和介入器材的發展對它的形成和發展亦起著重要作用。
  1929年葡萄牙人Dos Santos首次報道了腹主動脈造影術,開創了血管造影的先河。20世紀50年代後,由於醫學影像的進步,血管造影技術得到了蓬勃發展。1953年,Seldinger創立了經皮股動脈穿刺插管術,它的出現結束了血管造影需要血管外科醫師協助的歷史,成為介入醫師可獨立完成的1種簡便、安全的血管插管技術,沿用至今。1961年,瑞典血管造影學家在北美放射學年會上,報道了X線透視引導下的腹部內臟動脈造影。20世紀60年代中期,電視監視器的出現,使血管造影學家擺脫了黑暗的工作環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上當時缺少直觀地顯示內臟器官的其他醫學影像設備,血管造影診斷從此進入一個快速的發展時期。此後,血管造影的適應證不斷擴大,由心血管疾病擴展至腹部內臟器官和顱腦疾病。
  在血管造影的發展過程中,一些血管造影專家,已不滿足於僅僅完成血管造影的精確診斷,他們認為造影導管可以成為1種重要的治療工具。1963年6月,Dotter在捷克斯洛伐克放射學學術年會上首次提出了介入放射學的設想,他在《心導管與血管造影的未來》的演講中,討論了導管活檢術、控制性釋放插管術、經導管動脈內膜切除術等。他的演講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歡迎,因為這是首次血管造影診斷醫師能夠使用導管和導絲治療病人的報告;次年11月,他採用同軸導管法治療1例股動脈侷限性狹窄的病人,標誌著介入放射學的形成。因為它改變了血管造影診斷醫師僅作診斷不作治療的傳統模式,使其轉變為集影像診斷與治療於一體的臨床醫師。
  介入放射學一詞由美國放射學家Margulis首次提出。Margulis敏銳地意識到在放射領域一個嶄新的專業正在形成發展中,他撰寫的題為《介入放射學:一個新的專業》的述評在1967年3月國際著名的學術刊物《AJR》上發表,在這篇述評中,他把介入放射學定義為在透視引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操作技術。特別強調從事介入放射學的醫師,需要經過介入操作技術、臨床技能的培訓,並且與內外科醫師密切合作。但是介入放射學(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一詞被學術界廣泛認可是在1976年,Wallace在《癌症》(Cancer)雜誌上,以“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為題系統地闡述了介入放射學的概念以後,並於1979年在葡萄牙召開的歐洲放射學會第一次介入放射學學術會議上作了專題介紹,此命名才被國際學術界正式認可。
  國內學者對“Interventional Radiology”這一名稱的翻譯也多種多樣,諸如“手術性放射學”、“干涉性放射學”、“治療性放射學”、“侵入性放射學”等,也有叫“導管治療學”的,但現普遍願意接受“介入放射學”這一名稱。我國介入放射學家對這一名稱也作了具體的定義。介入放射學是以影像診斷為基礎,在醫學影像診斷設備(DSA、US、CT、MRI等)的引導下,對疾病作出獨立的診斷和治療。在臨床治療屬性上是微創的腔內手術治療。
  二、介入放射學的蓬勃發展和治療範疇
  在1968及1970年,Baum等先後採用動脈內血管收縮劑灌注、自凝血塊栓塞出血動脈治療急性胃腸道出血獲得成功,極大地提高了介入放射學家的臨床地位,也贏得了其餘臨床各科同仁的信任。從此,介入醫師與臨床醫師的關係日益密切,介入放射學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逐步形成了介入放射學的三大支柱技術:
  1、血管灌注治療技術:由動脈內藥物灌注止血術擴展至腫瘤化療藥物灌注術、血管內接觸性溶栓術;
  2、血管栓塞技術:從動脈栓塞止血術發展至腫瘤化療栓塞術、血管性疾病的栓塞術以及內臟器官消融術等。這些技術的發展奠定了介入放射學在臨床各學科中的地位,介入治療的優越性初步顯現,一些內外科難治或不能治療的疾病經過介入治療可得到輕易的解決,介入放射學已成為臨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3、經皮血管腔內成形術(PTA)源於二十世紀70年代,現已成為治療血管腔狹窄或閉塞性疾病的首選方法,內支架是PTA技術的延伸。PTA和內支架技術的臨床應用極大地擴展了介入放射學的應用範疇,介入放射學已成為冠心病、血管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血管介入放射學的重大發展。
  隨著血管介入放射學的發展,非血管介入技術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世紀70年代後期,採用改良的Seldinger技術發展起來的經皮肝膽管、輸尿管、腹腔膿腫引流術和經皮胃造瘻術等相繼建立,並逐步替代了需要剖腹置管的外科手術。20世紀80年代,血管球囊成形術和血管內支架置入術向血管外管道系統延伸、發展,併成為消化道、膽系、輸尿管狹窄的主要治療方法。隨著CT和實時超聲在臨床的應用,CT和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活檢、膿腫引流、囊腫硬化、硬膜外血腫抽吸、惡性腫瘤消融術等逐步建立和發展。
