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早即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縮,是早於基礎心律(多為竇性心律)提前出現的室性電活動,由希氏束分支及其以下異位起搏點提前產生, 可單獨出現,也可成對出現。如果室早連續出現3個以上,則成為室速(室性心動過速),有些患者可以表現為短陣室速或者持續性室速。室性期前收縮是最常見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觸發室性心動過速和室性撲動或顫動。該心律失常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的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或正常人。室早和短陣室速猶如孿生兄弟一樣,在很多患者是同時存在的。部分偶發性室性期前收縮無明顯不適或僅有原發疾病的症狀。頻發室性期前收縮則多有心悸、心跳停頓、咽喉牽拉不適等,通常會描述為“心臟跳到嗓子眼”、“脈搏漏掉”、“脈搏一下子快了一下”等。但是臨床上也常見到一部分患者在頻發室早的情況下已經耐受,而沒有明顯的症狀。而室速則表現大不同,主要表現為心動過速,可以比較規律也可以不規律,此外,出現的時間也可長可短,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一般情況下,室早、短陣室速絕大部分是良性的,對患者的影響很小。但是頻發室早就需要當心,需要隨訪觀察。長期頻發室性期前收縮可引起心臟擴大和心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即所謂的“心動過速性心肌病”)。研究發現頻發有症狀的室早(早搏負荷>5%)對無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的心功能存在顯著的影響,可以引起左心功能下降及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增大。室早負荷在24%時室早介導性心肌病的風險最大(敏感性79%,特異性78%)。此外,室早可誘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顫及多形性室速。因此,有了室早還是需要注意當心的。
室早、室速的發生機制主要包括下述三種:折返激動,觸發活動及異位起搏點的興奮性增高。室早、室速可以在下列不同患者中產生:
1、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或陳舊性心肌梗死、心臟瓣膜病導致心室擴張或肥厚、心肌炎和心肌病、高血壓性心室肥厚、先天性心臟病外科修補術後,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衰等,均可導致室性早搏的發生。
2、心臟結構和功能正常者,心臟結構和功能正常的患者也常發生室早,常見起搏部位有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流出道或主動脈竇、左心室間隔部等異位興奮灶造成。除了病因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其他常見的誘因,如緊張、焦慮、疲勞以及飲酒、咖啡、濃茶等興奮性飲品;藥物,如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洋地黃最為常見;三環類抗抑鬱藥物的毒副作用,某些抗生素(如紅黴素)均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縮;電解質紊亂,如嚴重低鉀或低鎂血癥。
有了室早、短陣室速該如何檢查?
1、12導聯的心電圖:這個是必須的,主要為了明確診斷,同時可以藉此定位判斷室早、室速的起源部位。
2、動態心電圖或者遙測心電圖:也就是holter之類的檢查,主要是為了明確一下1天24小時裡面有多少個室早或者多少室速,這對治療的抉擇有很大的影響。
3、心臟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超聲心動圖(心超)、心臟磁共振等。一般是常規建議心超檢查,超聲心動圖可以明確心臟的解剖結構有沒有異常變化,明確心臟有沒有器質性改變。在某些患者可能需要進一步磁共振、核素顯像等檢查。
4、甲狀腺功能、電解質等血液學檢查:主要為了排除其他可逆性因素導致的室早、室速。
5、其他伴隨疾病的檢查: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等疾病的檢查。
當然,上述這些檢查是否全部需要進行,則需要在臨床醫師的評估之後進一步考慮,有時候在網上諮詢的時候是很難全面評估的。因此,建議廣大患友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到門診就診治療的。
那麼有了室早、短陣室速該如何治療呢?
目前對於室早、室速的關注,主要在於區分是否有器質性心臟病、有無可逆的病因或誘發因素。對室早、短陣室速的治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年齡、基礎心臟病、患者總體情況、服藥情況、家族人員有無猝死或暈厥史、電解質紊亂、代謝失衡、藥物的致使心律失常效應;40歲及以上的室早患者應除外缺血性心臟病,40歲以下者應考慮非缺血性原因,包括高血壓、瓣膜疾病、心肌病和離子通道疾病如長QT綜合徵等。
一般來說,室性早搏如果不頻發、也沒有器質性心臟病原則上不用藥物。但是可以先進行生活習慣調整,如注意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或藥物,如濃茶、咖啡等等,避免飲酒、熬夜等不良習慣。
但是如果症狀非常明顯或者發作頻繁,就要考慮進一步干預了,一般在室早頻率超過總心率的5%-10%的情況下開始考慮干預治療。當然,干預的辦法目前主要就是藥物和介入治療,一般先考慮藥物治療。但是在藥物治療中有器質性心臟病和沒有器質性心臟病在選擇藥物上是明顯不同的,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早搏可以選擇慢心律、心律平等,但是如果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是不能應用上述的藥物治療的,但是β受體阻滯劑都是可以應用的,改善預後效果很好,如果效果不好可以選擇胺碘酮,胺碘酮一般很少用,因為它的副作用較大。具體藥物的選擇則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而定,不建議患者自行用藥,而需要醫師診療之後方能進行藥物治療。
如果藥物治療後早搏仍比較多或者藥物治療無效,則建議必要時可考慮進行射頻消融治療。如果發作頻繁的室性早搏可以選擇導管消融治療,沒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24小時動態監控發現室性早搏超過1萬,也是導管消融的指徵。在有些患者,如果症狀很明顯,必要時當早搏在4000-5000以上也可以考慮導管消融治療。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早搏,也可以做導管消融治療。但是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室速患者導管消融成功率不高,有的會惡化為室撲、室顫。快的室速或者室撲、室顫都是猝死的原因。除了基礎心臟病的治療外,植入ICD(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可以預防心臟的猝死。
因此,對於室早、室速的治療,可以大體歸結為:一般來說,早搏的治療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但可以先進行生活習慣調整(注意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藥物,如濃茶、咖啡等等),之後必要時用藥物治療(具體要看相關資料再行決定)。如果藥物治療後早搏仍比較多或者藥物治療無效,則建議必要時可考慮進行射頻消融治療。