  隨著介入材料、工藝及生物技術的發展,介入治療技術更趨於微創、快速、安全和有效,尤其在心、腦血管、外周血管、腫瘤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2004年7月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在過去10-20年來,約30%需外科手術治療的病變或疾病,現為微或少創的介入治療所取代。當前,頸動脈內支架置放術,已逐步取代內膜剝脫術;經皮腔內帶膜支架(stent graft)置入術,已成為主動脈瘤或夾層治療的首選技術。
  三、歐美地區介入放射學的沿革及學會管理
  介入放射學經過4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臨床醫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和21世紀醫學治療方法學的發展方向。然而,在介入放射學快速發展和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時,介入治療出現了較為混亂的一面。“亂”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不管是甚麼科的醫師都想開展介入治療,介入技能的欠缺、操作的不規範嚴重製約了介入放射學學科的發展;
  二是介入放射學從業人員的臨床技能培養的欠缺和本學科知識掌握的不足。學科的發展和介入治療規範化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介入放射學家的注意。
  在這方面美國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70年代美國各地紛紛成立了血管造影沙龍。1973年,Baum等邀請全國著名的血管造影專家,在馬薩諸塞州總醫院舉行了心血管與血管造影學會成立大會,推舉48位不同地區的血管造影家為會員,並制定了學會的宗旨。1974年5月,48位成立會員聚會紐約,出席第1屆心血管與血管造影學會組織會議,制定了學會組織法和附則,並將學會正式命名為心血管介入放射學會(SCVR)。1975年11月17日,由SCVR主辦的第1屆學術會議在佛羅里達州舉行,隨後每年舉辦1屆。自1976年開始,SCVR發起舉辦了每年1次的繼續教育課程。隨著介入放射學的發展,介入領域逐步擴大,介入治療在臨床上的作用亦日益提高,SCVR已不能反應學會的專業範疇。因此,1983年,學會更名為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學學會(SCVIR)。SCVIR學會會員快速增長,直至今日,已超過4000餘人。每年3月1次在北美地區輪流舉行的介入放射學年會,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與會代表超過3萬人次,已然成為介入放射學領域的學術盛宴。1990年,鑑於介入放射學的快速發展,SCVIR開始制訂介入放射學治療規範。同年,SCVIR主辦的專業雜誌《JVIR》正式創刊。1991年,SCVIR獲得醫學畢業生教育認證委員會(AcGME)批准成為二級學科,介入放射醫師的資格論證亦隨之進行。1996年,SCVIR制定了介入放射醫師的培養計劃,從事介入放射工作者必須經過2年臨床、2年影像和2年介入放射學的培訓。2002年4月,學會正式改名為介入放射學會(SIR)。學會的成立及學員規範化的培養與訓練是介入治療走向健康和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介入放射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歐洲地區,幾乎與北美地區同步成立了心血管與介入放射學學會,簡稱CIRSE,CIRSE每年定期舉辦一個學術年會和一次專題論壇(全球腔內治療學術論壇,GET),負責討論、規範、以及培訓全歐洲的介入放射學技術人才。同期創辦的心血管與介入放射學雜誌(CVIR)與JVIR一道成為介入放射學領域兩本最具權威的專業學術期刊。
  四、我國介入放射學的發展狀況和未來方向
  我國介入放射學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從治療的病種和從事介入治療的醫師隊伍人數均已達到世界前列,據初步統計我國介入放射學從業人員已達6000餘人。我國衛生部於1990年4月25日正式頒發文件,衛醫司發90年27號文《關於把一部分有條件開展介入放射學的放射科改為臨床科室的通知》中把介入放射學稱為與內、外科並列的三大醫學臨床學科之一。然而,我國還未成立獨立的介入放射學學會,學員的培養和基本技能訓練嚴重滯後,規範化技術操作和行業管理已成為學科發展的主要課題;學科之間的利益衝突和誤解仍嚴重製約學科的發展。為了促進學科的發展,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採取措施,以適應當前學科的發展形勢。
  除了必須與臨床醫師建立起平等、相互尊重的夥伴關係,以減少相互間的利益衝突外,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規範化治療的必要性。目前在全國範圍內介入放射醫師的臨床知識和操作水平嚴重參差不齊,特別是一些中小醫院及個別大醫院的從業者,缺乏必要的培訓和臨床經驗,而盲目地開展介入工作。不制定相應的規範化標準,勢必會喪失臨床醫師和患者的信任,進而阻礙整個介入放射學學科的發展。
  (2)規範化治療的制定和介入准入制度。在介入技術方面應制定疾病治療的“指引”或“指南”,對開展介入治療的醫院應建立准入制度,消除目前的“亂”的局面。
  (3)建立介入放射學二級學科制度。以目前介入放射學科為主體,成立與大內科、大外科相應的大介入放射科。下設神經介入、血管介入及腫瘤介入三級學科。
  (4)行業學會的成立必要性,儘快建立嚴格的介入醫師培訓和認證基地,定期舉行培訓學習班,並進行相應的資格認定。以上制度的監督與執行,應由政府部門和行業學會組織完成,並得到相應的法律支持,這樣才能保證病人權益不受到侵害,促進介入放射學健康、穩步的發展,迎接介入放射學的第二個春天。介入診療學是以影像診斷學和臨床診斷學為基礎,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獲得影像學、病理學、細菌學、生理生化學和細胞學的一種診斷方法,並結合臨床治療學的原理,通過導管等器材對各種病變所進行一系列微創診療的技術。
  以上引用“朱康順,單鴻”文。
  國內外在上世紀70-80年代對此技術進行大力推廣,我院亦是其中之一,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展肺癌和咯血的血管內介入治療,目前已開展20多年,已經完成各類介入診療手術20000餘例,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
  介入診療學包括血管和非血管兩個大項。血管介入主要包括各種腫瘤性疾病(抗腫瘤藥物的血管內灌注、腫瘤血管栓塞術等)、血管性疾病(血管狹窄的成形、血栓栓塞、先天和後天性血管畸形的血管再建、栓塞、成形術等)和其它(脾臟、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滅能術等)。非血管介入主要包括各臟器的經皮穿刺活檢術和治療術(肺、肝、淋巴結、肌肉、骨骼和腎臟等)、各種抽吸引流術(膿腫、囊腫、血腫、膽道梗阻和腎臟造瘻等)和其它(各管腔臟器的成形、尿道和膽道的取石、各內鏡診療技術)。
  介入診療學的最重要特點包括微創性、可重複性強、定位準確、療效極高和低併發症發生率。介入診療手術通常在患者清醒狀態下進行,穿刺部位進行局部麻醉下開一3-4mm的切口作為手術通道或在手術路徑(呼吸道、消化道等處)進行局部麻醉即可,只有輕微疼痛感。隨著醫學影像設備、介入診療器材和臨床診療技術的發展,介入診療因其獨特的臨床診療效果,目前已經發展為內、外科之後的第三大臨床診療技術。

介入放射學知多少相關文章
所謂介入即介入放射學,是指以影像診斷學為基礎,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及其他介入性器材,對疾病進行治療或採集組織學、細菌學及生理、生化資料進行診斷的一門微創學科。它是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具有微創、方便、起效快、效果好的特點,現已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介入放射學是集診斷和治療於一體的學科,幾乎涵蓋全身所有部位和器官。在心血管系統不論是冠狀動脈,還是其他部位的血管狹窄或閉塞,都可以
發布於 2023-02-06 16:42
0評論
非放射學(放射學陰性)中軸脊柱關節炎大約在1900年,“強直性脊柱炎”這一概念被提出,當時只能根據患者的脊柱已經發生強直,才能作出臨床診斷。在1930年代因為放射學的臨床應用,漸發現強直性脊柱炎常從骶髂關節開始發病。因此,骶髂關節炎成為診斷強直性脊柱炎的重要依據。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分類標準的發展經歷了1961年的羅馬標準、1967年的紐約標準、1984年的修訂紐約標準。儘管修訂紐約標準至今仍在臨
發布於 2023-03-05 21:01
0評論
一、概述癲癇,俗稱“羊角風”或“羊癲風”,是以發作性神情恍惚,甚至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眼上視、肢體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時甦醒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反覆癇性發作為特徵。癲癇是神經系統疾病之一,患病率僅次於腦卒中的第二大常見疾病。現有患者約900萬,年發病率65-70萬,約30%為難治性癲癇。二、病因極其複雜,可分三大類,並存在多種影響發病的因素:特發性癲癇和隱
發布於 2022-09-28 01:28
0評論
甚麼是白化病?白化病是由於不同基因的突變,導致黑色素或黑色素體生物合成缺陷,從而表現為皮膚、眼睛、毛髮等的色素缺乏的一種遺傳病。白化病最早見於正式醫學記載的是由1908年英國著名內科醫生和遺傳學家ArchibaldGarrod所描述,因此他被稱為“白化病之父”。由於白化病的畏光症狀,夜間活動相對舒適,民間又被稱為月亮的孩子。白化病在人群的發病率平均為1:15000,據此推測我國人群中約有白化病患
發布於 2022-11-23 22:01
0評論
0-3歲唐詩誦讀和背誦仍然是許多早教專家的重點推介,甚至在早教流派中出現了所謂“詩詞派”。現在的普通父母,雖然沒有如此極端,但對唐詩都抱著“讀讀,背背,表演”的態度。(但一般家有老人的,是比較注重孩子幼學古詩)。這就是我們孩子早期接觸唐詩的現實。這可能與我們傳統中的早開蒙早讀書觀念相關,所以比較希望孩子儘早接觸書面語:詩歌。同時,臺灣的讀經運動開展,也讓我們一部分年輕父母重新感覺到傳統文化的重要
發布於 2023-05-14 20:00
0評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問題的關注越來越突出。但是,許多人卻有意無意地在忽視或迴避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心理對健康的影響。科學技術和醫學的結合,使得現代醫學高度發展。醫學專業分類越來越精細,對人體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高度精密和自動化的檢查、治療儀器應用越來越普遍。現代化的醫院就像高度科學化和程序化的人體流水線,對人體進行修復和整合。醫生診病越來越依賴化驗、檢查;患者就醫越來越像進入修理廠。
發布於 2022-12-24 06:35
0評論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在臨床醫學實踐中,失眠是指3周以上的睡眠障礙,且專指那種呈現睡眠不足的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早醒等,使患者嚴重感覺睡眠不足,自覺疲勞,頭昏、精神不振。一、哪些情況可以導致失眠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身體、生理、心理、精神疾病、藥物等方面。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精神衛生科朱焱繼發於軀體疾病的失眠:有相當部分的失眠常繼發於心臟病、腎病、哮喘、潰瘍病、關節炎、骨關節病、腸胃病、高血
發布於 2022-12-28 19:15
0評論
1、唇裂在懷孕後期是否能夠自行長好?不能。嘴唇、鼻子和顎部發育在胎兒前三個月已基本完成定型,因此唇裂是不會在懷孕中後期自行長好的。2、甚麼檢查診斷唇裂比較準確?除了超聲,還要做甚麼其他檢查?超聲檢查是發現唇裂的主要檢查手段。文獻報道傳統的二維超聲檢查診斷唇裂的準確率9-100%,診斷顎裂的準確率只有0-22%;而三維超聲檢查診斷唇裂的準確率為100%,診斷顎裂的準確率為0-89%,因此有條件的話
發布於 2022-12-30 02:05
0評論
現在是冬末春初,在經歷了連續數天的陰霾之後,又迎來了美麗晴朗的春日。那麼,在中醫人的眼中,我們是如何看待春天的呢?今天就為大家送上我2012年春季養生網絡版文字實錄內容。受邀嘉賓懷柔區中醫醫院主治醫師、醫務科科長張亮採訪提綱主持人:網民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觀看懷柔信息網在線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xx。春天是大地復甦,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健康養生的最佳時機之一。今天我們就邀請懷柔區中醫醫院主治醫師、
發布於 2023-01-06 17:11
0評論
1、候:這一節氣的總體氣候特徵,包括這一節氣的由來、意義、三候、民俗等內容。“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此時太陽處於黃經120度,陽光極其強烈,地面所積累的輻射熱較多,時值中伏前後,正是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季節,其暑熱程度更是超過小暑,故稱大暑。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侯:“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侯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
發布於 2023-01-18 12: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